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投資教父”的平凡生活(1 / 3)

第7章 “投資教父”的平凡生活

對沈南鵬來說,紅杉中國是一個大舞台,同時也帶給他更多的壓力和更緊張的生活節奏,這促使他選擇定居香港。沈南鵬對香港有著格外的偏好,香港悠閑恬淡的生活氛圍能讓沈南鵬在緊張工作壓力下找到釋放的空間,在一張一弛中找到平衡是他的生活哲學。

第一節 了解自己所長所短的自知者

如果沒有華爾街幾年投行的磨煉,沈南鵬知道自己不可能走到今天。在華爾街,他練就了一身的膽識和後來創業需要的創造力。

沈南鵬在投行工作期間,既見過股市的瘋狂,也看到過亞洲金融危機時一夜之間市場遍地哀鴻。在那段日子裏,他既看到了很多企業的成功,也見識到更多的企業是如何倒下的。資本市場總是這樣跌宕起伏,沈南鵬的見識和魄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八年投行,沈南鵬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眼界,他在工作中也吸取到了投資的精髓。隻有切身經曆過,才能對事物有個更好的判斷。沈南鵬在國外的經曆,也讓他對自己有了很清醒的認識:“我最大的成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所長所短。”

在攜程的管理中,沈南鵬與梁建章有過很好的分工。梁建章擔任CEO,他有技術,能夠負責公司日常的運作;而沈南鵬的投行經驗此時發揮作用,他負責公司的決策、融資、收購兼並、上市等資本運作方麵的事務。如此分工,兩人合作無間,攜程的發展也是有聲有色。難怪梁建章都說:“攜程的融資完全由沈南鵬來做,我基本上不用操心,與一般的CEO相比,我在這方麵要輕鬆得多。”

沈南鵬對於自己的位置有著清晰的定位:“如果創業和做日常運營,我不會去做主駕駛,我願意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但是,當出現險情時,我會奮不顧身地跳到主駕駛的位置,扭轉方向盤。”這也許就是“投資教父”識時務、聰明之處。

沈南鵬曾說過,假如手裏有100元做投資,他隻會投20元,絕不會做破釜沉舟的冒險之舉。不管是打比方還是在實際中,沈南鵬的兩次創業做的都是可控風險的事情,這是他和很多孤注一擲的創業者的顯著區別。

1999年創立攜程之初,沈南鵬知道自己“理性有餘,激情不足”,所以,要想獲得成功,他需要幫手。於是,他找到了梁建章、季琦和範敏三人。

這樣的組合,正好使四人的優勢互補。沈南鵬在多家投資銀行有過工作經曆,對於融資和資本運作有獨到之處;梁建章曾任甲骨文中國谘詢部總監,技術基礎紮實;季琦有著創業激情,曾創立和管理過多家企業,實踐經驗充足;而曾是上海市旅行社總經理的範敏,對旅遊行業則駕輕就熟。

四人按照各自的專長進行最佳搭配:梁建章任首席執行官,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季琦任總裁,範敏任執行副總裁。作為一名創業者,沈南鵬是在用投資者的眼光選擇合作者:“即便是去上市,這樣的團隊不用包裝,也能經得住投資人的挑剔。”

有活力、有激情的季琦是創業衝鋒的第一棒,他可以創造出新的概念,例如,攜程和如家;接著是梁建章和範敏這樣的專業管理人才進行業務的穩定和擴張,梁建章對攜程的管理非常成功,而範敏則帶領攜程從簡單的機票預訂服務走向度假衍生產品。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沈南鵬便接過了最後一棒,有著豐富資本運作經驗的他,能成功將企業助推上市。

從攜程到如家,沈南鵬、季琦、梁建章和範敏這個四人團隊三年內兩次叩開納斯達克大門,締造了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神話。一時間,這個創業組合名聲大振,被稱為“弦樂四重奏”。

但隨著2005年季琦的離開,“四重奏”戛然而止。有傳言稱這與沈南鵬有關,甚至有人猜測季琦、沈南鵬已經決裂。

在一次公開的媒體節目上,季琦否認了傳言。“事實是,我們幾個人都非常珍惜彼此的友誼。”創業四人組從攜程到如家,經曆過多少困難,都一起走過來了,分開做事隻是由於各自的價值取向不同。季琦還特別提到自己和沈南鵬私下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女兒的很多衣服都是沈南鵬的太太送的,而沈南鵬家的紅木家具也一直放在季琦家中。

在多年的共同奮鬥後,性格迥異的“弦樂四重奏”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沈南鵬喜歡與資本打交道,他繼續從事風險投資業,發展紅杉中國;梁建章隻是保留了攜程董事的身份,經常在海外遊學;範敏則繼續執掌攜程,要將攜程打造成國際品牌;而最富創業精神的季琦則先後創立了力山投資和漢庭酒店。

對於過去的“第一團隊”,沈南鵬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讀曆史書。在沈南鵬看來,通過閱讀曆史方麵的書籍,不但可以使他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也有助於他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理解。曆史中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平衡、衝突,都使他受益:“我能從書裏體會到:沒有完美的CEO或者完美的團隊,隻有很好的組合和平衡。”

沈南鵬和自己的攜程、如家團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更多的是一個永恒的友情故事。一位財經作家曾這樣寫道:

“在梁、沈、季、範四人組合裏,沒有‘皇帝’,也沒有‘大哥’,他們創立的攜程、如家,雖然經曆多次高層人事變更,卻從來沒有發生過震蕩,都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並一直保持著優異業績。他們為中國企業樹立了一個高效團隊的榜樣,最終獲得了共贏。”

第二節 央視女主持眼中的“奸詐”者

2007年1月9日,央視的《經濟半小時》播出了一期名為“2006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的節目。

在嘉賓登台之前,《經濟半小時》的節目主持人陳偉鴻詢問當時的特邀觀察員、央視著名的女主持董倩,對要登台的嘉賓有什麼看法。董倩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了這樣一番話:“我覺得他挺‘奸詐’的,他那個長相,個子比較高,還比較瘦兒,配上一個大背頭,再配上這麼一個眼鏡,你說能不‘奸詐’嗎?”

董倩眼中“奸詐”的人,正是“2006 CCTV經濟年度人物”的熱門人選沈南鵬。

的確,沈南鵬有著高高的身材,清瘦的外形,戴著老派的圓形鏡框,長發一絲不亂地梳向腦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個精明的南方人,典型的上海人,精致而又注意細節。

隨後,留著大背頭,戴著大圓眼鏡,儼然一副上海灘“大佬”的沈南鵬在節目中亮相。沈南鵬一如既往的沉穩,一上台,他先解答了董倩的疑問。頭發往後梳,是因為太硬,隻能用摩絲才能控製住。至於他的那副大眼鏡,則是1999年就買了的,一直沒有時間換,所以才會顯得老派。不過,董倩卻“不依不饒”,因為在她看來,即使在1999年,沈南鵬的那副眼鏡也不是什麼時髦的物件。對此,沈南鵬哈哈一笑。

在節目的最後,陳偉鴻拿出3幅漫畫。第一幅漫畫中,沈南鵬頭頂著之前他投資的宏夢卡通的經典卡通角色“虹貓藍兔”,正努力往上爬,準備和迪斯尼的米老鼠們競爭;第二幅圖,沈南鵬又成了一位火車駕駛員,他開著一列有非常多車廂的火車,後麵的車廂上寫著“蔬菜、動漫、互聯網、服務業”等字樣,象征著沈南鵬過去投資過諸多企業,並帶著他們開往納斯達克;而在第三幅漫畫中,沈南鵬又成了一位園丁,他從美國引了一根水管過來,澆灌在中國內地茁壯成長的兩棵大樹:攜程和如家。

漫畫畫得形象而又逼真,主持人讓沈南鵬選擇一副,看哪一副更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從2005年加入紅杉中國後,沈南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挖掘有潛力的企業,宏夢卡通正是在他的發掘下才得以日益壯大的,所以,沈南鵬表示自己最喜歡第一幅畫,因為那代表了他的現在,他正在實實在在做的事。

沈南鵬同時表示,第二幅畫是自己的夢想和未來。車廂上的那些名字並不重要,也許還會有他不知道的名字,但沈南鵬表示自己會繼續去投資,去把這些企業做大。當然,目的地也未必一定是納斯達克,中國有自己內地的本土市場,還有香港市場,中國未來的優秀企業可以在任何地方上市。沈南鵬認為,投資者的作用,“就是幫他們(企業)點石成金,或者是雪中送炭,能夠使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