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此文人(1 / 2)

喬雲自認為“沒文化”,卻也背過不少王維的詩,其中不少名句還是她非常喜歡的。但是見這位大文豪的第一印象卻不好,這讓她本能地想到常用來形容文人的一個貶義詞——迂腐。

王維果真迂腐嗎?或者,這隻是他的一個側麵?

幸虧武諤的一句話,王維畢竟是做官出身,還是很在意喬雲的公主身份的。於是他的態度緩和了不少,還衝喬雲一抱拳:“公主殿下,下官是尋女心切,剛才殿下您和小女走後,下官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就一路追來了,好不容易才找到這裏。”

喬雲領教了這位文人的處事風格,她就不得不強勢起來了。

“王維先生,錦薇的身世,有她母親的臨終書信為證,白紙黑字,我看過,你看過,她生父胡先生也看過。如今熹薇已經不在了,過去的恩怨,每個人也都承受了不少痛苦,身體上的、心靈上的,就不要再延續到後世人身上了。

現在錦薇已經成年,她有權力決定自己的未來。她曾經說過,她有三位父親,養父周先生,曾經為了熹薇傷害了胡先生的那個撫養她長大的人,卻於不久之前死於非命。錦薇剛剛承受喪父之痛。

不管胡先生當年是何種原因與熹薇生下錦薇,熹薇可以不接受他,但是錦薇是他親生女兒的事實不能改變,況且錦薇也願意認這個父親。

還有您,錦薇因為您是她母親唯一愛過並且嫁過的男人,所以她願意從母親那裏也視您為父。現在,錦薇的另外兩位父親她也都見到了,她的心願了了,作為長輩,大家不應該這個時候再互相爭鬥,給錦薇已經受傷很重的心靈上再添新傷。

既然你們還尊我為公主,都敬畏大唐皇家的威儀,那就聽我一句,不要再為了爭一個已經成年的女兒而大打出手。為了你們這幾個男人和一個已經過世女人的感情糾葛,再牽扯、傷害一個願意把你們當做父親的女孩,你們才是害了她母女兩代的罪人。

王維先生,我沒想到以你的才華,會看不穿這世間的‘緣分’二字。良緣與孽緣,豈是一場比武就能了斷的,我最欣賞你的兩句詩:‘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今天你就算爭回來女兒,又能怎樣呢?你難道看不開這事嗎?

還有胡先生,錦薇的養父周先生愛了熹薇一輩子,卻一輩子沒能如願娶到他,而他明明知道錦薇是你的骨肉,卻把全部的父愛無私地給了她。那麼,他曾經對你的傷害,你還會在一二十年後對他的子女計較嗎?

周先生兄弟和十名家人遇害,我願意相信這事和胡先生無關。但是周家公子、也就是熹薇在信中囑咐錦薇托付終生的那位哥哥,卻因為害怕胡先生的追殺而不敢回京。我想,這也都不是熹薇酒泉之下想要看到的。

錦薇一個年輕女孩,從小失去母親,新近又失去從小撫養她長大、疼她寵她的養父,她承受的已經夠多了,不能再傷害她了。她現在主動放下心中的痛楚,願意來認你們兩位做父親,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體諒她不支持她呢?

聽我一句勸,為了這麼好的一個共同的女兒,你們兩個男人握手言和吧。王維先生,你因為當初胡先生替人出手搶走了你的新婚妻子,胡先生這些年也承受了不少痛苦。那當年雇傭胡先生的人,想必你心裏也有數,你自己何嚐就沒有處事不當的地方呢?熹薇的遭遇又何嚐沒有你的一點責任呢?

再說,熹薇從胡先生那裏逃出來後,想要自殺,是周先生救了她,那時候你在哪兒?再後來,她生下女兒,又去自殺,你又在哪兒?如果你那時把她救回去,現在她恐怕還好好地活在世上呢,錦薇也是個有母親的幸福女孩。

你當時選擇了放棄,放棄了尋妻,也放棄了熹薇的生命,有沒有顧慮什麼人、什麼事的成分呢?既然如此,你都顧慮的事,胡先生當年是以那樣的職業謀生之人,你還會把這份恩怨全都記在他的頭上嗎?

既然已經說清楚,錦薇是胡先生的親生女兒的事實不容改變,她願意認你二人做父親我們也應當支持她、尊重她。至於她下一步想選擇和哪個父親一起生活,或是有別的打算,都由她自己決定。我的話說完了。”

“公主殿下,下官聽您的,您講得句句在理,今天是我被突如其來的女兒弄得一時太興奮,腦袋有點兒不好使了。胡先生,過去的事都過去了,不提也罷。以後請你善待錦薇,她和她母親長得太像了,我希望她能時常讓我看看她。”王維口上說著,但是並沒有對胡夫伸手的意思。

“王維先生,當年的事,我有錯在先。我已經受到懲罰了,而且早都不再做那種罪惡的生意了。我對錦薇母親的死是有責任的,我願意在女兒身上補償。老天眷顧我,讓我晚年又意外得了這麼好的女兒,我一定感恩上天,往後再多做好事。請公主殿下相信我,這回周先生的事真的和我無關。我可以以我父子三人的性命起誓,真要是我幹的,我胡家全都遭到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