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推手——生命向前的不竭動力3(2 / 3)

誰也沒有吭聲,同學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上排好了兩列縱隊。

瘦削的張主任隻穿了一件白襯衫,襯衫緊裹著他,使他顯得更加單薄。

後來,同學們規規矩矩地在操場上站了五分多鍾。

回到教室,張主任麵對被風雪吹得興奮起來的同學們,微笑著說:“同學們,看到了嗎?這看起來不能完成的事情其實並不難,關鍵是你要有戰勝它的勇氣啊!”

這位張主任真是一位激勵高手,他自己就是一個有超強意誌力和勇氣的人。通過操場上的“五分鍾站立”,他讓他的學生們也學到了這種精神,鼓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上進的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財富遠遠不止這些,他們還會讓我們遠離懈怠、超越自己、永不滿足……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所以,我們要選擇這樣的人做朋友,讓他們推動我們取得進步。

[交友之道]

想要成功,就與成功者走在一起;想要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就與上進心強的人做朋友。

珍惜不友好的人帶來的挑戰

注意你的敵人,因為他們最先發現你的過失。

——亞裏士多德

挑戰能激發人的鬥誌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在自尊心受到某種程度的刺激之後,人就能激發出全部的鬥誌,而挑戰就是一種刺激自尊心的方法。

著名企業家邁克爾出身貧寒,家境窮困。在從商前,他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務生,幹的就是替客人搬行李、擦車的活兒。

有一天,一輛豪華的勞斯萊斯轎車停在酒店門口,車主人吩咐一聲:“把車洗洗。”邁克爾那時剛剛中學畢業,還沒有見過世麵,從未見過這麼漂亮的車子,不免有幾分驚喜。他邊洗邊欣賞這輛車,擦完後,忍不住拉開車門,想上去享受一番。這時,正巧領班走了出來,“你在幹什麼?窮光蛋!”領班訓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嗎?你這種人一輩子也不配坐勞斯萊斯!”

受辱的邁克爾從此發誓:“這輩子我不但要坐上勞斯萊斯,還要擁有自己的勞斯萊斯!”他的決心是如此強烈,以至於這成了他人生的奮鬥目標。許多年以後,當他事業有成時,果然買了一部勞斯萊斯轎車!

邁克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當年領班的話傷害了他的自尊,從而激發出他的鬥誌。事實證明,許多大人物都是由於自尊心受到傷害而激起鬥誌的。

拿破侖·希爾年輕的時候,懷著一顆當作家的雄心。但由於他小時候家裏很窮,所接受的教育並不充分,因此,有人就嘲笑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年輕的希爾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裏麵,而他的目標是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以後他把整個的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這就是說那些不友好的人說出的“不可能”最終成了拿破侖實現夢想的動力。

所以,不要認定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隻要能激發人的鬥誌,“不可能”就會變為“不!可能”!

隻要願意珍惜,不友好的人也能成為你的推手

由於挑戰能夠推動我們前進,所以,對於生活中那些對我們不友好的人不要抱有怨恨,而要發掘他們的正麵影響,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推手。

馬歇爾年輕的時候在父親的朋友戴維斯的店裏招待顧客,有一次,他的父親問戴維斯:“戴維斯,近來馬歇爾生意學得怎麼樣?”

戴維斯答道:“馬歇爾即使在我的店裏學上一千年,也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他生來就不是個做商人的料。約翰,還是把他領回鄉下去,教他學養牛吧!”

馬歇爾就這樣回到了家鄉,他了解到在他周圍許多原來很貧窮的孩子做出了驚人的事業,他的心中也樹起一個要做大商人的目標。他問自己:“別人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為什麼我不能呢?”最後,通過不斷努力,他成了舉世聞名的大商人。其實,他具有大商人的天賦,隻是戴維斯店鋪裏的環境不足以激發他潛在的才能罷了。

店鋪老板所說的話激起了馬歇爾的鬥誌,讓他不斷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可見,隻有善於從不友好的人身上汲取有益的能量為我所用的人,才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海爾集團的張瑞敏就是這樣的人。

有一次,一位四川農民投訴海爾洗衣機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務人員上門維修時發現,這位農民用洗衣機洗地瓜(南方又稱紅薯),泥土多,排水管當然容易堵塞。按照常人的理解,這是顧客使用不當造成的,不應該由公司負責,但海爾的服務人員並不推卸自己的責任,反而幫顧客加粗了排水管。農民感激之餘,埋怨自己給海爾人添了麻煩,說如果能有洗紅薯的洗衣機,就不用煩勞海爾人了。

這令張瑞敏萌生了一個大膽的超前的想法:發明一種洗紅薯的機器。第二年,海爾為該洗衣機立項,成立4人課題組,1998年4月投入批量生產。洗衣機型號為XPB40—DS,不僅具有一般雙桶洗衣機的全部功能,還可以洗地瓜、水果甚至蛤蜊,價格僅為848元。這種洗衣機首先生產了1萬台投放農村,立即被搶購一空。

從這個故事來看,張瑞敏帶領海爾集團所取得的成就和榮譽確實不是徒有虛名,他們對這位農民顧客提出的挑戰倍加珍惜、嚴肅對待,結果取得了旁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所以,要為自己找到最好的推手,就要拓展思路,擴大“朋友”的外延,讓不友好的人也成為我們的推手。

[交友之道]

生活中的挑戰無處不在,隻要善加利用,帶來挑戰的人也能成為我們的推手!

與競爭對手共舞

有了對手,才有危機感,才有競爭力。

——佚名

找一個對手做推手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就是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堅韌,這樣才能不斷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磨難。

平時,人們隻要一提到“對手”這個詞語,往往就充滿了某種敵意和戒備。“對手”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的人生字典裏,都被視為一個貶義詞。“對手”的出現,似乎是一種不祥之兆,同時,也意味著某種危險的降臨。這既是人性的共通之處,也是人們缺乏某種安全感的具體表現。但事實上,“對手”並不總是“對手”,它也不是某些人所謂的什麼“敵手”,有時,“對手”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夥伴和朋友。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既充滿了競爭,又充滿了多重合作的時代,“對手”和“朋友”的界線已越來越趨於模糊了,它再也不像以往那麼涇渭分明了,因為離開了“合作”,任何人都是難以獨自完成一項任務的。甚至有時,“對手”的存在不但不能夠傷害到我們,不能夠威脅到我們,反而能夠及時地讓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讓我們理性地來看待自己的短處,能讓我們變得既謙遜,又充滿了鬥誌,並不斷地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並不是盲目地去尋找一位“挑戰者”,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我們是進行公平而又合理的競爭,我們絕對不是在為自己尋找一位“敵手”。我們與對手之間的競爭應該是一種比賽,應該是光明正大的,它不應該具有某種侵略性和攻擊性,更不應該將“對手”一拳打倒在地。競爭應該是一種雙贏,而不是一定要決出什麼勝負和定出什麼高低來,更不能逞一時之強、逞一時之能和逞一時之勇,而到處樹敵和招惹事端。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說白了就是自己強壯自己,自己磨煉自己,自己給自己施加某些壓力,並讓一顆曆經風霜雨雪的心,在跌宕起伏的歲月裏,能夠不斷地迎接挑戰,而其中所獲得的一些經驗與教訓則可作為我們不斷成長的一種養分。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從某種意義上說,又何嚐不是在檢驗自己的那根生活的彈簧,看它到底能夠承受多少來自於生活的重負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給自己找一個“對手”的例子,比如喜歡下棋的人總是喜歡跟一些比自己強的人過招,而不願意和技藝差的人在那兒浪費時間。因為技藝差的人不但不能讓你學到什麼東西,而且根本無法給你營造什麼思想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負擔,因為你無須動什麼腦子,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打敗他,所以,你也無法在技藝上獲得進步。相反,如和高手對弈,則必然會格外小心和謹慎,同時也必然全力以赴,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不然,稍有差池,就會落下個大意失荊州的局麵。所以,與高手對壘,技藝不知不覺就會大增。

然而,無論是下棋還是工作,能做你“對手”的人,應是一些人格高尚和胸襟寬廣的人,因為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僅可以豐富知識、增強技能,而且還可以磨煉自己的意誌和忍耐力。反之,如跟不配做你“對手”的人在一起,則會讓你陷入一種無趣也無意義的內耗之中。

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的推手

一個與你力量相差過於懸殊的對手要麼對你沒有推動作用,要麼讓你望而生畏,所以,找對手做推手時,一定要找一個旗鼓相當的人。

美國有一位名叫阿紮洛夫的作家,由於他的努力和勤奮,使他的前半生有著輝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後半生,由於他在故鄉小城裏與一個名叫馬利丁的文壇小醜叫上了勁,並將其視為競爭對手,從而使他的後半生與輝煌無緣。

馬利丁為了提升自己的身價,得到名利和地位上的雙贏,以他卑鄙的鑽營伎倆,不斷地在報刊上製造一些低劣的花邊新聞,並向阿紮洛夫叫板。憑著阿紮洛夫的人品和地位,他本不該去理會這種跳梁小醜式的人物,但不幸的是,他被這個小醜激怒了,並喪失理智地與這個叫馬利丁的人在小報上展開了長達數年的論戰。

結果,這個馬利丁靠著阿紮洛夫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阿紮洛夫在無端地空耗青春與生命的同時,竟成了世人恥笑的對象,從此一蹶不振,鬱鬱而終。

像阿紮洛夫那樣,選擇在品質上、能力上、競爭實力上與自己相差甚遠的人作為競爭對手,隻會使自己陷入了一種“老虎與鼴鼠一決雌雄”的尷尬境地,在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的同時,也給世人留下恥笑的把柄。

一位在建築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說:“不善選擇對手的人永遠不可能獲得成功。誰願意與眼高手低的人打交道?誰願意依靠這種人?”可見,要想成功還得善於選擇對手,對手的水平從側麵反映了一個人的創業幹勁、工作熱情和對未來的責任意識。具有這種品質的人,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樹立自己的形象,而這些又是與走向成功聯係在一起的。

所以,選擇對手,就要選一個與自己“旗鼓相當”的人作為競爭對手,選擇一個能提升自己個人素質、促使自己走向成功的人作為競爭對手。隻有這樣,你與對手的競爭才有意義,你才不會偏離成功的軌道。

找個能力強的對手做推手

有一次,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它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你害怕嗎?”“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與老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你仍然是一隻老鼠。”對於低層次的交往和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

在競爭中尤其如此。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麵。

同樣的,一個人對瑣事的興趣越大,對大事的興趣就會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的問題,人們就越關心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