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思想的結果。我們知道,貧窮是一種反常的狀態,因為它是不適宜於人類生活的。它與人類的最高幸福和願望相背馳。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的思想。認為自己命運貧窮,必須老死於貧窮的這種信念!
假使你覺得自己的前途無望,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黑暗慘淡,則你應當立刻轉過身來,朝向另一方麵,朝向那希望與期待的陽光,而將黑暗的陰影遺棄掉。把貧窮的思想、疑懼的思想從你的心中驅走,掛上光明的、愉快的圖畫。
“成為富翁的條件是什麼?”若有人這樣問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他會毫不考慮地回答:“貧窮。”
人若是曾被貧窮折磨,對財富的欲望和毅力就會比別人強,其構想才會不斷湧出,並有超群的行動力。
1936年,吳先生身無分文地來到日本。他在一家中華料理店當廚師,在那兒,他練出一手好手藝。戰爭結束後,吳先生在新橋火災後的廢墟上開了食堂,所謂的食堂隻不過是改造的小木屋,十分簡陋。這家食堂非常受歡迎,當時處於戰後的環境,食物很少,他的生意愈來愈興隆。
後來吳先生利用這筆自己的積蓄,在新橋車站前的好地段開了“新橋亭”,獲得了很大成功。
在陌生國度奮鬥置產的吳先生,又著手擴充生意,經營小鋼珠及音樂咖啡廳,最終在東京的市中心蓋起了高樓大廈。
在日本的韓國人也和華僑一樣走著相同的路。不可避免地,在陌生的國度裏,他們也受到迫害和歧視,在貧困的折磨下,將痛苦的經驗當成能源,大多數的韓僑,也獲得了成功。
就像這樣,逆境、危機感、一貧如洗等,會成為取得財富的最大催化劑和原動力。
假使你現在很貧窮,不要悲歎自己的生涯,還應持有喜悅之心才對。
有一個新聞記者問卡西歐計算機社長杜尾忠雄先生:
“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杜尾忠雄回答:“當然是貧窮。”
他也如此述說:“我切身體會到,貧窮是父母親所留下來的最大的財富。因為貧窮,使人想到要奮發圖強,從身無分文、白手起家創立事業,最終目的就是要趕快自貧窮中脫離嘛!我以前最常想的就是,要過像樣的生活,要吃像樣的食物……”
卡西歐社長是基於貧困的原動力,才創設公司,使該公司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個上市的公司,是相當了不起的發展。確實,貧窮是成為富翁的要因之一,可以說貧窮為富有之美德。
貧窮和其他的“心病”一樣,也是一種疾病。
如果你生病了,你一定會認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不對勁,然後立刻向別人求助,做某種適當的處置。
同樣的道理,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財富不能充分循環,那麼一定是你的某些部分發生問題。你的生命原理,原則上是指向更富裕的生活,而貧窮違反了生命本來的欲求,你絕不是為了在今天的茅屋中,穿著襤褸的衣服,餓著肚子過日子而出生在這個世界的。你應該過著幸福及更富足、更成功的生活才對!可是過去有許多宗教和哲學,都讚美貧窮是一種美德,事實上這種看法,隻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產生的。說起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