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華遠還有較為成熟的人才培養文化。華遠一直在企業內部奉行競爭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晉升提供便利。同時,華遠還會組織員工去參加培訓。華遠曾經組織60多人的班,專門培訓MBA,並在北航開辦了MBA和研究生班。另外,華遠還派出員工到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去參加培訓。七八年的時間裏,華遠在培訓上就花了1000多萬元。注重員工成長與培訓已經成為華遠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可以讓員工自覺自發地努力工作。
華遠雖然也有比較成熟的管理製度,但是華遠做企業管理主要依靠的不是製度,而是員工的自覺自發。這種自覺自發是企業文化在起著推動作用,正是因為有了優秀的企業文化,管理才會變得簡單順暢。
這就告訴企業管理者,管理企業不能單單依靠製度,更要依靠企業文化。因為製度管人是冰冷的、帶有強製性的,企業文化管人才是充滿人情味的、自發自願的。
拓展透析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在管理企業的時候僅僅靠製度是不明智的,依靠企業文化才是最好的企業管理方式。
20世紀80年代,傑克?韋爾奇在通用電氣公司的時候,就經常與經理們探討管理問題。
傑克?韋爾奇把這種互通有無的做法在整個公司推廣開來,被命名為“集思廣益活動”,這種活動最終成為通用電氣公司的企業文化。這樣的活動仿照在新英格蘭鎮召開的一次會議形式,通用電氣某個業務部門的管理層和工人召開2~3天的會議,為提高效率獻計獻策。在通用電氣家電業務於1990年舉辦的集思廣益活動中,一位工會工人正在就如何改進冰箱門的生產進行演講,這個工廠的總幹事從座位上跳起來打斷了他的演講,然後從演講者手中奪過一支筆,很快寫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韋爾奇在他的自傳中寫道:“目睹兩名工會人員為改進生產過程而展開辯論,絕對是讓人興奮不已的時刻。這裏有經驗豐富的人幫我們把事情做好。”
在通用電氣公司裏,每年約有2~2.5萬員工參加“集思廣益活動”,時間不定,每次50~150人,要求主持者善於引導大家坦率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及時找到生產上的問題,改進管理,提高產品和工作質量。
員工如此,公司的各級領導層也在這個精神的指導下,更加注重集思廣益。
每年1月,公司的500名中高級經理在佛羅裏達州聚會兩天半。10月,100名主要管理者又開會兩天半。30~40名核心經理則每季度開會兩天半,集中研究下屬的反饋,做出準確及時的決策。
當基層展開“集思廣益活動”時,各級經理都要盡可能下去參加。韋爾奇帶頭示範,他常常隻是專心地聽,並不發言。開展“集思廣益活動”,給通用電氣公司帶來了生氣,取得了很大成果。如在某次“集思廣益活動”上,有個員工提出,在建設新電冰箱廠時,可以借用哥倫比亞廠的機器設備。哥倫比亞廠是生產壓縮機的工廠,與電冰箱生產正好配套,如此“轉移使用”,將節省一大筆開支。這樣生產的壓縮機將是世界上成本最低而質量最高的。
開展集思廣益活動,除了帶來經濟上的巨大收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士氣得到極大的鼓舞。經過韋爾奇的努力,公司從1985年開始,員工減少了11萬人,利潤和營業額卻都翻了一番。有調查說,通用電氣是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設立以來唯一至今仍在榜上的公司。通用電氣曾被《財富》雜誌評為“美國最受推崇的公司”和“美國最大財富創造者”。
通用積極開展“集思廣益活動”,並把它上升為一種企業文化,這種文化讓員工變得自覺自發,也讓通用變得更加強大。由此我們知道,對於企業管理來說,最好的管理方式是靠企業文化,而不僅僅是靠製度。
具體的企業文化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是企業通過方針、政策、原則、製度所表達出來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是對員工自我規範起作用的文化層麵的東西。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要想使員工關心企業,能夠與企業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最關鍵的是企業是否具有能給員工帶來自我規範的企業文化。隻有在這種企業文化背景下,員工才能樹立積極的工作價值觀,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才能體會到人格被尊重,也才能表現出敬業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員工所熱愛。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完成企業文化的塑造,隻有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才可以讓員工自覺養成對企業發展有利的良好習慣,才能指引著企業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第三章 辦事不能違反規章製度
我要求我的員工,必須按規範辦事。
我要求我的員工,必須按規範辦事,當然我也有很多變通的地方。比如施工,準備要挖坑,但沒有開工證。正式砌磚、砌瓦,得有開工證;挖坑、挖土,坑大點兒小點兒,差不多就行了唄,先挖了再說。這種事兒是有的,但是你不能違反根本原則。這是起碼的。現在我們談合資、談上市,大家都很放心。就是我們的信譽、我們的市場能力這些,都沒的說。起碼跟著你幹放心,你不會幹壞事兒。
——摘自2012年3月《任誌強口述史:我得做我自己》
背景分析
企業除了要靠企業文化管人外,還要靠硬性製度來管人,也就是說企業要有成熟的規章製度,規章製度的作用是讓員工在平時生產、為人處世時都有章可循。現在的市場也需要企業具備規範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