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目前人生的種種狀況負完全責任,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的認知,也就是“理”造成的。任何一個人,如果不滿意自己的生命曆程,想要改變命運,都無法要求別人幫助他改變。他隻能先從改變自己的認知與心態開始。宇宙裏發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卻不是理所當然的。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隻是要看我們如何進行解讀。
通過感恩宇宙的賜予,我們會更接近自己
感恩使你的心向著你的本來的自己開放,使你的心散發出愛的光芒,而治愈你物質的身體。
——薩娜婭·羅曼
有一句西方諺語是這麼說的:“上帝有兩個住處,一個在天堂,一個在感恩者的心中。”當我們感恩時,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與情緒,會從煩躁、痛苦、憤怒、失落中解脫出來,觸摸到真實的自己。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嚶嚶”地道謝,而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兒是應該向它道謝的。——這是泰戈爾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很形象地描述了兩種人:知道感恩的人和不知道感恩的人。感恩的人認為他們擁有的一切都是宇宙的饋贈,為得到饋贈而喜悅,即使遇到讓人無法高興的事情,他們也能看到隱藏在背後的積極意義。那些不知感恩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要麼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要麼認為是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回報——他們不承認自己所得都是來自宇宙的饋贈。前者通過感恩一切能獲得內在的和平與安寧,從而更加接近真實的自己;而後者總是被欲望的嘈雜聲音驅使著,聽不見自己真實的聲音。
感恩是一扇進入真實的心靈的大門,讓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愛。感恩會讓我們從心智的否定和批判模式中走出來,從思考的雜音中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當我們麵對一個認識的人時,如果我們懂得感恩,我們就會從對、錯、好、壞的各種標簽中走出來,從過去的觀念和記憶中走出來,看到一個全新的、更加真實的人。哪怕我們隻在那一刹那跳出了心智的束縛,我們也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喜悅與溫暖。在我們被心智混淆了真實與虛假時,我們分不清哪些是錯誤的思想,哪些是真實的聲音,也更難獲得我們想要的一切。
每個人都有欲望,這是我們受到心智束縛後必然出現的。我們在自己心裏形成了一個並不存在的、虛妄的“我”,為這個“我”拚命索取外界的資源,永不知足。我們無法讓自己真正地安靜下來,感受一下我們的內在,覺察一下我們的心智,看看真實的我們到底想要什麼。心智產生的欲望就像是一個無休無止的噪音,在我們的內心不斷地影響著我們,幹擾著我們感受真實的內在,它總是試圖讓我們覺得我們還缺少很多東西,讓我們不斷地去追求去獲取。欲望雖然可能給我們一些力量去改變一些事情,但這個力量不是在我們真正了解自己之時產生的,它不是我們心靈的力量,是心智的力量。
當我們感恩時,無休無止思考著的心智會很自然地把我們正在擔憂和懷疑的那一部分停止下來,不再幹擾我們對真實的自己的覺察。無論何時,當我們發現自己心情煩亂或是在擔憂什麼,或體驗到一些讓人不太舒服的感覺時,隻要停下來,向我們擁有的一切所有美好事物感恩,心智就會停下亂糟糟的聲音,讓我們更加接近自己。
用不同的方式獲得平衡、穩定與安全感
穩定來自平衡的態度。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時,你對它們的回應,將會創造你內在的平衡。
——薩娜婭·羅曼
很多人的每一天都被持續不斷的行動給占滿了,當一件一件的事情抓住我們的目光時,我們就馬不停蹄地這麼一件一件忙下來。而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內在有一種平衡、穩定和安全感,常常需要真正地感受自己、覺察自己的心智活動。這個過程將我們帶入一個和平靜默的狀態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感受世界。
平衡是以一種能讓自己感到和平、健康的方式來處理每天必需處理的所有事。平衡會讓我們所做的事具有鼓舞作用,並能幫助我們在清晨醒來後,覺得生活是很值得的。當我們在每天的活動中暫停片刻,讓身體休息,讓心靈靜默,讓情緒安定,再看生活中發生的那些事情,我們將會找到很多新方式。
我們無須在采取每個行動之前都停下來思考,但是如果我們在做一件重要的事之前,能先停下來想一想,那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容易,並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喜悅。當我們能以謹慎思考來觀察它們時,所有的改變都將帶給我們平衡與和平。
穩定來自平衡的態度。當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對它們的回應,將會創造我們內在的平衡。若我們的朋友有難,而我們以感到憤怒或傷心的方式來回應,那我們就遠離了自己的中心,而讓我們朋友的能量影響了我們。
當我們開始在生活中創造更多的平衡和穩定時,我們將能觀察到自己什麼時候受了別人的問題所影響。最明顯的就是當那些問題對我們的生活並無衝擊力,且不會直接對我們造成影響時,我們卻仍感到沮喪或煩惱。當心中的平衡狀態,被別人的缺乏平衡而幹擾時,好好地觀察這樣的情況,下一步就是告訴自己:我們能保持自己的平衡,我們並不需要別人在平衡的狀態下對我們回應,才能維持自己心中平衡的狀態。
當心中感到和平時,有些人會覺得平衡;而有些人在他們創造出興奮,及當他們生活的步調很快時,才會覺得平衡;也有些人認為平衡就是事情進行得很順利,而且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要擁有安全感就一定要從外在世界中找到某件事,或找到能帶給我們什麼而使我們感到安全的某個人。事實上,除非我們能先給自己,否則便沒有任何人能帶給我們什麼。如果我們不能夠給自己,那麼也不會有任何人能給我們。安全感來自於在生活中擁有一些比我們自己更強大的東西,它使生活中那些小傷害與不重要的事件在相形之下,全都變得更加渺小。然而,許多人不在自己的成長中找尋那更大的東西,反而在別人的身上尋找。
打開心靈之門,就能感受內在的和平之光
你知道自己是誰,你讓所有的事情在你周圍流動,讓它們不接觸或影響到你內在和平的感覺。你可以學習從你內在的能量中心,開始接觸並影響外在世界的能量。那就是和平。
——薩娜婭?羅曼
和平之光是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它,隻不過大部分人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必須學習到不依賴事情必須轉變成某種指定的方式,或需要別人以某種指定的方式回應我們,我們才能創造出那種內在和平的感覺。
當我們學會了打開心靈之門,我們就能夠創造並感受到內在的和平之光。對於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我們不會直接用情緒做出反應,不會執著於心智的層麵或者這些事情本身。我們知道自己是誰,雖然所有的事情在我們周圍流動著,但它們的流動並不能影響我們去感受內在。
所謂打開自己的心靈之門,其實是說不論別人做了什麼,不論我們遭遇什麼樣的事,或者我們的事業變得怎麼樣了,我們的內心都能夠保持開放而且充溢著愛。不管外在生活會變得怎麼樣,我們都會選擇內在的和平之光。如果我們身邊的人們內心都充滿了愛,我們自然很容易讓自己內心也充滿愛,並開放自己的心,但我們需要做到的遠不止於此,當我們身邊的人們都封閉自己、都在害怕或都充滿了負麵情緒時,我們要做到心中還能一樣的充滿愛。
我們所執著的事物,我們必須完成的事情,或者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肯改變的信仰和觀念,這些都是能影響我們感受內在和平之光的障礙。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內在的和平之光,去影響外在世界的每一件事,用自己和平之光的能量去接觸它們。
我們首先要找回和平之光的感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鬆身體。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容器,裏麵能容納許多並非和平的思想,如果我們讓自己的身體進入一種和平安寧的狀態,我們的心智就會體驗到那種內在和平的感受,進而能夠學習和創造出這種感受。當我們心情緊張、憂慮或恐懼時,我們也能創造出內在和平的感受,但它對我們不一定有好處,我們無法從中找到內心真實的目的。如果在我們計劃自己的生活之前或有一些新想法之前,就找到和平之光的感受,再從這份感受開始進行,我們就會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和平之光是我們與更深的自己間的聯係,它能幫助我們釋放恐懼情緒。我們在生活中經曆著種種恐懼,或是害怕傷害、排斥、拋棄或背叛的恐懼,可能是害怕失敗、嘲笑、打擊的恐懼,和平之光便幫助我們建立與自己內在的聯係,通過釋放我們內心的顧慮和錯誤的角色定位,感受到內在的和平。這樣,我們就會知道,我們的人生不是演給別人看的一出戲,而是我們自己的探索之旅。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自己是很好的。
擁有內在和平的人能夠釋放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我們會覺察到,每個人針對我們說的話、做的每件事,其實都是他內在的聲音的表達,正是他與自己的對話。當我們釋放了自我批評時,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在我們看來,更多的是他們對自己的批評,更多地反映了他們是誰,更多地體現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們的批評,說明了他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不滿,我們會把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視作他們信念的聲明,並學會保持內心的鎮靜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