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語沉思:
懷特海認為,偉大的藝術不僅是一時的刺激。它為靈魂增添了自我達成感的恒存的豐富內容。它存在的理由一方麵是直接的享樂,另一方麵是內在的存在法則。這種法則與享樂並無區別,它是由享樂產生的,它使靈魂變成了永恒價值的體現,超越了從前的自我。這種藝術,是每一時代都需要的。
第143章 愛美的天性常在
兒童的世界新奇而美麗,充滿驚異和興奮。可是,對我們多數人來說,等不到成年,這種銳利的目光,愛一切美麗的和令人敬畏的事物的天性,就已經遲鈍,甚至喪失殆盡,這真是我們的不幸。據說有一位善良的仙女主持所有兒童的洗禮。假如我能對她有所影響,我倒想向她提個要求,請她賦予世間兒童以新奇感——無可摧毀、能伴隨他們終生的新奇感——並使它成為萬靈的解藥,有了它,他們在以後的歲月裏就會永遠陶醉在新奇之中,不致產生厭倦感,不致徒勞地全神貫注於人為的虛假事物,不致脫離力量的源泉。
假如一個兒童沒有仙女的賞賜而要保持他天生的新奇感,他至少需要有一個能與他共享新奇感的成年人為伴,並且跟他一起不斷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一切歡樂、刺激和神秘。做父母的常有力不從心之感,他們一方麵要滿足孩子那感覺靈敏而又急於求知的心靈,另一方麵複雜的物質世界又使他們感到難於應付,這個世界的生活形形色色,他們自己都感到生疏,好像沒有理出頭緒、弄個明白的希望。他們自己先泄了氣,喊道:“我哪能教我的孩子認識大自然!啊,我連兩隻鳥都分辨不清楚!”
我真誠地相信,對於兒童及力求引導兒童的父母來說,感覺遠比知識更為重要。如果說事實等於種子,以後會萌發知識和智慧,那麼,激情以及感官得到的印象就等於是肥沃的土壤,種子離開它將無法生長。童年早期是準備土壤的時期。一旦喚起了種種感情——美感、對新鮮事物和未知事物的興奮感、同情心、惻隱之心、欽羨之心、愛慕之心——那麼,我們就希望獲得關於引起感情反應的事物的知識。而這種知識一旦獲得,就具有深遠的意義。為孩子的求知欲鋪路,比像喂食似的規定孩子吞下他吸收不了的事實更為重要。
哲語沉思:
對美敏感的人往往比較有人情味,對美遲鈍的人不但性格枯燥,而且多半是麻木與冷酷的。民族也是如此,愛美的民族自然傾向自由和民主,厭惡教條和專製。對土地和生活的深沉美感是壓不滅潛在的生機的,使得一個民族不會長期忍受僵化的政治體製和意識形態,遲早要走上變革創新之路。
第144章 形式之美
看來可以同意和很容易相信那些最高規律的合理性,相信一切事物從誕生到經過一段注定的時期而消亡直至溶化在永恒中,都有自己的開始和終結。
也可以同意這樣的觀點,就是宇宙中沒有一種事物是不具有形式的。因為任何一種形式都會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因而不存在無限,而作為形式的融合,又存在著無限。
對我們的意識來說,沒有什麼能比關閉的空間的美更完善和美好。任何內容、任何思想都竭力從形式中流露出來,就是說關閉在有限的空間裏,而不是在我們的接受能力達不到的無止境的宇宙空間。
比方說,道路、河流、沙漠、秋日天空中的星座都是形式,這些形式給予存在的萬物一種不足信的完善和美。形式也有很醜陋的,但它是容器,沒有它,所有的人類思想、感情和事物都會漫流到不可捉摸的虛無之中。
與生命的永恒相比,這是在運動、美、情感和不完善形式中的一種封閉的空間,而人們則是它們忠順的仆從。隻是目前誰也沒能徹底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為何而生,為何而死。這是什麼——是物質形式的變態?是靈魂?是懲罰?是幸福?是過渡的橋梁?或者僅僅是這個世界的日常現象,而這個世界或許就是這樣被創造的,使人不能向它提出“孩子氣”的問題。但對生命的所有場合都能做出答案。虛偽的樂觀主義則是一種屏風的形式,在這屏風後麵隱藏著睡眼惺忪、飽食終日的麵孔。誰像感受自身痛苦一樣努力去感受別人的痛苦,誰願意傾聽痛苦和求援的呼聲,它就永遠不會停止尋求答案,並選擇一種有著較近的通往仁慈之路的綠色平原的形式。
哲語沉思:
在一切精神創造中,靈魂上的創造永遠是第一位的。藝術是靈魂尋找形式的活動,如果沒有靈魂的需要,對形式的尋找就失去了動力與意義。那些平庸之輩之所以不去尋找真正適合於自己的形式,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靈魂需要。
第145章 藝術的愉悅
如果我想通過一位偉大的創造性人物的眼睛,也可以說是通過其靈魂洞察現實世界,那我就會領略到偉大的景觀、崇高的生命或道德行為。我的力量就會以更加強烈的方式增長,我的一切感官、內心以及精神力量都被喚醒、刺激、升華,同時對它們的需求不會超出我的能力,因為我隻是處於一種模仿狀態,當我觀看席勒的一出躍動著強大意誌的戲劇時,我必須將自己提高到一種類似的水準。同時,審美愉悅的各個組成部分進入藝術品的接收過程。博克、休謨以及費希納都在其美感分析中解析過這些組成部分,它們在所謂概括性接收過程中融為一體。它們不僅通過增添新的愉悅成分來促進這種快樂,而且更多的是均勻地、徹底地滿足內心世界的一切成分,使內心得到一筆來源豐富且無可窮盡的財富,這如同由無數小溪彙集成的山洪。
因此,藝術品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提供了大量的快感,而在於它使我們在欣賞中得到徹底的滿足,因此藝術品激發了我們的情感並使我們內心燃起的每種追求都得到滿足,這毋寧說是既愉悅了感官又豐富了內心。一部藝術品如果能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人那裏引起持久地、徹底地滿足,就算是第一流的。衡量藝術品的藝術性和價值隻是取決於這種作用,而不是作品必須實現的“美”的抽象概念。美學和藝術批評把這個僵死的“美”的概念推上藝術理論的寶座已經太久了。同樣,將藝術品產生的快感進行孤立的考察也無法讓人理解作品的意義。隻有從藝術家天然強健的偉大心靈的影響出發,從充分把握了其意蘊的現實對由各色人組成的、能被偉大事物吸引的公眾的影響出發,藝術對於人類的偉大而神聖的意義才可能被理解。人們才會懂得偉大的藝術品為何可以提高認識能力,豐富內心,使內心得到宣泄和淨化。
哲語沉思:
偉大的藝術,就是為靈魂創造活潑而又易逝的環境。偉大的藝術不僅是一時的刺激,它還為靈魂增添了豐富內容,使藝術具有自我達成感並且永恒存在。藝術的存在不但帶給人感官的享樂,同時它又使得靈魂成為永恒價值,超越了自我。
第146章 性愛的魅力
能夠讓人產生真實的可愛感的女人是相當稀罕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可愛的女人必須是天生的佳麗。我們適才這樣說,隻不過是將之當做我們自己對美的理解十分可憐、深受損傷和極為遲鈍的遁詞罷了。世界上像迪亞娜和蘭特裏夫人或任何一個著名的美人兒那樣好看的女人何止成千上萬。在今天,世上絕色的女人何止成千上萬。但是,可愛的女人卻何等稀少!
那麼理由又在哪裏呢?這就在於在這些女人的身上缺少性愛的魅力。一個長得好看的女人隻有在她身上的性愛之火在她的內心變得純潔和美好,隻有當她的臉上閃耀出光輝並觸動了我的內心之火,隻有在這樣的時候,她才會變得令人感到可愛的。
隻有在這樣的時候她在我的心目中才會是一個可愛的女人,隻有在這樣的時候她才不僅僅是一張某一個人的照片而是作為一個可愛的女人依存於一個活的肉身。一個可愛的女人非常可愛!可是,在這個充滿異常標致的姑娘和婦人的世界上,可愛的女人卻竟然少得出奇啊!
標致,好看;但不可愛,不美。標致好看的女人是有一副好長相和一頭好頭發的女人。而一個可愛的女人卻是一種體驗。這個問題關係到可以相互傳遞的火。在我們貧乏的、受到損害的現代表達方式中,這是一個與性愛的要求有關的問題。性愛的要求即使是對迪亞娜以致在那些美好的時刻對一個人的妻子來說也可以適用——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樣的表達方法其本身就是一種褻瀆,一種詆毀。當然,在現在,可愛之火已經為性愛的要求這樣一種概念所取代。這兩者現在已經成了一種東西,而依我看,這兩者所處的水平卻是大有區別的。
企業家漂亮的、忠心耿耿的女秘書之所以從主要方麵來看仍有價值就是因為在她的身上有性愛的魅力存在。不過這一絲一毫也不包含“永恒的關係”這樣一層含義。
即使是在今天,一個生性稍稍有點慷慨的姑娘在一個男人願意接受她的幫助的時候也喜歡那種她正在予一個男人以幫助的感覺。而這種使他一定會接受她的幫助的欲望,其產生也是基於存在在她身上的性愛的魅力。這是一股真實的火,如果說其溫度還僅僅是非常一般的。
不僅如此,這還可以使“企業”世界能保持活力。也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因為女秘書在企業家的寫字間裏被錄用,這位企業家現在大約已經徹底垮台了吧。她在她自己的心中燃起神聖之火並將之傳遞給她的東家,這樣一來,他就會感覺到能量與樂觀主義之流有所增加,於是——生意買賣也就興隆起來。
當然,性愛的魅力還有另外的一麵。它有可能給它所吸引的對象帶來毀滅。一個女人對某些可憐蟲施展她身上性愛的魅力如果是另有企圖,那麼這個可憐蟲倒黴的時刻就會來到。但是,現在它的這一麵實在未免勞累得過分了一些,這樣一來,它就不像過去那樣富於危險性了。
在巴爾紮克的筆下,具有性愛魅力的名妓曾經毀了許多男人,不過現在的情況可不像從前那樣順當。現在的男人比過去狡猾得多。如今的男人即使是對最容易動感情的、最善於勾引男人的蕩婦也會感到討厭。事實上,今天的男人隻要一接觸到女性性愛的魅力就會傾向於這樣來想:情況大約不無可疑。
對於轉瞬即逝的生命之火來說,性愛的魅力或要求居然僅僅是一個肮髒的名稱,這未免太令人感到遺憾了。沒有一個男人會像在某個女人在他的血管裏點燃星星之火的時候工作得那樣出色和那樣漂亮。一個女人有可能私下陷在情網裏達半個世紀之久卻連她自己也意識不到。但是,一個女人如果不是在愛,那麼,在她做家務活的時候,她是絕對體驗不到真正的歡樂的。
隻要我們的文明能教會我們如何讓性愛的要求正確地、有力地流動,隻要我們的文明能教會我們如何使性愛之火清晰可見、富有活力並讓它以不同的力度與相互感染力來燃燒,來放出光芒,來燃起烈焰,那麼,我們,也就是我們所有的人就會都生活在愛裏,這也就是說,我們應當在各個方麵和對一切都滿懷興趣和激情……
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死灰卻未免太多了吧。
哲語沉思:
情感放縱無度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但是,過分冷靜的思考,缺乏感情衝動,也必然使人的心理產生變化。因此,我們應該走出這兩種極端,尋求一種理性的而又富有激情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