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適當退讓。
夫妻都很不希望對方與昔日戀人接觸。但是如果配偶的昔日戀人從很遠的地方出差來到你們的城市,隻是要聊個天,那麼應該允許配偶與其見麵。這樣,配偶會感到你對他的信任,也會自覺地與昔日戀人保持距離。如果你一味阻止,他或許會不情願的答應,但是他依然可以私底下去與其會麵,而你的不近人情與不信任又會使他耿耿於懷,這樣就很難預料他與昔日戀人之間會不會有什麼事發生了。
3.情要深,醋意淡淡
將深深的感情放在淡淡的醋意中,當然這說的是配偶雙方而絕不是昔日戀人間。
吃醋是愛得深的表現,但是要講究一個“吃法”。這裏講一個關於古人吃醋的故事:一個妻子知道了丈夫想要找新歡,她沒有采用正麵阻止的辦法,而是作了一首詩,詩的大意是這樣的:祝賀丈夫又找到了新的愛人,我現在再不當家,將“柴米油鹽醬與茶”都交給她。原本應該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七件事,婦女隻交出了六件,而“醋”是她不願意交出來的。正是因為這個“醋”,是丈夫感受到了妻子的情意,於是回心轉意。作詩不是每個人都會的,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借鑒一些東西。例如:當妻子知道了丈夫要與昔日戀人相見時,不要表露心中不高興的情緒,而是大方的支持丈夫。在丈夫回來以後,妻子看著丈夫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覺悟,說道:“我還以為你隻不過是去見一麵就回來了,竟然跟那個女人在一起那麼久。”丈夫看到妻子眼中閃爍著淚花,心中感動,更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說了這麼多,其實夫妻雙方都應該盡量避免舊日戀人在生活中出現。畢竟,人的感情有時候是很難控製的,是會衝破理智的,不論你的本意如何善良都阻止不了事情的發生。否則,後悔和愧疚的感情就不會那麼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中了。
與孩子說話的技巧
我險些被孩子堆滿在房間地板上的畫書絆倒,而我也終於下決心要改變這個情況了。從前我和丈夫也試過很多方法,但是都沒有用,訓斥和威嚇也都不能維持多久。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像書店那樣,把書歸類放置。說幹就幹,我買來了一些硬紙板和塑料箱,和孩子一起做起來。那之後,我不用再反複教訓,畫書也沒有再亂過。家長們都很想知道,如何讓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變的聽話。為了改變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專家們針對五類常見問題提出了建議:
1.小意外發生
與其說“你怎麼總是這麼笨”來嗬斥孩子,不如對孩子說:“現在該怎麼辦,你想想辦法。”治療家庭精神問題的專家、寫作了《自律》這本書的作者內爾森說過:“父母在孩子出現如灑了牛奶、損壞了玩具之類的小問題時如何處理,將關係到孩子是否與父母親密,是否對父母信任。”家長對孩子責罵,將他們的畫書拿走,或者在他們要喝牛奶的時候不幫忙倒,這些行為都不能讓孩子在以後學會小心,避免這些意外。如果用“趕緊整理好!”這類話來命令孩子,隻是對孩子責罵而沒有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讓孩子參加進來一起處理問題是很重要的,比起責罵孩子,讓他知道問題是需要解決的是更明智的做法。
2.把房間弄得很亂
與其說:“快點把房間收拾幹淨,不然教訓你!”不如對孩子說:“為了讓你有一個好的環境學習,你要盡快把屋子收拾好。”寫作了《說不的孩子》一書的傑米·溫德爾說:“家長總是威脅孩子,這樣很難讓孩子覺得後悔,想改正錯誤,於是這樣,家長和孩子之間就開始暗自較勁。對孩子說:‘把你的東西擺放整齊,房間會變得更好看!’比起一味的威脅嗬斥他,更能起到作用。”
3.睡懶覺
與其說:“趕緊起來,不然沒人管你。”不如對孩子說:“早安,現在7點了想想我們該幹什麼了?”父母往往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在叫他們起床的時候總是哄著,這樣便讓他們很自然的覺得父母會一直像從前一樣哄他們起床。內爾森說過:“嘮叨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沒有用處。”在周日,教孩子早晨起床後忙亂的情況該怎麼應對。例如,教孩子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要用的書;讓孩子自己定鬧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