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絢爛情感,愈放開則愈多姿(2 / 3)

當你真正地愛一個人的時候,要慢慢學會理解他/她的內心深處,看到他/她的想法、夢想,在他/她想飛的時候,給予他/她翅膀。

暖規則:真正的愛需要彼此的尊重與真誠,這樣才能縮短對方的距離。

愛應深入心窩

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蘇醒。——英國女詩人白朗寧夫人。

浪漫的愛情童話使我們相信,世界上每個青年男子,都有屬於他的唯一戀人,每一個青年女子同樣如此。他們認定這是上天注定的,除了對方,他們找不到更適合的伴侶,因此一旦相逢,必定墜入情網。但也有很多人過於相信唯美的愛情童話,而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以“愛”做幌子,隻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有一位畫家以其作品運用色彩技巧非凡、富有生命氣息而聞名。人們看了他的畫,都說他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確,他的繪畫技藝非常嫻熟。他畫的水果似乎在誘你取食,而他畫布上開滿春花的田野讓你感覺身臨其境,仿佛自己正徜徉在田野中,清風拂麵、花香撲鼻。他畫筆下的人,簡直就是一個有血有肉、能呼吸、有生命的人。

一天,這位技藝出眾的畫家遇見了一位美麗的女士,心中頓生愛慕之情。他細細打量她,和她攀談,好感越來越深。他對她一片讚揚,殷勤關懷,無微不至,最終,女士答應嫁給他。

可是婚後不久,這位漂亮的女士就發現丈夫對她的興趣隻是從藝術出發而非來自愛情,他投入地欣賞她身上的古典美時,好像不是站在他矢誌終身相愛的愛人麵前,而是站在一件藝術品前。不久,他就表示非常渴望把她的稀世之美展現在畫布上。於是,畫家年輕美麗的妻子在畫室裏耐心地坐著,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毫無怨言。日複一日,她順從地坐著,臉上帶著微笑,因為她愛他,希望他能從她的笑容和順從中感受到她的愛。有時她真想大聲對他說:“愛我這個人,要我這個女人吧,別再把我當成一件物品來愛了!”但是她卻沒有這樣說,隻說了些他愛聽的話,因為她知道他繪這幅畫時是多麼快樂。畫家是一位充滿激情,既狂熱又鬱鬱寡歡的人,他完全沉浸在繪畫中,一點都沒有發現畫布上的人日益鮮潤美好,而他美麗的模特臉上的血色卻在逐漸消退。這幅畫終於接近尾聲了,畫家的工作熱情更為高漲。他的目光隻是偶爾從畫布移到仍然耐心地坐著的妻子身上。然而隻要他多看她幾眼,就會注意到妻子臉頰上的紅暈消失了,嘴邊的笑容也不見了,這些全部被他精心地轉移到畫布上去了。又過了幾周,畫家審視自己的作品,準備做最後的潤色——嘴巴上還需用畫筆輕輕抹一下,眼睛還需仔細地加點色彩。

妻子知道丈夫幾乎已經完成了他的作品,精神抖擻了一陣子。當畫家畫完最後一筆時,倒退了幾步,看著自己巧手匠心在畫布上展示的一切,畫家欣喜若狂!他站在那兒凝視著自己創作的藝術珍品,不禁高聲喊道:“這才是真正的生命!”說完他轉向自己的愛人,卻發現她已經死了。

畫家活在自己的藝術裏,沒有體會到真正的愛,娶回了美麗的妻子,卻像對待物品一樣對待她。如果他的精神世界因為繪畫而充實,那麼他不適合結婚,也沒有認真地生活。女人愛得太深,愛得毫無怨言,但真正的愛,絕不是無原則地接受,其中也包括必要的衝突、果斷的拒絕、嚴厲的批評。

茜與丈夫結婚半年以來,一直在實行婚前製定的婚姻契約。結婚前,他們都認為婚姻契約和夫妻AA製是實現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最高境界”,這樣可以保持戀愛時期的狀態,可以在享受自由的同時感受不到婚姻的壓力。他們都是新新人類,所以便效仿了西方世界提倡的“婚姻平等論”,兩個人有相互獨立的空間和自由,甚至各自的收入和開支都計算得很清楚。

茜以為這樣的婚姻才是最幸福的,可是她卻總也找不到一家人的感覺。結婚以後他們各自仍舊幹著婚前各自的事情,很少在一起吃飯,唯一改變的就是每天可以見一麵,但連這種親密感似乎也不曾長久存在。丈夫與她越來越疏離,最近還常常很晚才回來,問他理由,他總是說忙,茜感到了一絲恐慌。

在一個寂寞的早晨,茜偶然在丈夫的枕頭底下發現了一本厚厚的日記,她不是有意偷看,但按捺不住的好奇心驅使她打開了日記。

3月5日

結婚幾個月了,我沒有了那種新鮮的感覺。我仍舊還是我自己,我與她之間感覺不到渴望中的那種親密,我不能拿她當成我自己……我不知道女朋友與老婆之間有什麼區別,因為,直到現在我也沒有感覺到老婆的存在,我也不知這是怎麼了……

4月7日

我的收入仍舊是自己掌管,有時候我主動買了一些東西,她也要給我劃賬。她說,她自己不是要靠男人養的那種女人,她自己的工資夠她生活的了。我知道她的收入比我少,但我沒有了做丈夫的感覺……

5月3日

好不容易放了七天假,她卻出去玩了,我一個人在家。我在酒吧和朋友混了七天,突然覺得沒有了她,我一樣生活。我突然間感到了一種悲哀,我為我自己難過,結婚半年多了,我似乎仍是單身……

茜看著看著不由哭了,她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是那種渴望家的男人,那種渴望做丈夫的男人,他要的不是平等,也不是所謂的自由,他要的是溫暖。在他斯文的外表下麵,有著一種征服與歸屬的欲望……而這些最簡單的東西,自己卻沒能給他。這本日記也許是他故意留給她看的,也許他在試著挽回他們的愛情。

晚上,茜破天荒地下廚給丈夫做了一桌美食。在此之前,她一直很反對女人歸屬廚房的理論,都是他在做飯。為了保持平等,她會給他洗衣服。

飯桌上,茜親切地叫了丈夫一聲“老公”,而在此之前,他們一直互叫名字。茜說:“以後,你的錢讓我管吧,因為我們得攢錢買房了。”丈夫笑了。她說:“你是男人,以後記得早回家,因為你是有老婆的人。”丈夫的眼睛裏有了淚花。他問她是不是看了他的日記,她沒有直接回答,隻是說:“我是明白了要怎樣做你的老婆。”

婚姻自由的最高境界並不是靠契約來維持,太過追求自由,就會太在乎自己,而忘了用心去愛。一旦我們對愛情開出條件,愛就變成了市場上的交易。

暖規則:愛是長期的、漸進的過程,應該深入心窩,溫暖著彼此。

愛需要彼此相互扶持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詞人柳永。

愛情,像是一支圓舞曲,需要兩個人心甘情願,踩著相同的步點,依照相同的節奏,才能跳出曼妙的舞姿。

那年,他和她,因為愛情留在了北京。四年戀愛不是說放手就能放手,他們沒有選擇勞燕分飛,而是選擇為自己的愛情堅守。所以,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著,為的是能在北京有自己小小的天空。

他和她,都與別人合租了房子,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見麵的時候隻有在周末。

很多個周末,他們就在長安街上來回走著,手牽著手,說說一周的歡樂和痛苦,或者去北京的胡同裏看風景,最不願去的就是商業街和公園,因為沒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