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最完美的奠基(3 / 3)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側走向頭。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這十二經絡是人體最主要的經脈,隻有打通了這十二經脈,才能完成就下來的修行。

在秋風颯爽的時節中,狄子真開始著手幫助秦奉先打通十二經絡。

秋去冬來,當涼爽的天氣漸漸變得寒冷,傾盡畢生之力的藥聖狄子真終於將秦奉先的十二經絡全部打通,接下來,就要打通奇經八脈了。

奇經八脈人體經脈走向的一個類別。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蹻脈、陽蹻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任脈,行於腹麵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裏,上行入腦,並從脊裏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係。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係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布於十二經之間,其作用主要體現於兩方麵。

其一,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係。奇經八脈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係起來,達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係,稱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任脈與六陰經有聯係,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衝脈與任、督脈,足陽明、足少陰等經有聯係,故有“十二經之海”、“血海”之稱,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帶脈約束聯係了縱行軀幹部的諸條足經;陰陽維脈聯係陰經與陽經,分別主管一身之表裏;陰陽蹺脈主持陽動陰靜,共司下肢運動與寤寐。

其二,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當十二經脈及髒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

衝、帶、蹺、維六脈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與任、督脈之中,惟任、督二脈各有其所屬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及所屬腧穴,是經絡係統的主要部分。

當大地的最後一絲嚴寒褪去,狄子真、鐵瞳從客房中退了出來。

他們知道,自己能做的隻有這麼多了,他未來的成就到底有多大,以後隻能看他自己了。

曆經半年,狄子真和鐵瞳合力以靈氣引導,幫助秦奉先打通了周身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將他真正地雕刻成了一塊修煉靈力和氣血之力最完美的身體。

在十四歲半,秦奉先要正式踏上修行者的路了,顯修靈力、隱修氣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