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同事始終是同事,他並非你最好的朋友,你應該與對方保持一定距離。
識別職場中十二種同事類型
學會與人相處,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盡早成功。其實,每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僅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是不夠的,你必須兩條腿走路,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又要處理好人際關係。
事實上,由於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家庭背景以及觀念的差異,我們所遇到的人也就各種各樣、形形色色。倘若你明白對方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人,對症下藥、見機行事,交流起來就容易多了。哈佛大學公關學教授史密斯·泰格總結了在職場與人相處的種種類型。
1.無私好人型
這種同事因為確實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所以也就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他們不會壞你的事,所以你可能會忽視或者拿他們不當一回事。如果那樣的話你就錯了,其實他們才是你可以真心相處的朋友。辦公室裏無友誼的論斷,隻有在這些人身上才會失去真正的意義。
2.固執己見型
這類同事一般觀念陳舊,思想老化,但又堅決抵製外來的建議和意見,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對待這種人,僅靠言語是難以說服他的。你不妨單刀直入,把他工作和生活中某些錯誤的做法一一擴大列舉出來,再結合眼下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醒他將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這樣一來,他即使當麵抗拒你,內心也會開始動搖,懷疑起自己決定的正確性。這時,你趁機擺出自己的觀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麼,他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3.傲慢無禮型
這種同事,一般以自我為中心,自高自大,常擺出一副盛氣淩人、唯我獨尊的架勢,缺乏自知之明。和這種人打交道或共事,你千萬不要低三下四,也不要以傲抗傲,你隻需長話短說,把需要交代的事情簡明交代完就行。如果求他辦事,那就另當別論了。
4.毫無表情型
這種同事,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他也不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按心理學中所說,叫無表情。無表情並不代表他沒有喜怒哀樂,隻是這種人壓抑住了激情,不表露出來罷了。所以,對於這種人,你無須生氣,隻需把你想說的繼續往下說,說到關鍵時刻,他自然會用言語代替表情。
5.沉默寡言型
這種同事一般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與交際,但並不代表他沒話說。和他共處,你需要把談話節奏放慢,多挖掘話題。一旦談到他擅長或感興趣的事,他馬上會“解凍”,滔滔不絕地向你傾訴起來。
6.自私自利型
這種同事一般缺少關愛,心裏比較孤獨。他永遠把自己和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若你要他做些於己不利的事,那便難於和他溝通了。和這種同事相處,你必須從心靈上關注他,讓他感受情感的溫暖和可貴。
7.生活散漫型
這種同事缺乏理想和上進心,在生活中比較懶惰,工作上缺乏熱情。和這種同事相處,你隻有用激將法把他的鬥誌給挖掘出來。
8.深藏不露型
這種同事自我防衛心理特強。害怕你窺視出他內心的秘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自卑的表現。你若想了解他們的為人和心理,不妨和他們坐在一起多喝幾次酒,他們自會酒後吐真言。
9.行動遲緩型
這種同事一般思維緩慢,反應遲鈍。和他做朋友可以,但共事,他就不是理想的搭檔了。
10.草率決斷型
這種同事乍看起來反應敏捷,但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缺乏深謀遠慮,容易判斷失誤。和他相處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給他潑潑冷水,讓他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感情用事草率作決定。
11.搬弄是非型
這種同事與前一種類型的人相比有質的不同。他們可能嘴也不願閑著,但卻是到處打聽其他人的隱私,並樂於製造、傳播一些謠言,企圖從中獲得些什麼。而且,在他們的心中,任何人都不在話下(領導除外),而他們自身卻無所長。這種人讓你討厭,但他們並不可怕。所以,你也不必如臨大敵,與他們計較。隻要他們說的構不成誹謗,又能傷著你什麼呢?
12.欺負新人型
這種同事的思想,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多少有一些。他們對待新到的人不管性別、年齡怎樣,都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拿你不當回事,指使你做這做那,盡是些“下活”。這種同事並非真正的壞人,至多算個素質低下的“小市民”,隻要他們做得不算過分,你還是先忍著,過一段時間,他們自然會接受你的。不過如果不願忍,或者說沒有那麼長時間的耐性,你也不妨抓好時機,奮起反擊他們一兩次。而這種同事一般都是欺軟怕硬的人,隻要你反擊,他們就不敢再對你怎麼樣,而且矛頭很快會指向下一個新來的人。
後 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貢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和幫助,及許多老師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廉勇、歐紅梅、周珊、張豔紅、趙一、趙紅瑾、齊紅霞、陸曉飛、趙廣娜、王非庶、張保文、杜莉萍、許慶元、王巧、楊婧、張豔芬、許長榮、王愛民、李琳、李偉楠、王鵬、楊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楊豔麗、於海英、宋桂花、姚小維、金望久、劉紅強、付誌宏、黃克瓊、胡以貴、張乃奎、毛定娟、齊豔傑、李偉軍、魏清素、陳誌華、何瑞欣、葉光森、王豔坤、徐娜、付欣欣、王豔、楊巍、黃亞男、曹博、冉雲、陳小嬋等。
閱讀是一種享受,編輯這樣一本書也是一種享受。我們希望把他們創造的精神財富傳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