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財務分析(3 / 3)

創業夥伴就是我們事業上的伴侶,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支撐。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就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我們的能力,促進事業的發展。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朋友,都需要朋友在事業上的支持和幫助。任何人單打獨鬥,都會碰的鼻青臉腫,都會搞得狼狽不堪。但是,親密的朋友並不等於最理想的合作夥伴。理想的合作者不僅要求知根知底,相互信任,而且要求雙方在能力、性格上都有較好的互補性。默契的合作者有可能在長期的合作中成為知心朋友,但知心朋友並不一定都能成為最好的合作夥伴,所以在選擇合作人的時候,千萬不能感情用事。

小趙是一名出色的川菜廚師,他不僅菜做得一流,而且對餐飲行業也很熟悉。他一直想擁有一家自己的飯館,卻苦於沒有資金。後來,他在一個商業街看中了一個鋪麵,經過仔細考察,他認為在這個地方開家飯館生意一定會好。他就去找他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合作,這位朋友在看過鋪麵,也覺得這是個做餐飲生意的好地方,朋友就出資金將這個鋪麵盤了下來。

當時小趙和朋友約定,小趙以技術入股,朋友以鋪麵入股,雙方的股比按三七開,分成也按三七開,也就是說,賺了錢,小趙得三,他的朋友得七。在他的朋友將投資(主要是買鋪麵的錢)收回來以後,兩個人的股比將變成1:1,也就是各占50%,賺了錢也是一家一半。同時兩個人商量好,飯館由小趙負責經營,他的朋友再投入一部分錢作流動資金,算作是對飯館的借款。他的朋友將不參與飯館的經營管理。

小趙仔細考慮後,覺得朋友很照顧他,開出的條件對他來說是很公平的,於是就痛快地答應了。當時兩個人做得很正規,請了律師,合同也是按雙方的約定簽好的,一切事情都說得很清楚,小趙心裏覺得很踏實。飯館開起來以後,果然如小趙所預料很紅火。兩個人按協議,每個季度分一次紅,但在第二次分紅的時候,他的朋友突然提出來自己不想幹了,希望他將鋪麵盤下來自己幹。小趙開始還覺得很奇怪,這麼好的生意對方為什麼不做了?後來他才想明白,對方其實是看見生意好,想吃獨食,想將他擠出去,又礙於情麵或礙於雙方有合同,不好明著說,所以就用這種辦法逼迫他,因為知道他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把鋪麵買下來。雙方談了好幾次都談不攏,小趙隻好出局。

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在上述案例中就可見一斑,小趙的朋友是多麼的難得的,在小趙的創業之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小趙和朋友之間,因為利益的糾葛,最終,在暗戰之中,小趙占了下風,這才被掃地出門。

自己辛辛苦苦的打拚,也不過成為他人砧板上的肉,給別人添了嫁衣。

找合作夥伴,就要找一些真正能夠和自己同甘共苦的人,大家一起打拚,共同的把事業做大,而不是,找一個中山狼,在行進的道路上,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當成了一頓美餐。對於小趙來說,他的那位合作夥伴就是一位危險的合作夥伴。

創業者在尋找創業夥伴,考慮創業合作關係的時候,在考慮股權等問題的同時這個替代性問題是一定不可忽視的。原新浪總裁王誌東就曾經說過:在創業伊始,創業者首先要考慮的應是自己不要中途出局,因為隻有首先保證自己不出局,以後才談得上保護自己的利益

世界是美好的,但要善於發現,夥計是能找到的,但是要努力的尋找。每一個走在合作創業路上的朋友,能夠尋覓到自己的“知音”,彈一曲“高山流水”,譜出事業和諧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