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迅速排除毒液。立即用涼開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衝洗傷口及周圍皮膚,以洗掉傷口外表毒液。如果傷口內有毒牙殘留,應迅速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銳物挑出,使用前最好用火燒一下消毒。以牙痕為中心作十字切開,深至皮下,然後用手從肢體的近心端向傷口方向及傷口周圍反複擠壓,促使毒液從切開的傷口排出體外,邊擠壓邊用清水衝洗傷口,衝洗、擠壓、排毒需持續20~30分鍾。此後如果隨身帶有茶杯,可對傷口作拔火罐處理,先在茶杯內點燃一小團紙,然後迅速將杯口扣在傷口上,使杯口緊貼傷口周圍皮膚,利用杯內產生的負壓吸出毒液。如無茶杯,也可用嘴吮吸傷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須無破損、無齲齒,否則有中毒的危險。吸出的毒液隨即吐掉,吸後要用清水漱口。
排毒完成後,傷口要濕敷以利毒液流出。必須注意,蛇毒是劇毒物,隻需極小量即可致命,所以絕不能因懼怕疼痛而拒絕對傷口切開排毒的處理。若身邊備有蛇藥可立即口服以解內毒。病人如出現口渴,可給足量清水飲用,切不可飲酒精類飲料以防毒素擴散加快。經過切開排毒處理的傷員要盡快用擔架、車輛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治療,以免出現在野外無法處理的嚴重情況。轉運途中要消除病人緊張心理,保持安靜。
在野外,為了避免被蛇咬傷中毒,應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在野外時,尤其在夜間最好穿長褲、蹬長靴或用厚帆布綁腿。持木棍或手杖在前方左右撥草將蛇趕走,夜間行走時要攜帶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體招致咬傷。
選擇宿營地時,要避開草叢、石縫、樹叢、竹林等陰暗潮濕的地方。
在野外應常備解蛇毒藥品以防不測。
2蠍子
蠍子是一種毒蟲,通常隻有幾厘米長,但最長的可達20厘米。它的尾巴像一根粗粗的辮子,尾端有毒腺和毒針,蠍子用尾針蜇傷敵人,同時毒腺分泌毒液。
蠍子蜇傷局部可見大片紅腫、劇痛,重者可出現寒戰、發熱、惡心、嘔吐、流涎、頭痛、昏睡、盜汗、呼吸增快及脈搏細弱等,兒童被蜇傷後嚴重者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被蠍子蜇傷後,應該:
(1)迅速把傷口切開,然後用高錳酸鉀溶液衝洗。
(2)對傷口部位進行冷敷,塗抹皮質激素軟膏。
(3)如果是被毒性較大的蠍子蜇傷,要立刻送往醫院,由醫生注射特效抗毒素。
3毒蜘蛛
毒蜘蛛大多表麵顏色豔麗,所以在野外遇到“漂亮”的蜘蛛最好不要招惹它。若被咬傷,應該:
(1)要用繩子、手帕、褲帶等紮緊傷口上方,同時每隔15分鍾放鬆1分鍾。
(2)用消過毒的大號縫衣針和三棱針刺傷口周圍,然後向外擠壓傷口,這樣可以排毒。
(3)用肥皂水衝洗患處,然後塗上小蘇打糊劑。
(4)嚴重者應盡快送醫院診治。
蜘蛛一般沒有太大的毒性,但有些蜘蛛如“黑寡婦”,有劇毒。因此,不管是哪種蜘蛛,都不要因為好奇去“逗惹”它。
總之,在野外遊玩,欣賞山水美景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玩而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