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協調財富、幸福和健康的關係(3 / 3)

用心於繁複的奢華,人就會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樣,庸碌而煩亂,從而感受不到快樂。與此相比,簡單則是一種全新的哲學。簡單生活並非物質的匱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單生活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心靈的單純。

很多人都倡導過簡單的生活。他們試著離開汽車、電子產品、時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樂。他們強調要簡化自己的生活,這並非完全拋棄物欲,而是要把自己在身外浮華之物上的注意力移出適當的比例,放在自己的身上、精神上、心靈上、情感上,過一種平衡、和諧、從容的生活。詩人曾說“人生因簡單而豐富”,當一個人開始簡化生活時,他的幸福也就變得更加容易實現。

一個清潔工和一個公司總裁都可以選擇過簡單的生活;一個隱居者和一個百萬富翁都可以簡化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一個8歲的孩子和一位老人如果認同簡單的做法,也都可以充分地吸取生活的營養,然後快樂地生活。如此看來簡單的關鍵是我們的選擇和內心的感受。

一位長者問他的學生:“你心中的人生美事是什麼?”

學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一張清單:健康、才能、美麗、愛情、名譽、財富……

長者看過之後,略帶失望地說:“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項——簡約的寧靜。沒有它,上述種種都會給你帶來可怕的痛苦。唯有簡約才能使心靈在寧靜中感知幸福,才不眼熱權勢顯赫,不奢望金銀成堆,不乞求聲名鵲起,不羨慕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眼熱、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相情願,它們隻能加重生命的負擔,增加心靈的浮躁,使你與幸福無緣。”

簡單的事,往往給我們最豐富的生活滋養。享受生活中的簡單,要堅持以下兩條原則:

原則一,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笑有很多種,不要看見微笑,就以為那是友好。

原則二,保持心靈的柔軟和感性。永遠不要在金錢和權勢等虛名上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隻有順其自然,才能感受幸福。

投資奉獻,財富會升值

臨終前柏薩羅把海菲叫到跟前說:“我現在把人人都夢想得到的羊皮卷交給你,隻要按照羊皮卷上的要求去做,你就會變得比你想象的更富有。但是,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海菲:“我一定答應,不管是什麼樣的條件。”

“你必須把你獲得的財富無條件地分給窮人和那些不幸的人,而且你越富有,你就越要懂得給予和分享。”看著海菲點了頭,柏薩羅閉上了眼。

柏薩羅之所以要海菲學會分享和給予,原因在於這樣做可以讓財富增值。

人與人之間相互聯係,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這種聯係,為他人奉獻、讓他人獲利有時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也許有一天當你身陷困境時,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就是你當初為之付出的人。所以,奉獻也是一種回饋、一種收獲,而且當我們為別人付出時,我們本身也就體驗到了身心的富足。

我們要盡量地奉獻愛並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奉獻一己之力。孩子不會等待著我們去愛護他們;妻子在今天不擁抱,明天可能會離我們而去;讓朋友因為我們今天的幫助而停止明天的哀求。總之,我們要在今天奉獻,要想著接受我們奉獻的人明天也許就不在了。

隻要我們真心奉獻自己的財富,世界上就有很多渠道讓我們的愛被無數人分享。例如,慈善捐款,世界上每天都有徘徊在死亡邊緣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再如,幫助身邊比我們更不幸的人,沒有財力就奉獻心力,一點尊敬和讚美也會讓他人對生活產生希望。在別人需要我們的指導時,我們可以盡心地傾吐我們的經驗和智慧,使他們少走彎路,這也是在散播財富和愛。

快樂感知生活

柏薩羅問海菲:“假如你成功了,你將怎麼利用你的財富和地位?”

“跟你一樣,尊貴的先生!我會讓我的家人享受我的財富,同時幫助周圍的窮人。”

聽到回答,柏薩羅臉上流露出讚賞的表情,可他還是搖著頭說:“年輕人,金錢對一個人固然重要,但是它並不足以成為我們的人生目標,真正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足,和物質的充裕相比,精神富有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雖然你的目標中有光輝的一麵,但我仍要提醒你,不要被金錢奴役,不要隻為了發財而拋棄快樂。”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著無數的追求,也做了無數的事情,而他們真正的快樂卻不在財富上,也不在權力上,而在簡單而平凡的生活中、在藝術創造中、在孩子的遊戲中、在深深的親情中、在救人性命之中。生活在高樓林立中的我們,要放下浮躁的心,認真地感受生活,這樣,才可以感知快樂,擁有快樂。

快樂不僅是衡量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還是保持其內心健康的一個有效方法。快樂能使處於沮喪困苦中的人放鬆緊張的心情,降低心理壓力,緩和內心衝突,排除內心的抑鬱,解放被壓抑的情緒,調節和保持心理健康。所以,心理學家們主張用快樂來抵禦不良情緒對人們心理的侵蝕和損害,在快樂中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我們應該盡力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我們要在逆境中調節自己的心態,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地麵對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順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快樂,才能在我們老的時候對我們的一生感到無憾,從而快樂地向子孫講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