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宮女的死因(1 / 2)

照白予玲的意思,那個人不過是無辜的替罪羊,她根本就沒有動手盜竊二皇妃的東西拿去栽贓別人,更沒有殺掉那個被她栽贓的人。

“你以為你這樣說就能為她開脫呢?沒準她在殺人的時候就穿成這個樣子了。”

“那按照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她有十足的證據說明她的確是凶手,的確有動機和可能殺了人?”

白予玲的法律不是白學的,再加上她在念書的時候特意去選修了一門“辯論修養”,就單單說吵架這件事吧,如果不出意外,她基本不可能敗於下風。

對方那人毫不認輸:“那你的意思就是你有十分的證據能證明她不是凶手了?”

用同樣的概念去套白予玲的話,她覺得很幼稚。

白予玲短暫的停頓了一小會,用以打量和自己說話的人的身份。

那人穿著一身和旁邊的人別無二致的衣裙,同樣的素服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被她穿出一股子野勁來。

她笑:“本王妃,自然有十足的把握,不然本王妃也不會把話說的那麼明白。”

某位科學家曾經說話,想要提高自己的氣場,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第一,她比本王妃出現的時間晚,出現的時候她的額角的確有汗水。”

“有汗水才證明她是做賊心虛!”

白予玲卻冷淡回應:“如果是做賊心虛,她整張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緊張和出汗、發紅,你以為你昨晚沒看見,本王妃也看不見嗎?”

她的記憶力似乎在這裏得到了另外一個大的提升,因為無論是什麼人,在她的麵前閃過一下,她好像都能記住對方的長相性格一樣。

這個人應該昨晚也出現過,更可能的是她還說過一句什麼話。

“第二,想要點亮宮燈需要火種,但據本王妃觀察,昨晚事發點附近幾乎沒有能用的火源,難道她穿著睡袍,打著要殺人的心思,還會隨身帶著火種?”

“她肯定是點好了放在某一個角落的!”那人不相信,隻想繼續反駁。

“如果她真的這麼做了,請問,如果你是她,你要怎麼保證自己放在那裏的東西不被別人發現,不被別人懷疑?”

一個接著一個思維縝密的問題讓對方遇了難,白予玲繼續道:“所以她根本就不可能是原先就將東西放在某一地,再做完事情去拿。”

“因為,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身上的累贅物品越多,自己的行動越容易暴露。”

她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拿我們做埋伏一樣,越是輕便的埋伏,敵人卻容易中招,而越是複雜大型的埋伏,敵人越容易發現。”

白予玲環視一邊現場,心道,現在大部分的想法都被自己說服了吧?

“第三,那名侍女從來沒有服侍過二皇妃,又怎麼可能知道二皇妃近日得了什麼賞賜,最終還成功的偷盜了?”

白予玲說到這裏,她又立刻將話鋒一轉:“而且偷盜了就算了,還不偷完整,隻拿走一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