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酷愛博覽群書。在他的私人藏書室,參觀者可以看見十三個書櫥,裏麵珍藏著兩萬三千多冊二十餘種語言的書籍。這些藏書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據說,他喜歡把書借給別人看,與他人共享讀書的快樂。
讀書,是一種美麗的行為。在讀書中,天上人間,盡收眼底;五湖四海,就在腳下;古今中外,醒然可觀。讀書,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讀書,讓我們豐富了自己,升華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讀書至少會給人帶來三個方麵的益處:
(1)讀書讓我們豐富自身的知識。書籍是我們認識現實的橋梁,書籍使我們脫離蒙昧走向文明。通過讀書我們可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可以穿
越時間隧道去體驗春秋戰國時代的連綿戰火,觀望盛唐的繁榮。讀凡爾納、柯南道爾的科幻小說能把我們提前帶入縹緲而又精彩的未來世界。
(2)讀書能夠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書籍是一麵鏡子,作者在書中表現出堅毅的品性,開闊的胸襟,積極的誌向,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照見自己的缺點,日複一日地閱讀下去,我們被書籍潛移默化,我們逐漸形成全新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同時,讀書是一個讀者與作者交流的過程,我們在閱讀中進入了作者的心靈世界,在不斷汲取的同時還要學會揚棄,這樣讀書就變成了積極的參與。
(3)書籍給我們的人生以有益的啟示。一本好書就像一個掘寶人,能開采出隱藏在我們心中的寶藏,要是我們能碰到掘寶人的話,大多數人心中都有可供采掘的寶藏。我們在書裏常常發現我們想到的和感受到的,隻是我們沒有表達出來而已。讀書喚醒我們潛在的能力,在書裏我們認識了自己。
2品茶
年輕人喜歡喝茶,因為茶比任何飲料都解渴。烈日當頭,口渴難耐時,端起一碗涼茶,一飲而盡,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痛快!老年人喜歡喝茶,因為他們能從中品出人生的滋味,茶能讓他們回憶起往昔的酸甜苦辣。
茶如人生,聞之則香味撲鼻,入口則是苦的,但仔細品味,卻又有一股香甜之氣從口至舌,至喉,至嗓,久久縈繞。
巴利說:“人生像一杯茶,若一飲而盡,會提早見到杯底。”所以喝茶重在品,如能品出茶的種類便高出一般,如能品出茶的出處更是不凡,最是不凡者能從茶的輕淡厚重中品出茶出自何人之手,是年輕的小姑娘,還是年過半百的長者。飲茶重在那份情趣。泡一壺淡茶,靜坐看山,或獨步尋芳,慢慢揭開悠長的寂靜。喝著茶,對著山,對著樹,對著霧,春去也,秋去也,冬去也,連太陽的血色也褪盡了,品著苦澀後的香醇,驀然抬頭,似乎從中體味出了人生的真正內涵。
喝茶又不能太過講究。日本人喝茶講究茶道,據說完整的茶道會有三段十八步,什麼“沐淋甌杯”,什麼“茶海慈航”,什麼“杯裏觀色”等等,不一而足。中國人喝茶不太講究,紫沙壺也可,瓷壺也行,玻璃杯可以,大粗碗照樣,中國才是真正懂得茶的國家。喝茶不能為茶所困,太過講究,這樣反而被束縛。
3欣賞音樂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一種人類共有的語言。它來源於生活,為我們的情感服務。科學研究證明:聽合適的音樂,可以優化人的性格,平穩人的情緒,提高人的修養品位,甚至有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神奇功效。
煩惱時聽聽音樂,能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和憧憬,使人心理趨於平靜,心緒得到改善,精神受到陶冶。
值得我們培養的興趣愛好還有很多,比如遊泳、下棋、繪畫、書法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由選擇,隻要是對身心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都值得我們用心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