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在害怕中仍然充滿自信(3)(1 / 3)

那是她跟新加坡電信董事長Hwee談的第一筆投資。見麵的時候,Hwee先生隻是用了大概半分鍾的時間看了她的簡曆,而沒有看計劃書。聊了15分鍾後,Hwee先生就跟張毅說,項目基本上沒有問題,最終,她贏得了這3000萬美元的投資。

這個結果讓當時的張毅有些始料不及。

但Hwee先生最後給張毅的解釋是:“商業計劃書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如果還處在掙錢的階段,那麼沒有必要在你身上投資。可是,一旦處在一種榮譽的階段,就說明錢對這個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種榮譽,是在為榮譽做事業。這才是我決定投資你的原因。”

所以,1999年,張毅從華爾街摩根斯坦利回國,靠這3000萬美元投資創辦了炎黃新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9月,網易股價暴跌。當時,張毅站出來表示要收購網易。而且已經與網易美國股東基本談妥,準備正式收購網易,會商時間定在9月12日,結果“9·11”毀掉了張毅的這個大手筆。

所以,一直有人這樣評價張毅:張毅,就是那個差點收購了網易、差點讓中國的富豪榜改寫的人。

有人為張毅道出了遺憾,但張毅對此卻很坦然:“能收購成功當然是件好事,不過,沒成功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機會是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的,隻要做好準備就行。不行,就再曆練,再不行,再繼續曆練。”

雖與網易失之交臂,但並沒有影響張毅掙網絡經濟的錢。

張毅始終堅持著這樣一個信條:“不想當元帥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創業上市的公司不是好公司。”一個女人帶著公司走這樣的一條路,壓力可想而知。

她回憶道:“每次遇到壓力的時候,腦子裏都會有一幅畫麵,在大霧彌漫的大森林,我迷路了,我不能等著,等著霧散,等著出來一條路,我靠自己的聽力,直覺,記憶力,接著往前走。壓力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了,要是知道該怎麼做了,就不是壓力了。心中有了堅定的目標,知道怎麼做,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堅定地走下去。”

“迷失是最大的壓力,苦不堪言。其實當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你隻做認為不會有害的事情,這種逆境很快就走出來了。我們就說大霧天,森林全都看不見了,既然已經看不見了,為什麼要強迫自己一眼就要看到森林呢,隻要看到眼前的支幹,繞過去走就好了。把大的事情變成小的事情,把大的目標變成眼前很小很具體的目標,把複雜的問題忘掉,挑簡單的做,等著事情自然發展,等著內心指揮的到來。因為任何事情最終都有解決的方案。”

“什麼是成功,盡自己最大努力就是成功。我沒有覺得什麼是失敗的,失敗了,你會學到很多東西。當客觀環境崩潰的時候,卻是我覺得最輕鬆自如的時候,也是我能夠迅速反彈回來的時候。人背著包袱就會很累,如果你知道這已經是最壞的結果了,包袱你就會甩掉了,反而輕鬆了。”

張毅成功在了心態上。公司在有條不紊地前進著,張毅也是一樣。

“以前是個人奮鬥的色彩多,憑個人能力去闖蕩,不善於發揮團隊的能力,願意自己出色,願意自己被肯定。但從2004年開始,我為大家提供了一種目標和願景,用引導性方式,把大家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自己也很輕鬆。原來自己是唯一的驅動,現在有了很多小的驅動,這樣發展下去,公司自然會成長到一定高度。”

狂人法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