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之四:做一個優秀的下級 第7章 下級的一種必要選擇(1 / 3)

人在職場之四:做一個優秀的下級 第7章 下級的一種必要選擇

職位的晉升是任何一個組織中都存在的一種客觀現象。晉升表明了組織中某些成員地位和身份、責任和權力的變化。晉升也是使組織保持活力的一種能源。從一般意義上講,晉升是被晉升者良好的品德、出色的能力、突出的成績以及不斷努力的結果,是組織或領導對一個人的角色價值重新肯定。比如從技術員晉升為工程師,由幹事晉升為科長,由講師晉升為教授等。因此,晉升應該成為每個人的追求目標,也應該成為所有下級人員的一種必要選擇。

追求晉升不是單純的追名逐利,而是一個人的進取心和開拓精神的表現,是實現個人價值並為群體造福的行為取向。所以下級應該學會為自己的晉升編程。

1所有的上級都來自下級

沒有先天的上級和領導,所有的上級都是從下級的土壤裏產生的。在任何一個社會組織中,組織成員的角色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他們都會有縱向的或橫向的流動。這種流動既有社會原因,又有個體本身的原因,因為無論在哪個群體或組織中,其成員大多都有追求晉升的積極願望。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追求晉升的欲望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個體利益驅使的結果。這兩點是人對晉升追求的原動力。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沒有角色晉升的期待,就不可能有對角色晉升的追求,要想獲得晉升的成功就是一句空話。因此追求晉升的欲望是下級不斷進步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個下級不想晉升為領導而硬讓他做了領導,他的領導角色的扮演肯定不會令人滿意,更不可能有出色和卓越的表現。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表明,當個體恰如其份地扮演某種角色時,它既能符合社會的期望,同時也滿足了個體的需要。即某種角色的扮演可以同時產生兩方麵的功能:一是社會功能;一是個體功能。因此下級對晉升的追求願望也具有兩種功能: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即下級對晉升的追求欲望也有二重性,它既是個體的需要,又符合社會的需要。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從低向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馬克思認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下一個需要的產生通常是上一個需要得到滿足的結果。這說明人的需要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滿足的過程。當一個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社交需要都滿足以後,人便追求自尊和自我實現。自尊和自我實現有多種表現形式,但共同的特征是追求在原有基礎上的晉升。這種晉升在一個組織或團體中,通常會表現出追求權力的欲望。因為權力欲望是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最高形式,這是客觀存在的權力現象對人身的刺激或輻射而形成的。組織中的權力欲望既是追求更高一級角色的欲望。扮演了更高一級的角色即獲得了權力。

追求晉升的另一個表現是社會需要。一般地講,人們對支配地位,上升地位的追求能使優秀個體成為群體的領導角色。優勝劣汰的規律在這裏也適用。因此在組織中,下級追求領導角色的欲望符合社會需要。如果失去對晉升進步的追求,人人皆抱"無欲則剛""知足常樂"的觀點,組織將會陷於癱瘓,社會前進的腳步將會停止。

事實是由於社會對晉升的需要,時代發展了;由於個人對晉升的追求,個人進步了,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結論:下級是產生上級的土壤,不追求晉升的下級不是好下級。

2下級晉升的類型與意義

顧名思義,晉升是由現任職位向更高職位的邁進,總體方向是向上升遷,但由於多種原因,這種向上的升遷有不同的形式表現,而且不同的晉升類型,其意義與價值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按照不同的標準,下級晉升的基本類型(或形式)可分為內升式與外升式、台階式與跨越式、直線晉升製和多路晉升製幾種。

(1)內升式與外升式

從晉升的領域範圍劃分,下級的晉升可以劃分為內升式與外升式兩種基本類型。

內升式又稱封閉式,是指下級從本係統內部逐漸晉升的一種方式,比如在人事局由勞資科長晉升為副局長,在大學裏由係主任晉升為副校長等。采用這種方式,下級由於對本部門,本係統情況諳熟,依天時地利人和,易迅速打開工作局麵,作出成績,展示風采。此外,采用這種方式有利於安定本單位人心,鼓勵人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現在下級多采用此通道晉升。但下級應該注意務實創新,增加工作新氣氛,防止思想、工作方麵的僵化。

外升式是指下級向外發展,從本係統以外獲得晉升的方式。如比由甲縣的副縣長升任乙縣的縣委書記,由人事局的幹事升任商業局長等。

(2)台階式與跨越式

從晉升的程度劃分,下級的晉升可劃分為台階式和跨越式兩種基本類型。

所謂台階式,指晉升主體從基層工作做起,一步一步逐級晉升到較高一級的職位上。按這種方式,下級可以在不同類型和不同組別的職位上學習,積累全麵、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逐級晉升到需要較高能力的位置,一旦升任到高一級職位,便能憑借其長期工作經驗和對各種級別工作方法方式的熟悉而能迅速展開工作,打開局麵。但台階式也往往因級別、時空限製,使具有較強能力的下級難以迅速施展才華,展示其人生價值。

所謂跨越式,指晉升主體躍過一係列的中間職級,從某一較低職位直接升到一個更高的職位上,同時獲得相應的權力、待遇和承擔相應的職責,如由生產組長或普通職工一步升到廠長或經理一職。這種方式有利於迅速發揮下級的才能,但也易出現因不熟悉各級工作方式而工作不得法或在短期難以打開局麵,甚至會有因能力與職位不符而中途退下來的可能。下級究竟采取何種方式獲得晉升,單從自身的角度講,一方麵下級必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最佳途徑;另一方麵下級也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麵,提高自身能力,為升任或適應更高一級的職務創造有利條件,打下牢固的基礎。

(3)直線晉升製和多路晉升製

按照晉升的路線,下級的晉升可以劃分為直線晉升和多路晉升兩種基本類型。

所謂直線晉升是指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在組織中的晉升是一條線上的幾個點,即他原來的職位,現在的職位和將要晉升的職位。他始終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比如他原來是幹事,現在是科長,將要晉升的是處長。直線晉升的好處是他既培養了他現任職位未來的繼承者,又了解和掌握了擔任上級職務應具有的技術與能力。但是,這種晉升路線限製了人員向多方麵發展,因此它一般僅適用於采用直線式管理或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單位。

多路晉升的內容是:根據工作之間的縱橫關係,每一職位都有若幹個發展方向,與若幹可以晉升的職位聯係。例如,某科員可能升為科長,也可能升為主任科員或秘書及其他職務,沿著不同路線晉升。這種晉升方式不限製人的才能發展,可以根據人員的特長和興趣,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晉升機會。與直線晉升製相比,多路晉升製比較靈活,富有彈性。但是,這種晉升方式專業化程度稍低。因此,它一般適用於采用職能製或直線--職能式管理的單位。

3下級晉升的條件與途徑

下級在社會群體或組織中由被領導角色升遷成為領導角色,或由較低的級層晉升到較高的級層,既有相同的途徑,又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都受時代和晉升機製的左右;不同之處是機遇的差異。在現實中,下級晉升的主要決定因素大致有三點:一是個人素質,二是爭取到的社會環境(包括工作成就、各種關係的平衡),三是機遇。許多人的晉升往往是三方麵綜合作用的結果。

(1)晉升的條件

下級晉升到上一級職位或成為領導角色,必須具備主客觀條件和廣泛的社會基礎。由於對被晉升角色的確認形式不同,這些條件的表現方式、作用程度不同。但從一般意義上說,要成為被晉升者起碼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首先是群眾基礎。在現代民主製度下獲得群體成員的支持是晉升到上一職位或成為領導角色的一個基本條件。沒有大多數人的支持和擁護就能成為領導角色,這隻有在專製製度下才有可能,但在現代社會裏是很難行得通的。因此,現代社會群體的個體在謀求成為領導角色時,總是注意並追求贏得大多數人的支持。特別在民主化程度高的國家或組織中,領導角色是群體成員的公仆,是為成員服務的,更離不開群體成員的支持。這種支持是個體獲得權力的可靠基礎。

其次是組織支持。組織支持,特別是上級機關和上級領導的支持,也是獲得晉升或領導角色的一個重要條件。在資本主義社會,雖然搞民主選舉,但一個自由人士沒有組織或黨派的支持是很難成功的,往往是黨派或組織推薦的候選人才能當選。在我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事業的堅強保證,堅持民主集中製是我們的組織原則。一個下級要被晉升或成為領導角色,必須得到組織的信任和支持,否則就不會得到角色確認。一個下級角色即使獲得了晉升,但如果得不到組織支持,新的角色也無法扮演好。

第三是主體資本。能否成為領導角色還要有個人的主觀努力,還必須具備能力和素質,即他的資本或資源。在越來越民主的社會和以知識、信息為主流的時代,個人的主體資本尤其成為他能否晉升的主要因素。

第四是機遇。下級在群體或組織中能否得到晉升往往還要看機遇。機遇包含的內容十分寬廣,你的年齡、性別、黨派等等都可能成為機遇,甚至當兩個條件相當的人角逐一個領導位置時,為了平衡,常由第三者來扮演這個角色,對這個根本沒想到的第三者來說,這也是一種機遇。總之,一個較高層次的職位,適合扮演的個體可能有很多,但得到的人則是機遇。

(2)下級晉升的途徑

下級晉升要依據一定的原則或製度而采取適當的方法或途徑。晉升方法是下級通向成功的重要手段。方法是為目標服務的,由於下級追求的目標、所處的層次、環境不同,因而晉升中的途徑與方法也各異。下級究竟采取何類方法,既與他追求的目標大小相聯係,又與他的動機目標相聯係,當他獲得角色是為了個人的私利,他就會不擇手段,想盡一切辦法謀求權力,政客、陰謀家、野心家就是這樣一種人。當一個人抱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扮演角色時,就會一切聽從組織安排,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從不搞那些苟且之事,處處光明正大。即使通過應聘、自薦、選舉和委任方式爭取群眾的理解和組織的確認,也是用合法手段謀求為人民服務的權力。這種做法理應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正常的下級晉升要考慮到諸多的因素和條件,包括政治形勢,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風俗習慣,道德準則等。通常下級晉升的主要途徑有如下幾種:

第一,上級任命。上級提拔任命是晉升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其它許多晉升方式,常常需要通過上級的任命得以最終實現。上級任命在一些部門,由一個或兩個領導直接決定;在多數部門,則是主管領導提出意見,集體討論,共同決定。上級任命既是對被晉升任命者品德才能的檢驗,也都包含著對領導的水平和眼光的檢驗。也就是說,每次選拔和任命,都要有第一期檢驗,檢驗被選拔任命者是否符合標準。然後進入第二期檢驗,領導者用人標準如何,人才觀念如何,眼光和意識如何,培養、教育、使用的水平、方法、手段如何等,任命者和被任命者將受到同樣的檢驗。

上級任命這種主要晉升的途徑和方法的特點是:

①上級領導、領導班子、主管部門,對於幹部政策、選擇人才的標準掌握和理解程度如何,看人的眼光和角度、人才觀念和意識如何,在選擇和任命中有重要意義。

②任何提拔選任的上級領導,都要承受整個社會的製約,主要是受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製約。其個人的主觀願望、主觀眼光和偏好常可以起很大作用,但是又不能起決定作用。

③工作需要、崗位空缺、任務輕重以及群眾輿論等會對領導的用人眼光和標準、選拔的心態產生很大影響。

④被晉升者在上級心目中的形象反映、價值評價如何十分重要。而在這些因素當中,被晉升者和領導個人關係是否和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⑤被晉升者的各種素質、表現、能力等,隻有化成能夠傳遞到決策上級那裏的有效信息才能發揮作用。這種信息的傳遞有一個時間的過程,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當然也存在一個失真、過濾、變形、混雜的問題。因此,下級需要不斷強化和積累正麵信息,不斷淘汰和過濾負麵信息,以便使領導能夠有效地加深印象、把握主流、去偽存真、正確地認識自己。

⑥人事部門、業務部門、相關單位、業務客戶、群眾輿論、一般評價以及社會傳播媒介等等,都可以對晉升發揮影響,發揮作用。因此,下級隻有廣開信息渠道,加大溝通理解,才能在上級任命的晉升途徑中得到機會。

第二,群眾推薦。隨著社會主義政治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隨著民主法製建設的逐步完善,群眾選舉的範圍將逐步擴大,群眾選舉推薦對一個人晉升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群眾選舉推薦做為晉升的一條重要渠道和一種重要方式,其主要特點如下:

①群眾選舉推薦是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考,也是領導發現人才、重視人才的一條重要渠道。

②群眾選舉表現了對人才在更廣泛基礎上的檢驗,具有紮實性、廣泛性、基礎性的特色。同時,選舉是一種公平競爭,因而具有篩選性、淘汰性。因此,能夠在選舉中獲得多數票,無論對晉升起直接還是間接的決定作用,都是晉升的一種重要基礎。

③在選舉中獲勝,需要塑造和傳播自己的形象,需要被廣大選舉者所了解,因而橫向型、開放型的人物更有優勢。

④任何選舉都有一定的選舉標準。然而,在群眾選舉中,一個人是不是符合這種標準,隻有轉化為廣大選舉人的心理認可才真正奏效。因而,一個人是否能夠獲選,往往取決於他有沒有突出的政績,或者有沒有突出的成果、建樹,是不是經常在公益事業中積極活躍、廣泛參與,或者是否在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謀利的活動中做出成績。這些方麵往往顯得更為重要,更容易被群眾所發現和認可。

⑤一個人的人格魅力、精神風貌、生活作風、群眾關係以至於言行舉止等等,往往是影響群眾心理、獲得群眾印象分的重要因素。

⑥在某些領域的選舉中,比如在一些社團組織的選舉中,或是在某些公司、企業的競選活動中,能不能拿得出具有真知灼見、實際可行、針對性強,並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所接受的施政綱領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因而,被選舉者應當了解廣大選民的利益、願望需求和意向,使自己的見解和綱領充分代表民意。

第三,自我推薦。自我推薦是指國家的某些機關或社會組織的職位空缺或新增職位時,下級根據自己的能力主動"毛遂自薦"而獲得晉升為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必須在職位空缺時才有機會,而且還要經過有關專家對自薦者的知識、經驗、能力進行全麵考核,確定主體確能適合新職位時才得以實現。因此,一方麵下級要善於搜集信息、把握機會,勇敢地、及時地推銷自己。另一方麵,下級還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知識、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否則即使抓住時機僥幸晉升,但最後會因能力不濟,敗下陣來。

自薦晉升法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它為大批有誌之士獲得成功提供了有效途徑。

在我們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裏,隻要你有真才實學,便會有很多機會讓你去自我推薦。如很多工廠、公司、機關實行的招標、招聘,就是"毛遂自薦"的好機會。在改革大潮中,有真才實學的人,隻要你敢於表現自己,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角色,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四,招聘晉升。招聘錄用這種網羅人才的方式,由於具有公開性、公平性和機會均等性,它可以廣泛篩選,並且雙方有比較明確的責任和權利義務關係,因此是很有生命力的。在我國,這種作法已經越來越普遍,甚至國家機關也開始實行對工作人員的招聘。

招聘錄用製度是一種把責、權、利結合起來,並且加以明確規定的做法。通過應聘而獲得錄用和晉升的機會,對於追求晉升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它比較好地體現了公平競爭,避免了繁瑣的手續,排除了複雜的關係,對於領導個人愛好、偏見沒有很大依賴性。但是這種做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麵:

一方麵,應聘者往往會受到招聘單位在學曆、經曆、年齡等方麵的限製。有的人有實際能力,但是由於學曆不夠,沒有應聘資格;也有的人基礎素質十分良好,但是由於沒有從事該項工作的專門經曆,也不在應聘之列。

同時,由於權利義務關係裏規定了受聘後一定的工作時間限製,在此期間是不能夠中止合同的,因此應聘者應該慎重考慮、審時度勢,不要因一處應聘而失落了其它機遇。

第五,他薦晉升。他薦晉升法往往是針對特殊情況而言的。比如,某項工作、某件職務或某個崗位缺乏某一個方麵的特殊人才,而在選拔或選舉的範圍內一時難以發現這樣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他人推薦常常十分奏效。

被推薦者,往往應該具備有針對性的特殊專長。但在考查時,除了該項專長處,用人單位通常也考查被推薦者的綜合條件和基本素質。

要通過他薦而獲得晉升成功的下級,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實力以及能否具有擔任高一級職位的能力。其次,要主動出擊,尋找他薦人,最好是選擇對你的晉升將起重大影響的決策人或與決策人有密切關係的上級作為你的引薦人。三要以自己卓越的才華、出色的成績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贏得上級的賞識和信賴。如果把他薦搞成庸俗的人際關係或投機鑽營的手段,那便成了另外一回事,不屬於我們所講的正常他薦。

第六,考試晉升。

考試晉升的途徑是選拔人才、提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也是下級主動獲得晉升與成功的一條重要途徑和方法。這種方法被國內外實踐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隨著公務員製在我國的逐步實行,考試晉升越來越重要。

考試的形式主要有筆試和麵試兩種。

筆試,主要用於考查被晉升者的知識水平、理論水平、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筆試具有三大優點:一是經濟性。可以在同一時間對大批人員在不同地點進行考試;二是客觀性。主考人與報考者不直接接觸,評卷有客觀尺度;三是廣博性。一張試卷可以出多學科的不同類型的題目。但筆試最大的不足是不易考查應試者的實際工作能力。用人單位通常綜合地去運用其他手段來彌補。

麵試是通過考試人員與應試者直接交談或者置考生於某種特定情景中進行觀察,從而完成對其在素質能力等方麵的評價的一種考試方法。麵試主要考查應試者是否具備擬任職位所需要的實際才能和某些素質。這是筆試所不容易達到的。麵試的突出優點在於:可以 補筆試內容的不足,易於觀察應試者的口頭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舉止儀表、氣質等,但是評分時易受主考人員的主觀印象的影響。

除麵試筆試外,考試晉升有時還采用情景模擬和心理測驗等方法。

下級人員想要通過考試獲得晉升,就必須注意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知識擴展和能力提高。否則,既便機會來臨,願望也難以變為現實。

4方法與準則:下級怎樣得到晉升

如何晉升並不象說的那樣簡單,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開出一張適合所有晉升者使用的處方。晉升是主客觀因素在某種條件下的有效組合的結果,它需要晉升主體做好充分的準備並隨時捕捉這種組合機會。

晉升的準備是個廣泛的領域,晉升的等待或時機捕捉也可能是個漫長的過程,但不管如何,以下若幹方麵是任何一個晉升者都必須清楚並加以認真對待的。

(1)晉升的基本步驟與計劃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有一定的計劃和步驟。隻有了解這些計劃和步驟,才能按這些計劃和步驟實施,也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晉升也不例外。

晉升的第一步是熟悉並做好工作。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範圍、要求、法規條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你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沒有耕耘而坐等收獲,得到的果實可能是虛擬的。另一方麵。做好工作也是表現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隻有出色地、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才能得到領導的欣賞、同事的佩服和下屬的擁戴。隻有勝任目前的角色才能晉升。做好工作也是鍛煉、培養自己組織能力、積累經驗的過程,是晉升的準備和能量的蓄積。

晉升的第二步是了解有關晉升的背景情況,並不斷進行有利於晉升的改變和調整,這對晉升意義也很重大。比如你應該了解此項工作的前任發生了什麼情況,如果此人已經提升,就弄清楚是什麼原因使他提升,從這裏你可以知道此單位對擔任這項工作的人的期望是什麼,如果此人被解雇,這會告訴你哪些事不該做。

再次,你應該了解單位將怎樣評價你的工作。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價的標準有兩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標準一般是可衡量的,用正式標準來衡量你的業績,一般是通過考評來進行的,如果你希望被提升,就要準備集中力量達到和超過有關的正式標準。非正式標準較難描述,它常由上級領導的情感好惡等自我標準來決定:穿著方式,你對工作是否感興趣;你與工作群體是否融洽,是否誠實可靠,你平時的態度,生活方式等等,這常常是影響晉升的又一關鍵因素,你必須根據需要來調整和改善。

晉升的第三步是確定目標。確定晉升目標有四點需要注意(參見本書"目標設計"法則)。

第一,目標建立要切合實際。這個"實際",首先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即了解自己有哪些特長,有那些興趣等。當自己確認有哪些方麵比別人做得好時,就首先建立並實施它們。其次是環境的實際,自己的實際要與環境的實際相適合。第二,目標內容要力求明確。目標完成要有期限,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沒有期限的目標隻是一種願望。目標要從長遠著眼,從近處著手,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第三,目標要堅持實行。目標一經建立,特別是重要目標,就要用百折不撓的堅強意誌和毅力去實現它。目標沒有達到之前,要始終保持很高的壓力結構,做到專心致誌,不受任何幹擾。有成就的人士,一般都具有這種氣質。第四,目標是發展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境的變遷,目標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但變化的趨勢應該是:目標越來越符合客觀實際;目標越來越高,越來越好,越來越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