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勞死”預防協會列出“過勞死”十大信號:
1“將軍肚”早現。30歲~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誌,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潛在危險信號。
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桑拿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頻頻去洗手間。如果你的年齡在30歲~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開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5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
10經常頭疼、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
日本“過勞死”預防協會還公布了自查方法:
符合上述2項或2項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須擔心,符合上述3~5項者,則為一級“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症狀。
6項以上者,為二級“紅燈”危險期,可列為“綜合疲勞症”——過勞死的
預備軍。
三種人易“過勞死”:
1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其中隻知消費不知保養的人。
2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
3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人類為何會與“過勞傷害”或“過勞死”結緣呢?科學家將其歸咎於以下諸方麵因素:
一是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負麵影響。
二是社會競爭的加劇。
三是人們錯誤地認為不加班或休假是工作態度不積極的表現,進而影響到工資待遇與晉升,因而不得不以健康為代價拚命工作。
我們常說,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這句話精辟地概括了休息與工作之間的辯證關係,也是現代人防止“過勞傷害”的“靈丹妙藥”。
什麼叫“會休息”呢?現代科學賦予它的含義是主動休息。近年來,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休息方式——主動休息。即在身體尚未感到疲乏和心境尚未達到臨界狀態時就休息,包括主動休身和主動休心。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動休息法有著質的進步。
身體健康源自良好心理狀態
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是息息相關的。當我們承認精神影響肉體,而肉體也會影響精神的傾向之事實時,對二者的關係就更為了解了。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緊張、焦慮和沮喪的時候,會感到身體不適。同樣的,在生理上有病痛時,也會使人感到精神鬱悶、沮喪和焦慮。
一個人所能實施的最大、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在身體中儲藏起最旺盛的生命力,儲藏起最大量的體力與精力以獲得成功,剝削自己能夠給予我們體力與精神的應有的供給,無異於殺掉可以替我們產金蛋的鳥。
沒有哪一件東西比我們的體力與精力更為寶貴!所以我們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以獲得與擁有它們。
洛倫茲?弗爾教授是一位知名學者,他活了85歲。在總結自己長壽經驗時,他說了這麼幾條:“努力工作,但任務不要太繁重。要避免焦慮感和惱怒。盡可能以和你的性情相符的方式來生活,充分利用上天賦予你的才能。盡量不要生活在太大的壓力之下。考慮到你的金錢和力量,要量力而行。一日三餐,要進食水果、蔬菜、穀類、雞蛋和牛奶。從一開始就要成為嚴格的戒酒者,並且要終生保持這一好習慣。不要抽煙。要進行有規律的日常鍛煉。記住,保持清潔幾乎是神聖的。不要喝濃咖啡或者濃茶。感到疲倦想睡覺時就睡覺,每個星期至少有一天用來休息。如果你做到了上述這些,十之八九,你會長壽。”
每個人都希望長命百歲,但卻很少人關心自己的健康,這是很奇怪的事。如果在你得到第一輛汽車的時候,有人告訴你,這將是你今生唯一的一輛車,它會陪你度過一生,你會十分細心地照顧這部車。而你的身體也是一樣,你隻有這一個身體,為什麼不好好地珍惜呢?也許你的人生中有很多理想,但若沒有了生命,這些理想無異於空中樓閣。所以,不論什麼時候,健康都是你最重要的資本。
健康麵前人人平等!隻要我們珍惜自己,努力去過健康的生活,我們一定能擁有這一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