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推手——生命向前的不竭動力2(3 / 3)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永遠不要試著去消滅你的對手,有時候更要看到對手存在的價值,讓對手成為自己的推手。

競爭對手,就是那些正在或企圖從你手中搶走某種榮耀的人。一些人把他們視為對頭,必欲除之而後快。其實,沒有對手便沒有英雄,沒有對手人不可能提高警惕。

競爭對手是個助推器,他迫使你進步。競爭對手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戰勝你,你若不想被打敗,就必須不斷進步。

競爭對手是麵鏡子,你是什麼就是什麼,他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並利用你的缺點加以進攻。對手的存在在一個方麵對你構成威脅,但從另一方麵也有助於你改正缺點,完善自我。同時競爭對手又是一座警鍾,他時時刻刻在提醒你:自滿是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對手是陪練。陪練的水平高,你的競技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陪練的水平低,你的競技水平提高得就慢。對手的存在,促使你不斷提升,

去戰勝他。當你站在一個高度俯首鳥瞰時,那個使你站得更高的人就是你的對手。當你的對手是人生中一陣逆風時,你才會更用力地去把好你的方向盤,更集中精力去迎接它的挑戰,這時你才會感覺出你真正的力量。而當雨過天晴,回首張望時,你會發現,推動你走上成功之路的,正是你的對手。

對手讓你產生危機感

每個人在麵臨危機的時候,都會強化自身的快速反應和綜合競爭能力來進行應對。《中國青年報》曾經登載過這樣一則故事:狼常到牧場叼羊,牧場主隻好雇來獵手圍殲,消除了狼患。可是,沒過多久,羊群便流行瘟疫,死去的羊比原先被狼叼去的還要多。牧場主轉而請來醫生防治,卻一直不見效。

後來,他們又請來一批專家會診,專家開出的“藥方”竟然是:捕捉幾隻狼來,放回附近山溝。這不是太荒謬了嗎?其實,這個“藥方”合情合理。因為狼的騷擾,常使羊群驚悸奔跑,從而強健了羊的體格。此外,老弱病殘之羊填入了狼口,疫病源也就被消除了。

在這裏,危機變成了一種孕育著進步的生機。

現實中,我們會不斷遇到對手的挑戰,也會碰到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但我們可以讓他們變成促進自己前進的力量。沒有狼群追捕的羊群將變得弱小無力。沒有了競爭對手,獨行於漫漫人生路上,就沒有危機感,也沒有了前進的動力。這樣,我們便隻能停滯不前了。

對手讓你奮發圖強,不斷進步

對手可以成為推手,還在於他們帶來的壓力會迫使我們奮發圖強,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五代初期,梁太祖朱溫與晉王李克用不和,兩家經常發生戰爭。在兩個政權的長期對峙中,李克用處於劣勢。

公元908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繼位。

麵對強敵,李存勖沒有恐懼,而是勵精圖治,準備幹一番大事業。他繼位後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頓軍紀。李克用統治時期,晉軍上下橫行不法,欺壓百姓,百姓們怨聲載道,達到令人無法容忍的程度。正因為如此,晉政權逐漸失去了人心。李存勖繼位後深刻意識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為了擊敗後梁,

他整頓軍紀,力挽狂瀾。他發布命令禁止將領、士卒無故侵犯百姓,又申明紀律,規定不守軍紀、貽誤戰機的士卒立即斬首。

李存勖的有力措施,很快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公元908年,紀律嚴明的晉軍就在潞州打了一場大勝仗。當時,梁軍大規模進攻潞州,在潞州城外築了一道城牆,命名為夾寨。而李存勖親自帶領周德威等將領,兼程前進,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打破夾寨。晉軍殲敵一萬,繳獲的糧食器械堆積如小山。朱溫聞訊大驚失色,對後梁政權的前景感到不太樂觀了。

公元910年,附梁的鎮州王钅容、定州王處直轉而依附晉軍。梁派大將王景仁率大軍北上,在柏鄉(今屬河北)與晉軍會戰。柏鄉一戰,從歲末交鋒一直到次年決戰,梁軍竟然大敗而歸。這一仗,晉軍大獲全勝。自此以後,從朱溫到後梁各級將士,對李存勖及晉軍產生了恐懼心理。

公元912年,朱溫之子朱友珪殺掉朱溫,自立為帝,是為梁末帝。

公元923年,晉軍攻陷鄆州。10月,李存勖在鄆州中都縣擒獲梁將王彥章,直取大梁,輕鬆地滅掉了後梁。

滅掉後梁之後,李存勖建立了後唐政權,做了皇帝,就是唐莊宗。

正是因為來自對手的威脅和壓力,李存勖才有了頑強的意誌,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由此可見,對手可能成為障礙,也有可能成為推手,關鍵是你自己怎樣去看待他。把對手當做前進的動力,你會認清方向,不斷進取。

對手可以激發你的無限潛能

有時候被對手打敗並不是一件壞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敗常常可以激發出你無限的潛能,讓你戰勝對手。

在我們所生存的社會裏,到處都充滿著拚搏和競爭,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遭遇強敵,他們是你前進中的障礙,甚至會將你徹底擊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障礙與失敗常常能夠激發你更多的能量,挖掘你最大的潛能。

人的潛能大致可以分為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兩部分。人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有的人有所開發,有的人則還未開發,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激發潛能,也就不能發揮潛能的無限力量。一旦他們掌握了激發潛能的方法,並有效地加以運用,便會獲得驚人的效果。

那麼,怎樣才能激發潛能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於化壓力為動力。

沒有對手的人生索然無味,沒有攔路虎的坦途令人喪失鬥誌。

有壓力,有挫折,有經常的變故,就能鍛煉意誌,增強抗爭力。一項醫學資料表明,一年裏不患一次感冒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是經常患感冒的人的6倍。所以,我們不但不應該憎恨對手與壓力,反倒要感謝對手與壓力,因為正是壓力與挫折才使我們變得堅強、變得聰明,從而提高了對社會適應能力。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孟夫子也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苦難、挫折、壓力、對抗與競爭,其實正是使一個人性格成熟,從而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我們平常的生活經曆使我們知道,山區裏家境困難、生活淒苦的孩子,一旦有條件接受教育,往往成績優異,而城市裏家庭富裕、生活優越的孩子,不少人反而難成大器,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現象,可以使我們認識到社會競爭及對手的存在是可以激發人的潛能的。

日本的遊泳運動一直是處於領先地位的。他們的訓練方法也很奇特。有一個人到過日本的遊泳訓練館,他驚奇地發現,日本人在遊泳館裏養了很多鱷魚。訓練的時候,隊員跳下水之後不久,教練就會把幾隻鱷魚放到遊泳池裏。幾天沒有吃東西的鱷魚見到活生生的人,立即獸性大發,拚命追趕運動員。而運動員盡管知道鱷魚的大嘴已經被緊緊地纏住了,但看到鱷魚的凶相,還是條件反射地拚命往前遊。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真正促使我們堅持到底的,真正激勵我們前行、讓我們昂首闊步的,不是順境,而是那些常困擾我們,令我們擔憂、令我們煩惱的競爭對手。生活的旅途中,與自己同行的人很多,隻有你追我逐的競爭,才能使我們不斷汲取前進的動力。

善用推手之力,把精力放在戰勝對手上,讓對手真心信服你,由衷地敬佩你,這樣你才算是把對手當成了自己的推手。

[交友之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斷遇到對手的挑戰,有時也會碰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但我們沒必要去憎恨他們;相反,要善待對手。因為正是這些對手才激起你的萬丈雄心,讓你不斷克服自身的弱點,消除自身的弊病,讓你成為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