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絢爛情感,愈放開則愈多姿
不要為逃避寂寞而結婚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作家沈從文。
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叫:“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幸福;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心傷;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段荒唐;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歎息。”可見,隻有時間對了,人也對了,才會成為完美的組合。而現實中,人們總是在寂寞的時候,想找個人來陪,好把自己內在的空虛填滿。
生活中,剛失戀的人,特別是被拋棄的人,很容易失去生活的重心,找不到自我。這時如果有人靠過來獻殷勤,便很容易投懷送抱。一來可以證明自己沒那麼差,找回自信,二來可以填滿無聊的時間。這種感情就像落水後投來的救生圈,為了活命而緊緊抓住,等回到岸上就會把救生圈丟在一邊了,結果不但傷害了“救”你的那個人,自己也得不償失。尤其是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決定結婚,這是對自己的不忠誠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
素黑說:“你失落了的另一半,並不是要向外找,而是要向內找。沒有尋回內在的另一半,沒有再次完整,你永遠不能真正去愛。每當你嚐試去愛,結果隻是傷害,對人對自己。假如你的內在還有衝突,假如你的內在還感到缺失,假如你的內在還未完整,盡管你自以為懷著的是愛,你的“愛”也隻能帶來傷害,你隻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身邊最親密的人。又或者更糟糕,你隻是害怕麵對缺失,在命運的交錯間碰上一個人來依偎,把他的體溫、自己害怕孤獨誤以為是愛,像是漂流在茫茫大海中死命抓著一塊浮木不放,以為自己深愛著它。”
喬楠是一家大公司的白領,一向生活得光鮮亮麗,下班約朋友吃個飯,晚上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做個麵膜,周末和朋友一起逛街、跳舞、爬爬山,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雖然沒有合適的男朋友,但喬楠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們都變得忙了起來:晚上約人出來吃飯吧,人家要陪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周末搞個朋友聚會吧,姐妹們都忙著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漸漸的喬楠想找個一起逛街的人都困難了。剛開始,喬楠對朋友們的“重色輕友”表示不屑:“哼,一群小女人!”可一個人待的時間長了,喬楠再也開心不起來了。姐妹們七嘴八舌,都勸喬楠趕快找個人嫁了吧,晚了就沒好的了。父母也苦口婆心地告誡她,過了30就成“老姑娘”了。
喬楠可以當朋友和父母的話為耳旁風,可她擋不住一日勝似一日的寂寞。終於喬楠接受了一個追求了她幾個月的同事張辰,他雖然不是喬楠理想的對象,但感覺人挺踏實可靠的。戀愛不久,他們結婚了,喬楠也結束了自己寂寞的單身日子。
然而,婚後甜蜜的日子沒多久,兩人的婚姻就出現了問題。張辰看不慣喬楠“小資”的生活做派,喬楠也不能忍受張辰的刻板乏味。最終這場婚姻草草收場,帶給兩人的是無奈和疲憊。
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孤單寂寞,也不要把戀愛和婚姻當做擺脫寂寞的手段。也沒必要因為寂寞降低標準,隨手抓一個男人來愛。因為寂寞而愛錯人,可能會寂寞一輩子。婚姻是愛情的結果,要靠愛情來維持,隻有結婚時從內心裏感到愉悅,我們才能滿懷希望地開始生活。
當然,你也不能坐等寂寞把你吞掉,應采取措施使自己走出寂寞。有沒有試過跟自己談心?很孤獨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用中等的音量和自己講話,當然也可以找好朋友傾訴。遊泳、打球、跑步、寫作、手工、彈琴……總會有一樣是你喜歡的,把喜歡的事變成自己的興趣,在空閑的時間裏就不至於那麼寂寞。
暖規則:別把填充寂寞的情感誤以為是愛,要理性地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
愛情不應試圖改變對方
寧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寧可忍受痛苦而思維,也勝似不進行思維。——奧地利作家茨威格。
如果你正享有一份真誠的愛,請站在客觀的角度看看自己是否沉溺於戀愛而迷失了自我。在戀愛中一旦失去自我,周圍的人際關係便開始惡化,工作打不起精神,身體也跟著垮掉了,要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戀愛。
小柯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婚前,丈夫說最喜歡她那大大咧咧的性格。可是結婚以後,他開始反對,一再說小柯這種女孩給不了他安全感。小柯怕丈夫不高興,盡可能把自己封閉起來,別說與男性朋友交往,就連中學同學聚會也不敢去,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一點生活樂趣都沒有。丈夫誇她是賢妻良母,可她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因為代價太大了。小柯覺得,現在都快找不到自己了,不僅脾氣越來越暴躁,工作不順心,而且在內心竟對丈夫產生了一絲厭惡的感覺。
有一天,丈夫回家後,發現小柯不見了,桌上留了一封信。
“你說你愛我,可是,如果你不是把我當做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來愛,你的愛還是自私的,因為你所愛的聰敏、美麗、溫柔、善良,在別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如果當初你選擇我,是因為在我身上發現了你想要的賢惠,那麼,如今,你也許明白了我並不完美。我努力過,但實在變不成你理想中的樣子。我很痛苦,甚至自卑。趁著我對你的愛還沒有變成恨之前,我們離婚吧,好聚好散。”
理想的婚姻必是讓人感到輕鬆和愉快的,幫對方活出自己。試圖改變對方,不僅會使對方反感,還會使對方在心理上產生挫折感和自卑感;為迎合對方,而極力改變了自己的人,也極少能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洛楓遇見丁香的那年,剛好大四。“不遲也不早就碰上了,那麼及時。”洛楓常常很欣慰地說。洛楓忙著找工作,丁香忙著考研,她希望可以對所學的攝影專業有更深的了解。雖然他們很忙,但那場“黃昏戀”依然談得很轟動,在情人節那天,洛楓手捧玫瑰花在丁香的宿舍樓下,靜靜地等著十點半下自習的丁香;在周末的時候,他們一起散步、逛街,緩解學習和找工作的壓力。相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性格特點,讓他們走得更近。
終於,丁香如願考上了北京傳媒大學研究生,洛楓也在北京一家美容院找到一份設計師助理的工作,這正是他的特長。在自己的職業規劃中,洛楓寫道:等丁香畢業的時候一起經營一家美容中心。工作了,難免有壓力,有時候洛楓幾個星期都沒有時間去見丁香一麵;有時,他會跟同事一起出去喝酒、打台球。
一天,洛楓接到丁香的電話,“楓,我希望你能為了我而重新找一份工作。我不喜歡你成天接觸那麼多的女孩子。”洛楓自問沒有做出任何對不起她的事,何況當初丁香說喜歡他的職業,喜歡他設計的每一個發型,怎麼會讓自己放棄理想呢?丁香說:“如果你愛我,難道不能為我而改變嗎?”“如果你愛我,就不能支持我的工作嗎?你知道的,那是我的夢想,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呢?”洛楓反問道。“我不管,總之你要換個工作!”
他們就這樣僵持了三個月,最後結束了兩年的愛情。
這是一個女人想改變男人的故事,結果是不歡而散。女人希望男人很優秀的時候,或試圖改變男人的時候,十有八九會是失望的。當男人有壓力時,往往選擇獨處或者保持距離的方法,這在女人看來就是不想解決矛盾,就是逃避,而男人則覺得女人的指責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為了躲避女人的嘮叨,常常選擇躲到角落裏抽煙或者出去喝酒。結果,女人越指責,男人越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