一旦能夠從頭到尾完成一件事情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試著去做一件需要耗時更久的事情,或是挑一些較勞心的事情來試試。想想看有多少諾貝爾獎得主,終其一生鑽研某一種特定的學術理論,最後才發展出一些驚人的理論與技術,其結果對全世界的人類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至此,我們還能認為隻做一件事的人不聰明嗎?*尋找讓自己狂野的事物
無法強迫自己的心靈能時時專注一心,這就好像對某人咆哮著要他輕鬆一點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惟有當不全心全意地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或是悠遊於一些感興趣的事物上時,人的身心才可能會逐漸地平靜安頓下來,也惟有如此,注意力才會慢慢地容易專注起來。最後,不論外在的環境有什麼幹擾,我們都會無動於衷了。
想想看,自己是否曾對什麼事物感到狂熱?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我們就太對不起自己了。自己是不是應該趕快去培養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嗜好,不論是繪畫、唱歌、溜冰、釣魚,還是慢跑,然後找一些時間去深入地接近它、擁抱它。
*不凡擲一回銅板
如果我們是那種隻要花五分鍾,就可以做出是否要購車這一類重大的決定,但是卻必須花上兩個星期才能決定顏色的人,那麼很顯然,我們做決定的優先順序可能弄錯了,因為,太鑽牛角尖了,以至於會花過多的時間在作較瑣碎的決定上,而忽略了整個決定的真正本質。
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從下個月開始,將所有較不重要的決定,都以擲銅板的方式來決定即可,根本想都不要去想,就照擲銅板的結果去做就是了。但是,到底哪一些決定是所謂較小的決定呢?譬如凡是金額於10萬,費時少於10年的決定,皆可歸類為此。相信一個月之後,你自然就會對於那些金額較大,費時較久的大決定,養成較為深思熟慮的習慣,而不會再花太多的時間,去煩惱到底要看哪一部電影之類的問題。
*記取錯誤的教訓
雖然說作決定的時機很重要,但是,如果執意要等到最好的時機才做每一個決定的話,那我們將一個決定都做不出來;因為,根本沒人會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真正最好的時機,結果,反而錯失了時機而有所延誤。要知道。不做決定有時候往往比錯誤的決定還要糟糕,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時候,就曾經曆經超過一萬次的考慮與嚐試之後才成功;而每一次當他發現錯誤的時候,他就會馬上調整步伐,改變方法,最後終於將電燈發明出來。
因此,就算做出的決定,而最後產生的結果與當初預期的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也不要灰心,因為,這次寶貴的經驗,可能會在未來激發出更好的點子與方法;不過,如果一直猶豫不決,那麼終將一事無成。
*積極拓展你的視野
自信與自我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自信的源頭,多半是因為在某些領域中,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知識與技能,因而在外在或是言語上所表露出的一些強勢特質;而自我價值,則是對自己的一種期望。
因此,開發自我價值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去接觸一些比較陌生的知識領域或是技能,並全心全意地去學習。但是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去贏得什麼樣的勝利,而是提高自我價值。
例如如果決定開始學網球,就應該按部就班地先從發球、打牆壁練習起,而最終目的,應該是盡可能地做好每一個動作,而不是一心地想要去參加溫布爾登網球大賽。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替自己訂定一套獎懲製度以激勵自己,讓自己的學習效果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將自己進步的軌跡-一記錄下來,並且適時地獎勵自己的進步。
要知道:跟自己競賽,才是最有意義的!*知道為何而忙
每當想要幫他人忙時,都應該先捫心自問:"我之所以想幫他,是因為我喜歡他這個人?還是我隻是希望他會因此而對我產生好感?"
然後,學著分辨出尊重自己的需求和去協助他人完成他的欲求之間的分界在哪裏。
如果當初助人的動機,純粹僅是基於單方麵希望他人能夠因此而喜歡自己,另一方麵則可以逃避自己正在處理的麻煩事的話,那麼,這個忙是不值得幫的;否則,別人的忙能不能幫成還是未知數,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自己的事情隻會越拖越糟。
最後,請喚起自己對於生命的熱情,將我們認為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並且將它們為何重要的理由也一並解釋清楚,然後將這些重要的事情-一設定目標,並排定時間表去完成它,培養對自己所欲追求的目標充滿熱情。
如此一來,就不會成天將心思繞在他人的身上打轉了。
*常替別人著想
生氣的根源,是來自於恐懼,因此,當感到生氣的時候,務必先仔細地審視一番,到底是為何恐懼?並且,將此恐懼感具體化,千萬不要劈頭就拿周圍無辜的親朋好友來開刀,而應該正視恐懼的根源,盡量用比較理性平和的方法去化解它,並不斷地提醒自己:發脾氣隻是一種飲鳩止渴的方法,也許在短時間之內,可以讓人好好地宣泄一番,但是,最後不但可能會因此傷及無辜,而且還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如何冷靜地去控製自己的情緒。
想想看,若周圍的親朋好友,也不時莫名其妙地大發雷霆,試問,哪個人受得了。
每一個人的思緒,都隻能在一個時間之內專注在某個事情上,當你又一次陷入杞人憂天的泥淖時,請馬上設法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地方,特別是朝向一些比較樂觀積極的地方。
*體會患難與共的感覺
通過積極參與一些團體活動,去體會那種人與人之間彼此幫助、患難與共的感覺。
如此一來,就會發現,平常所擔心的天災人禍可能的確無法預知,也無法防範,但是,這些事與每一個人都有關,就算是天塌下來了,也一定還有更高的人會替我們扛著,想想看,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所以請試看邁出步伐,勇敢地承擔你我之間所有互助的結果,並且學習"相信與互助"的藝術。
*懂得掌握重點
不論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別讓"忘東忘西"成為譴責自己的理由。其實,隻要能設立明確的追求目標,並且能全神貫注地全力以赴,就不會有舍本逐本,斤斤計較枝節的事情發生了。例如說,小明準備去自助旅行,在出發之前,已經盡可能地一再檢查行李是否帶齊了,結果,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牙刷與洗臉毛巾都沒有帶。然後小明拚命地生自己的悶氣,玩到哪兒氣到哪兒。
其實想想,這又是何苦呢?去買不就好了嘛!玩都來不及了,還有什麼好生氣的呢?*坦然接受讚許
假如你有機會受到稱讚的時候,例如說:"你為開會所準備的簡報圖表,真是不錯,請以自然直接的方式回答:"非常謝謝您"來做為禮貌性的回應,千萬不要羅羅嗦嗦地回道:"謝謝,其實這沒有什麼啦!如果給我再多一點時間的話,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之類矯情的話。
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這可能會讓原先稱許的人們覺得被稱讚的人充滿矯柔與造做,不如放開心胸,讓他們盡情地稱讚吧!
對於那些還是不習慣接受讚美的人,試著先從稱讚他人開始做起吧!
要記得施與受一樣的重要,當我們能夠捉住那個受人肯定的喜悅感覺的時候,請別忘了也適時地給予周邊的人們一些溫暖的掌聲!*相信自己的感覺
這裏所謂"相信自己的感覺",是指應該相信"所有的感覺",而不僅隻是好的感覺而已。
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時應該是拋脫理智上的壓抑,讓自己好好地體驗一下自己的心情,就象當你看了一部很悲慘的電影,盡管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實的情節,但是,隻要覺得非常難過,那麼,就放聲大哭吧!才不要管周遭的人怎麼想呢!
或者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時,就放聲大笑吧!如果怕打擾到別人的話,那就找一個地方,繼續宣泄自己的情緒,直到心情恢複為止。
惟有在最放鬆的情況下,真實麵對自己的心情,才有可能忘卻對自我的責難與批評;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就不用每天對著鏡子愁眉苦臉了,因為已經了解到底在做什麼了、在想什麼,以及想表達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