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功者必須借助他人的智慧(2)(2 / 3)

你不能使自己的思想放蕩不羈。你應該製定目標,為你的思考開辟途徑。你應該確定自己的範圍,集中自己的力量。盡管言論自由是根本的,但為了清醒地思考,你還必須有自律的體係,即自我紀律化,你應該養成這個習慣。

你必須用“想象發展”這種使你飛黃騰達的意誌力,走進你的暗室,拿出你的電影放映機。現在把影片打在銀幕上,自己心靈的銀幕,你看到什麼?

你看到成功的影片這是我們今天的特征:重量級冠軍凶猛地出擊;女演員含情脈脈催人淚下;一位政客把自己的聲譽押在自己強硬的演說詞中。影片中共有三位勝者。

你應該用這樣的想象力把自我成功的影片投射到自我的心靈,以此發展自我成功的意誌,創造成功的力量。接著你一次又一次看到自我過去的成功,自我此刻的勝利。

智慧法則6

賣文具並不比賣鴨蛋賺得多

暢銷書《執行》的作者拉姆·查蘭曾經寫過一本小冊子《CEO說》,強調一種叫做“商業才智”(Business Acumen)的理念:從街頭小販到鄉間鞋店,直至《財富》500強企業,它們都遵循著同樣的準則和原理,換言之,它們用相似的商業語言說話和思考。

這種“商業才智”首先意味著懂得有關現金、利潤率、周轉率、資產回報率、增長、顧客等方麵的基本知識。

賺錢的生意必須具備三個基本部分:現金的產出、資產收益率(利潤率和周轉率的結合)以及增長。把消費者加入這三個基本要素中,可以得出任何生意的核心。

我們的生意是否在產出現金?

是否獲得了一個很好的資產收益率?

我們是否留住了顧客?

這個生意是否在增長中?

每一個做生意的人都需要時刻問自己這些問題。如果你的公司在以上這些基本要素的一個或多個方麵出現惡化跡象,就必須立即修正。

也就是說,每個生意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無論企業的規模和種類如何,它們都要決定吸引什麼樣的顧客,怎樣把他們吸引進來,提供哪些商品,如何定價,如何讓商品見到顧客,等等。

複雜的商業事務可以被拆分成一些最基本的東西,無論是街頭小販,還是大公司的CEO,實際上都是這麼做的。

事實上,很多成功的CEO在他們的早期生活中都從那些街頭小販身上吸取過有價值的知識。例如,台灣著名企業家施振榮的少年時代充滿坎坷。父親在他3歲時就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為了謀生,母親賣鴨蛋、文具,織毛衣,甚至一度擺起檳榔攤。施振榮成功後,不止一次提到他童年時賣鴨蛋的經驗。

他曾經幫著媽媽在店裏同時賣鴨蛋和文具。鴨蛋3元1斤,隻能賺3角,差不多是10%的利潤,而且容易變質,沒有及時賣出就會壞掉,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文具的利潤高,做10元的生意至少可以賺4元,利潤超過40%,而且文具擺著不會壞。看起來賣文具比賣鴨蛋好。但其實,施振榮講述經驗說,賣鴨蛋遠比賣文具賺得多!

鴨蛋利潤薄,但最多兩天就周轉一次;文具利潤高,但有時半年一年都賣不掉,不但積壓成本,利潤更早就被利息腐蝕一空。鴨蛋利薄,但是多銷,所以利潤遠遠大於周轉慢的文具。

施振榮後來將賣鴨蛋的經驗運用到宏碁,建立了“薄利多銷模式”,即產品售價定得比同行低,雖然利潤低,但客戶量增加,資金周轉快,庫存少,經營成本大為降低,實際獲利大於同業。

施振榮母親賣鴨蛋的門道,背後就是商業的一個普遍定理:資產收益率=利潤率×周轉率。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潤率上,而忽視了周轉率。而施振榮的“商業才智”就體現在,他能夠同時考慮利潤率和周轉率。

在電腦業界,戴爾公司一向以資本收益率高而著稱。例如,在1999~2000財年,戴爾的資本收益率居然高達243%!

戴爾公司並不是因為高利潤率才得到如此高的收益率,而是因為邁克爾·戴爾和施振榮一樣,深刻領會到了周轉率的意義。戴爾公司的庫存周轉之快,被廣泛傳為奇跡。

這說明,商務運作自有其基本規律。但懂得這些規律隻是第一步。查蘭以一種商業教師的口吻說,那些最好的化學老師,一旦讓學生了解到原子都是由質子、電子和中子組成的,學生就具備了解決任何化學問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