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避免人際矛盾(3)(3 / 3)

3.盡量避免爭吵

人和人之間就某件事產生分歧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在產生分歧之後首先想到的是爭論甚至爭吵,這似乎也是正常的,但正是這種似乎正常的解決辦法卻恰恰是最糟糕的辦法,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爭吵。

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先生講了個幽默故事,其中提到一段引語,他說是出自《聖經》,然而他的鄰座很清楚地記得這是出自莎士比亞作品,於是很自信地指出了這個錯誤,結果是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正好邊上是一位莎翁研究專家,於是決定讓他評判,那位專家對那位指出錯誤的先生說:“你錯了,那位先生是對的!”在回家的路上,指出錯誤的那一位很詫異地問專家:“你明明知道我是對的,怎麼說他是對的?”專家的回答是“這麼多人看著,你為什麼要讓他丟麵子,如果讓他丟了臉,他會恨你一輩子,而絕不會感激你指出了他的錯誤,絕對不要以為指出他的錯誤是為他好!”事情確實如此,和一個人爭吵,一般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因為為了各自的自尊,誰都不願意輕易地屈服,而往往分歧雙方都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或者根本就沒有好壞可言,隻是角度不一樣,所以爭吵是不可能有結果的。而且爭吵總是營造一種敵對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雙方都隻會盯住對方的缺點,而不會考慮對方的優點。即使是很明顯的一個錯誤;你把它指出來,或者用你的天才般的辯論把他駁得體無完膚,讓他覺得低人一等,其結果隻會使他怨恨你,或者違心地服理,但可能觀點照舊,甚至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影響相互的合作。即使是“1+1=3”這樣簡單低級的錯誤,你也該找個恰當的機會指出來,越是簡單的錯誤越不能公開地無情地指出。

釋迦牟尼說:“恨不消恨,唯受釋恨。”當你抱著敵對的態度去解決問題,結果隻會水火不容。隻有在尊重對方的同時提出建議才可能被接受。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爭吵。要做到避免爭吵,首先要有歡迎分歧的態度,記住這樣一條格言:“如果一對夥伴總是意見一致,那麼他們中的一個就是多餘的。”所以分歧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沒有分歧就沒有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其次要告訴自己,在發生分歧的時候,要冷靜地先聽對方說,給對方時間,然後你才會有較客觀的評價。但最重要的是如何開口,很多人在開口之前是理智的,但慢慢地就失去控製,無法控製對方情緒,也沒法控製自己的情緒。開口要先強調對方的優點,先肯定對方,然後承認自己觀點中的不足,即使沒有也要編一個。因為要讓對方認識到他的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自我批評,最後很婉轉地提出對方的不足,請他考慮。相信這樣一個簡單的程序能避免大部分爭吵。

4.不可不拘小節

有人總認為要成大事就要不拘小節,否則就會被小節拖累,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妥的。注意小節是對事情的周密安排,是一種負責的表現。比如,要接待一位客人,可能就要從接客人用的車到路上談些什麼,安排在哪個酒店,甚至他喜歡抽什麼煙都要細加考慮,隻有這樣才可能給客人留下較好的印象。

和人初次見麵,尤其要注意小節,因為它決定是否給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在生活中這種初次見麵往往經常碰到,如和客戶談生意,和新朋友見麵,招聘麵試等等。在見麵之前,最好能對對方有個較全麵的了解,以便能在交談中處於主動。對別人的預先了解也體現了對對方的一種尊重,見麵之後一句“我知道你很喜歡收藏,我也很喜歡集郵,什麼時候好好向你請教”。相信馬上能引起對方的好感。在見麵時,衣著打扮當然也不能忽視,不一定要非常正規,隻要得體就行。參加婚禮穿運動服肯定不行,而約朋友出外遊玩,穿休閑類衣服則是最恰當不過了。和人約好見麵,最重要的是不能遲到,交換名片之後看都不看就塞進口袋那也不妥。當然談話的時候肯定要找機會談談自己,也不要忘了找機會讓對方談談感興趣的事。如果要抽煙,最好要征得對方同意。如果你的任務是接待客人,能在他的酒店客房裏預先送放一束鮮花和幾句歡迎辭,客人一到房間肯定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