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生變故(1 / 3)

喬雲起了個大早,滿心歡喜地以為就要見到劍聖裴旻或是唐代的大詩人、大文豪他們了,結果丫鬟進來說,李白先生剛派人傳話,說計劃有變,裴將軍剛剛喪母,回老家奔喪去了。李白還說,他要自己去洛陽祭奠裴老夫人,請公主殿下去不適宜,待另尋機會再安排她與裴旻劍聖見麵。

哦,真是不巧。喬雲想。已經有幾天沒去給“母妃”楊貴妃請安了,既然起得早,不如就打扮一下,去宮中一趟吧。喬雲已經得到了皇上欽賜的“特別通行證”,如今她出入皇宮已經暢通無阻了。

喬雲讓小梅和小新幫她精心梳妝,尤其是發型,要梳得高貴而不失灑脫,特別要戴好那枚鳳舞金釵。進宮不能佩劍,她離不開劍,所以頭上的這隻就格外重要。

坐上楊貴妃賜給她的華貴轎輦,帶上小梅和小新,四名轎夫小心翼翼地抬著公主殿下出了府門。這氣派,引來了路人的圍觀。

喬雲平時出門都是低調地騎馬,一般都不帶丫鬟,至多是帶上小梅一個。有時她還著男裝,當然,都少不了佩劍。今天是去皇宮,所以一應程序都與平時不同。

進宮去要以公主殿下的身份,所以要體現出貴妃女兒的尊榮,太簡單了都是有損楊貴妃的麵子。她想,空手去拜見貴妃怕是不太好吧?帶點兒什麼禮物去比較適宜呢?

想了半天,她也不知道買點兒什麼合適。人家楊貴妃擁享皇上的三千寵愛,什麼好東西沒有?她的任何“值錢”物在人家那裏都不值九牛一毛,所以,必是她平時不易見的,倒不一定貴重。

“小梅,你說,我給母妃帶點兒什麼比較好?這長安城有沒有賣什麼特別的玩意兒,是貴妃娘娘不常見到的?”喬雲一挑轎簾,伸頭問小梅。

小梅想了想,然後笑了:“小公主,那胡餅,好吃吧?但是宮中吃不到。不如,您就趕清早的第一爐,給貴妃娘娘帶去做早點?”

“嗯,好主意。我和小新在這邊上等著,你去買一筐來,快去快回。”喬雲打發小梅去了。

不大工夫,小梅就捧著一筐新出爐的胡餅回來了,香噴噴的,讓人直咽口水。

“小新,你再去那鋪子買隻漂亮的食盒吧,這樣舉著一筐餅進宮怕是不妥。”喬雲又讓小新買了食盒裝上,喬雲帶著一眾隨從進了宮。

“兒臣給母妃請安了。”喬雲乖巧地跪在楊貴妃麵前,卻發現楊貴妃的表情有一絲不自然。

“起來吧,雲兒。你怎麼想起今天來母妃這兒了?你的府邸今天就裝潢好了,母妃還打算明天親自去幫你操辦喬遷慶典呢。”楊貴妃說。

“是嗎?這麼快啊?”喬雲高興地說,她也不想在玉真公主府多待了,人家玉真公主經常有各類客人光臨,她知道,有些是不方便讓她知道的。比如各年齡段、不同風格的帥哥,都是很低調地派人用轎子接進府的,尤其要背著喬雲。

喬雲在玉真公主府見過各種“西洋鏡”,其中還包括以李白為“男主角”的。因為老曹告訴過她李白與玉真公主的關係,她沒有吃驚那種交往的性質,但是那次不小心撞見,還真是驚得她夠嗆。那尺度,也太誇張了!幸虧她及時退出來了,男女主角沒發現她,但是錚管家發現她看到了那場麵。

此刻,喬雲想到了那一幕,突然覺得,楊貴妃也和平時的神色以及穿著有很大的不同。女孩子的本能告訴她,貴妃這裏不方便。

不方便?莫非“父皇”還在這裏?這時間應該是早朝了?難道真像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寫的“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