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個方麵全麵解剖人性 第二章 解剖遺傳2
她注意到,當成年猩猩使用工具時,幼仔就在旁邊觀察,等大猩猩走後就揀起來使用。她曾兩次觀察到一隻3歲的小猩猩專注地看著母親用樹葉擦屁股,然後,它也拾起樹葉模仿起來,雖然它的屁股是幹幹淨淨的。
黑猩猩能夠發明和傳授技術。用樹枝撬開食品盒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個方法是貢貝河保護區的某一隻或幾隻猩猩發明的,後來通過模仿顯然就在群體中傳開了,新到這個地區的一隻雌猩猩躲在灌木叢中看別的猩猩開盒子,到她第4次來時,就走出樹叢,揀起一根樹枝,也開始撬起盒子來。
在非洲記錄到的使用工具的行為僅限於一定數量的黑猩猩,但它們在那裏的分布卻甚為廣泛,如果這種行為已經達到文化式的傳播的,那就正好是我們所預期的模式。西班牙動物學家喬治?皮最近繪製的黑猩猩使用工具的分布圖,可能已並不引人注目地放入了人類學教科書中關於原始文化的那一章,雖然有關工具使用的發明和傳播的大多數證據都是間接的,但卻表明,猿類已跨越了文化進化的門檻,因此從某種重要的意義上說,它們已進入了人類的領地。這段黑猩猩生活的描寫意在證實我關於人類狀況的基本觀點:根據一般的進化標準和心理學的主要標準,人類並非形單影隻,我們還有個小兄弟屬種,把人類和黑猩猩社會行為之間的共同點與近年來發現的遺傳多樣化中引人注目的解剖和生化發現相結合,就形成了一係列十分有力的證明,這已不能當作偶然的巧合來看待了。我現在相信,這些共同點至少部分地產生於相同的基因。如果這一見解還有點道理的話,就更迫地切需要保護黑猩猩,保護其他大猿以及舊大陸的猴子和較低等的靈長目,也就更需要在將來對它們進行更細微的研究。更徹底地了解這些動物,可以提供一幅清楚的圖畫,說明基因是如何逐步變化,最後達到人類所獨有的進化水平的。總的說來,這一論點可總結如下:把人類本性和所有其他生物這一龐大背景相比較,其一般特點似乎顯得有限和獨特,但更多的證據表明,正如一般進化論所預言的,人類行為中較普遍的形式跟哺乳動物是一樣的,甚至更特別具有靈長類的特征。在社會生活的細節方麵,黑猩猩與我們十分接近,而在智力特征的某些方兩,它們甚至可以和人類相提並論。而在過去,這樣的比較卻被認為是完全不恰當的,這些事實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是以遺傳為基礎的這個假設相一致,更確切地說,人類社會行為是由那些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物種所共有的基因以及那些人類所特有的基因共同形成的,這些事實反駁了長期統治著社會和科學學域的另一種假說:人類已完會擺脫了自己的基因的控製,達到了僅僅受到文化製約的程度。讓我們繼續對這個問題進行係統的探討,遺傳假說的核心直接來自於新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的見解,這種見解認為,人類天性的特征在人類進化時期具有適應性,因此,基因便在能發展那些特征的人口中散布開了。適應性的意思就是說,顯示這種特征的人將其基因傳與下一代的機會比不顯示這種特征的人大。在這一最嚴格的意義上,個體之間的差別優勢就叫遺傳適應,遺傳適應有三個基本要素:(1)個體生存力的增強;(2)個體生殖力的提高;(3)近親生存力和生殖力的提高,這些近親從共同的祖先那裏分享了同樣的基因。三種要素中任何一種的改良或者三種要素的任何組合,都會使基因具有更大的適應性,達爾文稱這一過程為自然選擇,它描述了一種緊密的因果循環,如果某種基因使個體傾向於某種特征--比如某種社會反應--隨之這一特征又帶來更高的適應性,那麼,這種基因在下一代將表現得更為突出。如果自然選擇後持續許多代,那優勢基因就會擴展到整個群體,這一特征也就變成了物種的特征,許多社會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和其他人由此推斷說,人類天性是由自然選擇形成的。
然而,一個奇怪的事實增加了分析的困難:純社會行為和受遺傳製約的行為都能適合社會生物學理論,一種幾乎純文化的社會生物學是可能的。如果僅僅賦予人類最基本的生存、繁衍動力及文化能力,人類仍可以學習到許多社會行為方式,提高其生物適應性。但是,如同我將要說明的那樣,這種文化模仿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通過某些方法,可以使這種模仿與結構更為嚴密的生物適應形式相區別,進行這種分析要求更仔細地運用生物學、人類學和心理學技術,我們的重點將放在社會行為與社會生物學理論相適應的緊密程度上,放在遺傳製約的證據上。這種證據是在人類發展其社會行為的同時所顯示的各種傾向的力量和自發性中看到的。
現在,讓我用某種更有力、更有趣的方式把中心問題再表述一遍,如果人類天性的遺傳成分不是起之於自然選擇,那麼基本的進化理論就有問題了,也就意味著進化論至少必須加以改變才能說明群體遺傳變化中新的、然而迄今尚未想到的形式。因此,人類社會生物學的一個輔助目標就是要了解人類天性進化是否與一般進化論相符,對敢於冒險的生物學家來說,如果這種努力失敗,那也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以相當肯定地說,人類社會行為的主要遺傳進化是在人類文明之前約500萬年產生的。那時,人類由稀疏和相對穩定的狩獵-采集者組成。另一方麵,主要的文化進化是在大約1萬年前農業和城市出觀以來發生的,盡管某些遺傳進化在後來曆史性的巨變中還在續繼發生,但那隻形成了人類天性一個部分特點。不然的話,現存的狩獵-采集者們和發達工業國家的人們在遺傳上就會大不一樣了。然而,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因此,在對狩獵-采集社會和更為持久的前文化遊牧社會及農業社會所作的研究中,可以對人類社會生物學進行更為直接的檢驗。結果發現,人類學是比社會學或經濟學更接近於社會生物學的社會科學。正是在人類學中,關於人類本性的遺傳理論才能夠得到最為直接的探討。
一種科學理論的威力的大小,就在於它能否把少數公理性的概念轉化為對可以觀察的現象的詳細預測,玻爾原子論正是這樣使現代化學成為可能,而現代化學又改造了細胞生物學。此外,一種理論的有效性又在於這種理論與別的理論在說明現象的競爭中其預言的成功程度,例如:哥白尼的太陽係理論經過短時間的交鋒戰勝了托勒密的理論。最後,當一種理論把大量事實綜合成易於記憶的、實用的解釋體係。當新發現的事實符合其要求時,這種理論就能在科學家中擴大自己的影響和聲望。例如:地球是圓的就比地球是扁平的更為真實,對科學發展至關重要的事實,可以通過實驗獲得,或者通過對未受騷擾的自然現象進行富有啟發性的觀察獲得,科學總是以這種近乎機遇的曲折方式向前發展。
對人類天性的遺傳進化理論來說,如果要使它成為實實在在的科學的一部分,我們就應該從生態學和遺傳學中選擇某些最好的原理(這些原理本身就以人類天性的遺傳進化論為基礎),並使這些原理在細節上適合人類的社會組織。這種理論不僅必須能以比傳統的解釋方法更令人信服的方式說明許多已知事實,而且,還必須驗證以前社會科學未曾想到的對各種新信息的需要,因此,被說明的行為應該是人類行為中最為普遍的但最少理性的行為,應該是最充分地擺脫了日常見解的影響和令人迷惑的文化變遷的那一部分,換言之,這些行為應該是那些最不易受文化模仿影響的先天的生物性現象。
這些都是年輕的人類社會生物學被迫接受的嚴厲要求,但是可以證明,這些要求完全是有道理的,社會生物學憑借自然科學的力量,並且最初是以不公正的心理學優勢,闖入了社會科學。如果能使"硬"科學的觀念和分析方法協調而長期地起作用,那麼,科學和人文學這兩種文化之間的劃分就會消除,但是,要改變我們關於人類天性的概念,就必須用符合科學證明原則的真理,而不是使用一種新的教條來改變它,不管我們的希望有多麼急切。
下麵六章的主題是以更深入的方法進行社會生物學的各種探索,這些探索有的已經相當可靠,但有的還隻是大膽的推測而已,現在,先讓我舉兩個簡明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方法。
亂倫禁忌是人類社會行為的普遍原則,各種文化都禁止兄弟姐妹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性行為。可是,至少在兄弟和姐妹的禁忌情況下,有著一種更深刻但較少理性的強製作用:在兩個一道生活的人之中,當一人或兩人都長到6歲時,便會自動產生性反感,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約瑟夫?謝菲爾在以色列集體農場就此所作的最徹底的研究表明,同齡人之間的性反感並不在於實際的血緣關係,在記錄的2,769對夫婦中,沒有一對是自從山生以來就在一起生活的同一農場的同輩人,甚至連一例異性性行為的例子也找不到,盡管農場的成年人對此並不反對,在不那麼封閉的社會中,亂倫行為確有發生。盡管發失率很低,但通常是恥辱的、受指責的行為,總的來講,母子間的性行為最令人唾棄,兄妹間其次,父女間的性行為再其次,但是一切亂倫行為總是被禁止的。在當今的美國,人們認為最令人震驚的色情文學之一就是關於父親與未成年女兒之間性行為的描述。亂倫禁忌有何好處?人類學家所稱道的解釋是,它避免了由於亂倫行為引起的家庭成員角色的混亂,因而保持了家庭的完整,另外,由愛德華?泰勒提出並由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在他創造性的《親族關係的基本結構》一書中發展成為一整套人類學理論的解釋是,亂倫禁忌有利於社會集團間討價還價地進行婦女交易,按這個觀點,姐妹、女兒不是用於婚配,而是用於獲得權力。與此相反,流行的社會生物學解釋卻認為家庭的完整與婚姻交易隻是附產品,至多是次要的有效因素,社會生物學的解釋指出了更為深刻和嚴峻的原因:近親繁殖會導致嚴重的生理懲罰,人類遺傳學家進行的若幹次研究都表明,即使是一般情況的近親繁殖都會引起孩子在體型、肌肉協調能力和學術能力上的全麵降低,已發現100多種能在未經摻雜衝淡的、純型合子狀態中引起遺傳疾病的隱性基因,而近親繁殖會大大加強這種狀態,根據對美國人和法國人進行的分折判斷指出,每個人身上平均有4個致死基因當量:或是在純合狀態中有導致立即死亡的4個基因,或是在50%的純合體中有引起死亡的8個基因,或是有與上等量的致死基因和致衰弱基因的混合,這些很高的數字在動物中很典型,表明近親繁殖有致命的危險,在由於和父親、兄弟、兒子發生性關係的捷克斯洛伐克婦女所生的161個孩子中,有15個死產或在出生後一年內死去,4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身體或智力缺陷單自發的性排斥規則,直覺地避免了亂倫行為.極而言之,'也就是如果我們暫時掀開發展過程中的其他影響,盡管我們承認這些影響是存在的,那麼可以說人受著以基因為基礎的本能的引導。兄弟一姐妹間的性關係禁忌就是這一過程的表現,其它類型的亂倫禁忌很可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