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狹路相逢(2 / 2)

妙樂作揖道:”多蒙前輩掛懷,家父身子安健,近來又將幫中事務交與敝兄打理,現下於洱湖畔外宅頤養。”

俞三白嘿了一聲,自語道:“這老兒倒會享福,此行倒也順路,改日當可前去訪他一訪。”

妙樂聽得名滿天南武林的“書劍雙絕”俞三白大俠與父親竟是舊識,大喜道:”前輩肯光臨舍下那是再好也沒有了,小侄這便派人告知家父,他老人家定然不勝歡喜。”言畢便欲差人回家報訊。

俞三白道:“不忙不忙,待老兒處理完俗務,自會登門拜訪。現下卻多有不便。”

妙樂常年在外行走,熟識人情世故,知道俞三白既然如此說,那定是有要事在身,當下也不便再多言,但心中卻已是十分歡喜。讓眾人都過來拜見俞三白。

眾人見罷,妙樂又道:“不知前輩和公子這是要去往何處?”

林鳳生起身行禮道:“小生林鳳生,與俞伯伯乃是要到蘭溪去。”

俞三白也道:“這是老夫的侄子,中秋佳節將至,我倆到蘭溪郡去走訪親戚。”

妙樂喜道:“幸會幸會,原來二位也要到蘭溪去,在下正好也要運送貨物前往蘭溪,不如就結伴同行罷。一路上也好向前輩多請些教益。”

俞三白道:“如此也好。”抬頭看了看日頭,起身道:“走罷。”

妙樂點頭稱是,吩咐眾人催馬上路。一行人馬繞過一道山嶺,便見左首有一座突兀的高崖,崖頂樹木鬱鬱蔥蔥,遮住了日頭,崖下甚是陰涼。妙樂便吩咐眾人卸下貨物歇腳,將騾馬都拴進右側的樹林。

方才所吃的燒雞有些鹹膩,林鳳生見崖上流下一股山泉,潺潺彙入路旁的一個小池,池水清澈見底,頓覺渴意上湧,挽起袖子便欲掬水飲用。

隻聽妙樂急呼道:“林公子且慢,此水飲用不得!”

林鳳生聽得妙樂突如其來的呼聲,心中一驚,忙將伸向泉水的雙手縮了回來。

妙樂接著道:“公子有所不知,這股泉水甚是邪門,若是人飲了便會變成啞巴,牲畜的蹄子沾了此水則全身的毛都會掉光,端的是惡毒得緊。”一麵說一麵從馬背上解下一隻羊皮水袋,走過去遞給林鳳生。

林鳳生聽得暗呼好險,打開水袋喝足了水,手捂胸口道:“多謝妙大哥及時警醒,若非如此,隻怕小生此時已經變成咿咿呀呀的小啞巴了。”

眾人聽得俱都笑了起來。

俞三白正色道:“如此說來這泉水倒是個不小的禍害,若不設法做下警示,隻怕會毒害更多不知情的路人。”

眾人覺得有理,一起點頭稱是。

林鳳生也道:“俞伯伯所言甚是,卻不知這泉水為何這般劇毒呢?”

妙樂道:“據說孔雀糞有毒,這泉水中的毒便是山上的孔雀糞便所致。”

林鳳生驚道:“如此美麗的精靈,竟會是危害人畜的元凶,當真叫人不敢想象。”

俞三白道:“傳聞孔雀膽是劇毒之物,那麼要說這孔雀糞有毒也不無可能。孔雀在山上棲息飲水,糞便難免會混入泉水之中,如若傳言不虛倒是著實不好處置。”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有的說應殺光山上的孔雀以絕後患,有的說須找附近的人輪番看守告示路人,更有甚者欲用泥石將泉眼堵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俞三白目光掃過泉水,見旁邊有一塊大石,表麵甚是平整,不覺長眉一舒,道:“有了,便是這般。”走到大石前,伸手從懷裏取出一支鐵筆,提氣在石上刻劃起來。

一陣山風吹來,石屑紛紛掉落,大石上赫然出現一個“此”字,林鳳生與眾人直看得瞠目結舌,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假斧鑿,憑手腕之力便能在堅硬的石頭上刻字,如此手段,眾人從所未見,俱都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時間鴉雀無聲。

約莫過了一盞茶時分,俞三白吐了一口長氣,緩緩轉過身來,笑道:“鳳生,俞伯伯這幾路書法如何?”

林鳳生定睛一看,大石上工工整整的刻著“此水啞毒,過往行人不可飲”幾個大字,筆意通暢,深入寸許,便如斧刻刀削一般,喜道:“寥寥數語,澤及路人,好字好字。”

走過去撫摸著石上文字,兀自有些難以置信。從俞三白手中取過鐵筆,學著他的樣子在大石上用力劃了幾筆,卻連印痕都劃不起絲毫,不覺長長歎了口氣,眾人見了忍不住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