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貧窮不是失敗的理由(2 / 2)

現在的你,如果還受到違反生命原理的時代所建立的價值觀影響,是極為不合理的事。你別忘了,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富裕權利,這才是生命原理。而貧窮等於是生命原理的作用不足,是一種不該有的現象。

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思想的結果。我們知道,貧窮是一種反常的狀態,因為它是不適宜於人類生活的。它與人類的最高幸福和願望相背馳。“富裕”、“充足”,天下眾生都應有份。所以假使人們堅決地要求與不斷地奮鬥去取得這富裕、充足,總有一天你會認識這條規則——人人都能成功!

假使普天下的貧困者,能夠從他們頹喪的思想、不良的環境中轉過身來,而朝著光明愉快的方向努力;能立誌脫離貧困與低微的生存,則在最短的時間內,這種決心,一定可以使社會飛速進步。

許多人總以為自己已盡其最大的努力同貧窮奮鬥,實則他們並沒有盡其一切的可能去努力。就事而論,世間許多的貧窮,都是由“懶怠”所造成,都是由奢侈、浪費及不願努力、不肯奮鬥所造成。

除了奢侈浪費以外,“懶怠”之失敗比任何東西都更甚;而奢侈浪費與懶怠,往往是無獨有偶攜手同進的。

人類有幾種堅強的品種,是與“貧窮”、“困境”勢不兩立,水火不相容的。

自恃與自立,是堅強品格之基石。我們常能發現,在那些雖則貧窮、雖則不幸,而仍然努力奮鬥的人中間,這種品格非常發達。但是一個因失掉了勇氣,失掉了自信,或因懶得去努力奮鬥而貧窮的人,卻沒有這種堅強的品格。同那些在不斷去取得富裕的努力中鍛煉出大量的精神力、道德力的人相比較,這種人是一個弱者。

你堅定意誌,要在世界上顯出你的真麵目,要一往無前的朝“成功”、“富裕”之目標前進,而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推翻你的這種決心時,你會發現,從這自尊心理和自信心理中,你是可以獲得無窮力量的。最足以損害我們的能力,破壞我們前途的,無過於與目前的不幸環境相妥協;以不幸環境為固然,而不想去掙脫它。因為自己不能像富裕的人一樣地生活,不能享受富裕的人所得到的享受;貧窮的人往往灰心氣短、不想奮鬥。他們不想盡其可能的努力,走出困境,擺脫貧窮。大部分貧窮者的毛病是他們沒有建立可以脫離貧窮的自信。他們已經同貧窮妥協,以貧窮為他們應有的命運。

希爾認識一個青年,他是一個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他的身材很魁梧。

他說,他甚至連購買一頂草帽的錢都沒有。他說,要不是他的父親每星期供給他20元錢,他會挨餓。這個青年人就是犯了沒有自信心的毛病。他嚐試過許多事情,但都宣告失敗。他說,他的教育是一個失敗。他得到一種事業時,從不認為自己是可以成功的。所以他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失敗,結果是一事無成。

這一結果隻是因為他懷了錯誤的精神態度,隻是因為他無法走上思想的正軌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