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當諾裏克新軍騎兵從背後突入的時候,整場戰鬥也就徹底結束了。原本的兩千正規騎兵被克裏格的桑格爾人和諾裏克新軍分兩次殺光,剩下的近萬名牧民也被依次擊潰,這場會戰也就到此為止了。
整頓隊伍,照料傷員,收束馬匹,這一戰克裏格這邊至少殺死了五千青壯,即便對麵的是個擁有三萬人口的大部,這樣的損失也無法承受幾次,如果他們投效的主子不能為他們報仇,那也就沒資格再做主子了。
在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之後,克裏格就率領軍隊向西進發——在西邊,是另外一名阿布丹傑的競爭者的勢力。
然而,在克裏格的軍隊走後,重新聚集起來的迪德人之間卻爆發了巨大的爭執。因為克裏格軍隊的作戰方式,以及諾裏克新軍的強力打擊,整個部族裏的勢力對比發生了徹底的轉變,原本人口眾多的大家族轉瞬之間變得虛弱不堪,倒是一些原本人丁不怎麼興旺的小家族有了更大的份量。
而更糟糕的情況是,看到大軍潰散的情況,原本留在城堡外照料牧群的老人們便迅速而果斷的宰殺了牲畜,再放火焚燒。結果等到潰散的牧民們重新聚攏並發現諾裏克人並沒有想要繼續進攻城堡並把他們斬盡殺絕之後,這三萬多牧民所剩下的牲畜也不過隻有區區萬餘頭了。
對於一個大部族而言,這樣的打擊毋庸置疑是致命的。更加糟糕的是現在的季節——此時正是家畜剛剛產崽不久,為了避免部族財產養肥了敵人,除了少數被帶進城堡的牲畜外,老人們毫不猶豫的將所有幼崽宰殺殆盡——這樣一來,整個部族的畜群想要獲得補充,除非得到別處的幫助,否則就隻好等待明年了。
麵對這樣的危機,部族裏的大族長又戰死,而他所率領的正規的軍隊也被宰殺得所剩無幾,各大家族的長老們自然就要開始商量以後的事情——向他們所投靠的王子殿下請求援助,補充一些牲畜,這是勢在必行的——然而真正使各家長老們在意的,還是他們所新獲得這片土地。
對於這些迪德人來說,被分配在帝國邊疆地區,隨時可能麵對敵人的侵攻,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反過來說,這樣一片水草肥美的草場也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的,而他們部族原本的土地也已經被轉封給別的部族,現在想回也回不去了。
接下來,就是再次派遣使者前去求助,並彙報諾裏克軍隊的去向——而在此之前,則要選出一個新的族長——畢竟,作為一個帝國裏的一部分,他們被封在這片草原上是因為他們的族長被封為阿爾達堡埃米爾。而接下來,他們還要選擇一個繼承者,才能夠順理成章的繼續呆在這片土地上。
而對於自己這次行動對這個部族的打擊,克裏格並不知情。此刻他隻打算對另外一座鎮子再做出同樣的事情。在安排那些被他掠來的迪德醫生給所有傷員妥善處理完畢之後,克裏格再次安定了下來——此時,帶著兩千六百多軍隊在默爾菲平原上遊蕩,他所要做的不止是襲擊一些小的部族,更有探查地形的用意。
要不了多久,那位被他踩了尾巴的王子殿下就會有大軍趕來。而這一次他所麵對的將不再是一群意誌不堅定的烏合之眾,而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隊——迪德人的正規軍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在之前那次大戰中克裏格是親眼見到的。到時候,戰鬥一定不會象這一次那麼順利。
為此,尋找一塊合適的戰場就是非常重要的了——盡管桑格爾人對這種事情並不在意,但諾裏克人的軍事典籍裏卻反反複複的強調了作戰地形的重要,而克裏格在親身經曆了一些戰鬥後對這方麵的事情多少也有了些了解。他的軍隊雖然是精銳但是相對來說數量偏少,如果能夠以對等的數量作戰那是再好不過的——這就需要地形的幫助了。
然而遺憾的是,從埃德拉城進軍到坎布城,再南下到阿爾達堡,他還沒有找到合適進行限製人數的會戰的戰場——整個默爾菲平原幾乎都是一馬平川,並沒有太多的丘陵穀地——這種情況讓克裏格很是撓頭,然而他卻仍舊不想就此放棄,還打算再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