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科學工作,日清員工的八個專業工作方式2(1 / 3)

七、科學工作,日清員工的八個專業工作方式2

慧眼識珠:善於發現問題和機會

弄清了‘問題到底是什麼’就等於找準了應該瞄準的‘靶子’。否則,要麼是勞而無功,要麼是南轅北轍。”

鬆下集團最開始生產電插頭的,但是由於插頭的性能不好,產品的銷路大受影響,這讓鬆下集團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一籌莫展。

一天,他身心俱疲地獨自走在路上。臨街的窗口裏,一對姐弟正在爭吵。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那時候的插頭隻有一個,用它燙衣服就不能開燈)。

弟弟吵著說:“姐姐,您不快一點開燈,叫我怎麼看書呀?”

姐姐哄著他說:“好了,好了,我就快燙好了。”

“老是說快燙好了,早就過了30分鍾了。”

姐姐和弟弟為了用電,一直吵個不停。

鬆下幸之助想:“隻有一支電線,有人燙衣服,就無法開燈看書,反過來說,有人看書,就無法燙衣服,這不是太不方便了嗎?何不想出同時可以兩用的插頭呢?”

他認真研究了這個問題,不久,他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

試用品問世之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是供不應求。他隻好增加工人,並擴建了工廠。鬆下幸之助的事業從此步入正軌,逐年發展。

鬆下幸之助的兩用插頭,解決了用電共享問題,同時,也自然而然地解決了鬆下公司的虧損問題。

很多問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就看你是否有發現它們的眼睛。一段再普通不過的爭吵引起了鬆下幸之助注意,讓他發現隻有一個插頭的不便之處,繼而發明了兩用插頭。如果沒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很多問題就會被大部分人所忽略。所以發現問題也是一種能力,隻有先發現問題,下一個步驟才會是如何解決問題。

隻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而問題的關鍵往往是一些小細節,所以,我們應當培養注重細節的習慣。海爾的管理層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製好秒針的運行。”我們要發現問題的關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堅持從細節入手。

一天,美國福特公司客服部收到一封客戶的抱怨信,上麵是這樣寫的: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就是每天在吃完晚餐後,都會以冰淇淋作為飯後甜點。但自從最近我買了一部你們的車子後,在我去買冰淇淋的這段路程上,問題就發生了。每當我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味時,我從店裏出來車子就發動不了。但如果我買的是其他口味,車子發動就順得很。為什麼?”

很快,客服部派出了一位工程師去查看究竟。當工程司去找寫心得人時,對方剛好是在用完晚餐,準備去買今天的冰淇淋。於是,工程師一個箭步跨上車,往冰淇淋店開去。結果,買好冰淇淋回到車上後,車子就發不動了。

這位工程師之後又連續來了三個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車子沒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車子沒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車子發不動。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工程師忙了好多天,依然沒有找到問題所在。工程師有點期內,不知道是不是該放棄,轉而接受推車的現實。

但職業的使命感使工程師冷靜了下來,開始研究所發生的種種詳細資料,如時間、車子使用油的種類、車子開出及開回的時間……不就,工程師發現,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問比其他口味的要少。因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中最暢銷的,店家為了讓顧客每次都能很快地拿取,將香草口味特別分開陳列在單獨的冰櫃中,並將冰櫃放置在店的前端。

現在,工程師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部車會因為從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時間較短時就會無法發動?原因很清楚,絕對不是香草冰淇淋的關係,工程很快想到了答案:應該是“蒸汽鎖”。買其他口味的冰淇淋由於花費時間較多,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買香草口味時,由於時間較短,引擎太熱以至於無法讓“蒸汽鎖”有足夠的時間散熱。

在這個事件中,購買香草冰淇淋雖然與發動機熄火並無直接聯係,但購買香草冰淇淋確實和汽車故障存在著邏輯關係。問題的症結點在一個小小的“蒸汽鎖”上,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這個細節被細心的工程師發現,從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問題就在等待發現它的眼睛,找準問題,抓住關鍵,是每個日事日清高效員工應該具備的能力,就如著名的人力資源培訓專家吳甘霖博士曾經說過的:“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正確的界定。弄清了‘問題到底是什麼’就等於找準了應該瞄準的‘靶子’。否則,要麼是勞而無功,要麼是南轅北轍。”

瑕不掩瑜:不要過分的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聽起來是一個美麗的口號,但做起來卻是一個美麗的陷阱。過於追求完美,要把一件事情做到非常非常好,否則不會對其放手,有時候這種過度追求完美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養殖珍珠的人在他的養殖場裏發現了一顆美麗而又巨大的珍珠,待他仔細洗淨以後,在顯微鏡下發現,珍珠的表明有一個細小的斑點。

為了讓這顆珍珠成為世界之最,他仔細的打磨著珍珠的表麵,試圖將細小的斑點磨掉。隻不過,當他磨掉珍珠的表麵後麵,卻發現那個小斑點依然存在。

於是他繼續磨······但斑點總是隱約可見。最後,當斑點不在了,那顆巨大的珍珠卻成了一個小不點,毫不起眼。

其實,微小的瑕疵不會影響到珍珠的美麗,而養殖珍珠的人過分的追求完美,卻把大珍珠變成了小珍珠,使其喪失了巨大的價值。

完美永遠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商場。在繁忙的工作中,標準,可能比完美重要。追求完美,聽起來是一個美麗的口號,但做起來卻是一個美麗的陷阱。過於追求完美,要把一件事情做到非常非常好,否則不會對其放手,有時候這種過度追求完美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與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標準,改成日事日清,追求標準的口號。這樣做,更符合商業市場原則。

寶潔公司的營銷能力早已被營銷界所公認。在全世界範圍內,寶潔公司培養的品牌經理和通用電氣培養的CEO一樣,擁有最好的美譽度。但2002年,寶潔在中國市場卻打了敗仗,推出的第一個本土品牌——潤妍洗發水在上市1年半後無所作為,不得不黯然退市。

潤妍洗發水的推出,是為了應對奧妮等競爭對手持續不斷對其發動的“植物”、“黑頭發”等概念進攻。寶潔在1997年調整了產品戰略,決定為旗下產品中引入黑發和植物概念品牌——“潤妍”。

在新策略的指引下,寶潔按照其一貫流程開始研發新產品。從消費者到競爭對手,從名稱到包裝,寶潔處處把關,寶潔還進行了長達3年的市場調查和概念測試。在寶潔按部就班研發潤妍時,1998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植物一派”、“黑頭發,中國貨”的開拓者重慶奧妮由於錯誤的廣告策略遭遇巨大失敗,市場份額急劇縮水。曾被奧妮牢牢占據的“植物”、“黑頭發”概念市場,此時出現了空白。如果寶潔能夠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快速推出潤妍,肯定會大獲成功。但是寶潔仍然不緊不慢,於是這個機會被夏士蓮黑芝麻洗發水抓住了,成功填補了奧妮首烏留下的市場空白。等到潤妍終於上市時,麵對的競爭形勢與它在漫長的三年裏設想的形勢完全不同,潤妍剛一上市就要逆水行舟。潤妍在上市之後2年內的銷售額大約1億元,廣告費用約占10%。2年中,潤妍雖獲得一些消費者認知,但其最高市場占有率從未超過3%,不過是飄柔市場份額的1/10,這樣的業績在寶潔看來就是失敗,所以潤妍很快就退出了市場。

過份追求完美但重視流程、作業嚴謹的寶潔卻把3年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市場論證和研究上,這麼做,風險就降低了嗎?不!由於效率太低,競爭對手在這個細分市場的業績迅速崛起,潤妍的機會反而下降了,最後不得不退出市場。

寶潔潤妍的悲劇,在很多在中國市場上廝殺的公司身上,屢屢上演。不注重速度,而隻注重完美。電腦操作係統一直有各種毛病,但是,正是因為微軟及時推出新產品,快速推出改進型產品,使得微軟占領了市場,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利益。

在工作上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是正確的,但若為了追求完美就不斷在一件事情上磨時間,那就顯得浪費時間而大可不必了。如果你是一個畫家,一個音樂家,一個電影藝術家,那麼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大多數人在商業社會做著普通的事情,每一項工作都有其標準,多數時候,工作隻需要達到這種需要的標準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過度追求一件事情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