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一個企業家想要成功,並不真的特別需要過人的天資,這也是史玉柱強調悟性和勤奮隻占大半的原因。剩下的那一半是什麼呢?那就是學習勤奮和提高悟性,畢竟管理的真諦還是行動的管理、行動的執行。
第二章 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玩家
(從公司)退出來之後,我就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其實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公司每開發出一款遊戲,我就以玩家的角度去玩,然後去提意見。所以如果遇到一個很好玩的遊戲,我玩得很開心,又為公司做了貢獻,能夠找到修改的方法,工作生活都一體了,真的很高興。
網絡遊戲這一塊,項目也不讓我參與研發。因為一個項目,如果你也去說一句他也去說一句,會搞得具體負責研發的人無所適從,所以一定要給研發者授權。在研發的時候,具體到某個項目應該如何研發,這個不存在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大家都是平等的。
現在是看東西都很淡的一種感覺,就是“神馬都是浮雲”,確實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尤其是摔跤之前的我,跟現在完全是兩個人。
那時候我好像什麼都在乎,什麼都想要,最後啥也沒有了。現在就看淡一點,其實就非常好,自己又很幸福,企業發展還不一定慢,個人生活說不一定過得還更好。
——摘自《史玉柱:2009年互聯網大會講話》
背景分析
在巨人失敗後,史玉柱曾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哪裏也不去,無聊時便玩網絡遊戲。當腦白金的成功為他帶來足夠的資金後,他立即斥資投入網遊開發,宣告進入網遊市場。史玉柱推出的首款遊戲是《征途》,年過四十的史玉柱堅持在開發遊戲的過程中與幾百個玩家聊天,每人至少兩小時。
他在遊戲裏和玩家聊天,了解玩家對遊戲提了的不滿,然後想辦法解決問題。根據玩家的需求進行設計,根據玩家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這是《征途》成功的根本原因。腦白金和《征途》的成功正是史玉柱反應能力和決斷能力的體現。
做一個真正的玩家,從某種角度說是史玉柱的悟性和經驗在商業上成功之所在。據說,有一次,史玉柱玩《傳奇》,他的級別已經很高,仍打不過對手。於是他給陳天橋打電話,陳天橋告訴他:要買裝備,有了裝備才厲害。這次談話,使史玉柱很受啟發:“既然裝備值錢,那我開發的遊戲就隻賣裝備。”就這樣,“永久免費玩遊戲,有錢就買好裝備”的網遊新模式被史玉柱推了出來,並一舉大獲成功。
史玉柱一度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天什麼也不用幹,隻是玩遊戲”。當他把腦白金、黃金搭檔等保健品業務全部轉交給別人之後,一身輕鬆地投入網遊行業,這時他發現,自己真的可以每天什麼都不用幹,沒日沒夜地玩遊戲。
在巨人集團裏,無論是誰,要想向史玉柱彙報工作,都要等到日落之後。這個時候,精神抖擻的史玉柱會準時出現在公司。到了公司,史玉柱會把大部分需要處理的事情放在一邊,先招集遊戲的開發人員開會討論,交流昨夜鏖戰之後的收獲,並且現場解決遊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迸發的想法。之後,他才會處理遊戲之外的事情。
巨人公司的第二款在線遊戲《巨人》開始測試時,史玉柱更是常常徹夜不眠。在此期間,史玉柱每天睡2~3個小時,每晚7點開始,一直戰鬥到第二天早上七八點。史玉柱說:“現在,我和公司十多個研發骨幹人員幾乎天天泡在一起,一起打遊戲,一起開會討論,下班了還一起喝酒。”就是用這種方式,史玉柱得以每時每刻都將自己的想法在遊戲內貫徹。“如果巨人的遊戲出現什麼問題,史玉柱會第一個知道。”巨人總裁劉偉說。
有一次,史玉柱跟一些資深玩家溝通時,他們提出玩《巨人》很累,每天跟上班一樣,要花很多時間完成任務。為此,他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確實有很多玩家感覺任務太多,玩得很累。“怎麼解決呢?我還是通過和玩家溝通找解決方案。”史玉柱說。有一個玩家提出可把當天的任務疊加到第二天去做,第二天不做可以疊加到第三天去做。這樣,時間多的玩家可以每天做任務,時間不夠的玩家可以幾天做一次任務。“我把玩家的這個想法告訴其他玩家,大家認為這個解決辦法很好,於是我們就采納,對遊戲作了修改。”
史玉柱提出“玩家就是最好的老師”,實質上與他之前所提出並一直實踐的“消費者是最好的老師”的觀點一脈相承。在他看來,“消費者是上帝”這句話在商場上被尊奉多年,但是沒有幾個企業家真正讀懂這句話的實質,把這句話當作自己商業運作第一原則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史玉柱認真實踐了這句話。消費者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師,摸對老師秉性的企業,總能獲得豐厚的利潤;反之,隻能被老師拒之門外,走向失敗。史玉柱懂得商業成功的精髓所在,所以,20多年的商海生涯裏,他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一直很虔誠地充當消費者的學生。
拓展分析
網絡時代的創業成功者和傳統行業的創業成功者,在采用的商業模式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營銷能力千差萬別,管理水平也有高有低,但在產品和業務模式上驚人地相似。
實際上,高明的企業家,在外部與消費者結盟,把消費者引入創新體係中,其核心是把消費者放在公司運轉的中心。在內部,所有的員工和產品經理從程序到生產,都變成體驗者,麻煩處理者,目的是跟上消費者的需求。典型的方式就是海爾的“激活休克魚”案例。海爾張瑞敏提出“2012模式創新主題: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它顛覆的是傳統公司那種封閉的金字塔的做法——以公司為中心的做法,公司生產產品,消費者被動接受。
在百度的官方網站上,“用戶導向——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放在百度文化的第一條。百度產品副總裁俞軍並不是個技術高手,卻和史玉柱一樣是個“超級用戶”。2001年5月,俞軍加盟百度。在每天超過10小時的搜索引擎使用過程中,俞軍發現很多用戶在搜索同一個關鍵詞,百度貼吧由此產生。MP3搜索、知道、空間等產品也同樣源於用戶體驗。
百度總裁李彥宏同樣如此。據說,有一次,李彥宏去看一套樣板房,大家還在討論,李彥宏已經開始搖頭:“這個房子不行,開發商把所有的燈都開著,意味著它的采光可能不好,而放著淡淡的音樂,又使這套房的噪音很容易被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