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決定並非來自盲目自大,而是對自己實力的正確估計,臧建和說:“當時我看到,雖然我仍舊無牌無廠,可是‘灣仔碼頭’水餃的名氣已經很響了,全香港都知道,每天有人排隊來吃。我覺得自己的事業已經快形成了。美國人說可口可樂即使遭遇大火燒了全部工廠,憑一個商標和一個配方就能重新站起來,那麼我現在已經有了商標和配方,工廠還會遠嗎?”
她的估計是正確的,日本人最終答應了她的要求。
我們很多人看到機遇時會心慌意亂,恨不能趕緊抓住,唯恐丟失,但失去了長遠的眼光,為一時的誘惑放棄未來是很難成氣候的。有些看上去很好的機會放在你的麵前,你要學會審視它,如果會有更好的機會要懂得拒絕它。臧建和用自身的經曆絕妙地闡釋了這個商業規則,因為她有自己的底線——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
1982年,她征服了精明的日本商人,使“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登上了大雅之堂,借由著名的日本超市橫掃香港飲食界。到2006年,她的“灣仔碼頭北京水餃”占領了香港10%的新鮮水餃市場、30%的強冷凍水餃市場。1997年,她開始與美國第一大冷凍食品公司——品食樂公司合作,如今已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在上海、廣州兩市建廠,進軍內地市場。
發展要選好合作者
1997年,美國第三大食品集團、擁有上百年曆史的美國品食樂食品公司與她合資了,臧姑娘遂成為“灣仔碼頭”北京水餃公司的董事及顧問。
為何她曾經幾次拒絕日本人的合資要求,後來又選擇品食樂呢?這不是一時衝動,其中的緣由,藏姑娘想得很清楚。
“灣仔碼頭”出名後,來找她合作的人非常多,其中以一個美國品食樂公司的經理最有誠意。藏姑娘一開始不以為意,她覺得美國人怎麼能做好餃子呢。後來這家公司專程來請她去參觀美國的工廠,一路上都是請她坐頭等艙飛機,派專門的豪華轎車接送。她在美國參觀了他們所有的工廠,被他們的現代化深深震撼了。藏姑娘感歎道:“我一下子覺得那才叫百年老店啊,原來我隻看到自己頭頂上的那片天。”雖然,當時她已經有做大企業甚至上市的打算,但是她發覺完全靠自己大概是行不通的:第一是身體吃不消,第二是沒有好的經營管理人才,一直靠家族企業的模式做風險太大。於是,她適時地選擇了合資。
與這樣的合作者合作,才能讓自己在最小的投入下獲得最大的回報,與對方取得雙贏。現在,餃子皇後的水餃正蓄勢待發,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餃子風靡世界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臧建和帶給我們的啟示:
1.最合適的舞台應該是你的長處能夠迸發的舞台。
2.不是每一個機會都是真正的機會,你必須有堅守的底線,懂得拒絕一些不是機會的機會。
3.複雜的事業一定需要合作者,清醒地選擇合作者才能將事業最大化。
臧建和的個人檔案:
1977年,她辭去護士工作從內地赴泰國輾轉到了中國香港。自製一輛小木車在灣仔碼頭擺地攤,賣起了家傳的北方水餃。
1982年,她征服了精明的日本商人,使“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登上了大雅之堂,由著名的日本超市橫掃香港飲食界。
1997年,她開始與美國第一大冷凍食品公司——品食樂公司合作,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在上海、廣州兩市建廠,進軍內地市場。
2000年,獲得美國STAR國際企業顧問公司評選的“世界傑出女企業家”稱號。
後 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奉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和幫助,及許多老師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廉勇、歐紅梅、周珊、張豔紅、趙一、趙紅瑾、齊紅霞、陸曉飛、趙廣娜、王非庶、張保文、杜莉萍、許慶元、王巧、楊婧、張豔芬、許長榮、王愛民、李琳、李偉楠、王鵬、楊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楊豔麗、於海英、宋桂花、姚小維、金望久、劉紅強、付誌宏、黃克瓊、胡以貴、張乃奎、毛定娟、齊豔傑、李偉軍、魏清素、陳誌華、何瑞欣、葉光森、王豔坤、徐娜、付欣欣、王豔、楊巍、黃亞男、曹博、冉雲、陳小嬋等。
閱讀是一種享受,編輯這樣一本書也是一種享受。我們希望把他們創造的精神財富傳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