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有一定文化的父母往往從側麵侮辱孩子,孩子不承認卻又無法爭辯,不得已隻有忍著。
6.不要埋怨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之後會覺得很無助。“我怎麼這麼傻,我怎麼會這樣做。”在他心中會充滿了對沒有聽從父母的話的悔意。而媽媽在這個時候卻說:“早跟你說過,你就是不聽。”這樣一下子就會讓孩子感到愧疚,進而自我保護。他開始為自己狡辯來反抗母親語氣中的輕蔑,以及擺脫失敗後的自卑。讓孩子在無奈中屈服,或者在被激怒後反抗,這都是對孩子成長很不利的。
媽媽最好采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你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了,我也為這個想法的失敗感到惋惜,不過你不要傷心,畢竟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7.不要欺騙
有些父母總是空對孩子許願,欺騙孩子。他們一般會這樣說:
“你聽話,媽媽明天就給你買好東西。”
“你要是能考好我給你XX元錢。”
這些許願往往不會落實,時間長了,孩子也不再相信了。這樣不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會使情況變壞。
8.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些溺愛的話
有些溺愛孩子的父母,總是對孩子說“心肝寶貝”、“命根子”。當遇到孩子任性,也趕忙說“行,馬上給你買。”更有甚者,在孩子打自己、罵自己的時候,還一邊笑一邊說“好”。這樣寵溺孩子,會讓孩子養成許許多多的壞毛病。
子女如何說服父母
代溝存在於許多父母與孩子中間。由於年齡的原因,父母可能會跟不上社會。又因為交流的方法不恰當,父母與孩子很容易產生矛盾。很多情況下,父母與子女產生矛盾,是由於兩代人的思想不同、存在較大分歧,這些問題想要解決是有些困難的。當雙方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他們總是開始爭辯,這樣無疑加深了矛盾。
這時,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來說服父母。說服父母是需要一定語言藝術的。
1.對父母好一點
獻殷勤,不是虛情假意,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孝敬父母。就算父母的缺點再多,兒女也都應該關心、照料他們,對他們噓寒問暖,為他們排憂解難。認識到了這些,你就會知道該怎樣獻殷勤,態度也會很誠懇、很尊敬,這樣一來,說話時的語氣也變得很溫和了。
有一點要注意,在父母向你詢問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你“獻殷勤”的好機會,耐住性子、仔細地跟父母解釋,可以讓父母感到很開心。長輩往往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晚輩的情況,而你要做的隻是多陪陪他們。
子女和父母之間一定要做到相互尊重這一準則。而常常向他們請教事情、商量問題是表現尊重很重要的方麵。如果不是那些能料到必定會與父母的觀點衝突,而你又必須堅持自己看法的問題,你都應該詢問父母的看法,征求他們的意見,這是很有幫助的。有時候你很清楚父母的觀點和你的是一致的,那麼做做樣子也是很好的,這樣可以享受到意見契合時所帶來的快樂。
2.運用類比法
在試圖說服父母時,將從前的父母跟現在的自己類比,這樣便會得到他們的理解,同時使他們找不到理由去反駁。
例如,一位大學生想南下闖蕩卻被家人反對,他找了這樣一條理由:“爸爸,你總是跟我講你16歲離家到外地上學,然後工作、奮鬥,直到取得今天的成就的故事,我已經18了,比當年的你還要大兩歲,在你的故事的影響下我也希望能像你一樣,我知道你一定會支持我的。”
兒子通過這個方法說服了父親,讓父親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通常的,父母總是拿自己光榮的過去為素材去教育子女。當成年的子女希望能幹一番事業,卻被父母阻止時,可以將自己與當年的父母類比,這樣就很容易說服父母了。
3.把父母的期望作為理由
父母總是對子女抱有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生活中,他們總是告訴子女要有闖勁,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當你的想法和他們給你定的目標相符時,就可以利用這點來說服父母,把其作為強悍的武器加以利用。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而父親一心希望他進某國家機關,正在找關係,不同意兒子去這家公司。兒子說:“經過我的考察,發現這個公司的前途很好,而且它生產高科技產品,正好符合我的專業,況且,國家機關雖然很好,但是優秀的人才也很多,我恐怕很難有機會可以在那裏闖出一片天地。然而如果我能到這個公司,總經理會讓我負責技術工作,這個機會很難得。小的時候我隻會依賴你們,不會獨立思考,現在長大後的我明白了你的話,經過思考我做了這個決定。我想你會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