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一切事務都定下來後,很特別的,與會的七方都沒有要確立文書的意思。
這一方麵固然是由於七方都是大有身份地位的人,且對整個貿易圈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並不擔心別人毀約,另外一方麵也是由於這個貿易協定的尷尬之處。
之所以這個貿易協定注定了隻能是無法宣諸紙麵的秘密協定,就是因為與會七方的尷尬關係。
諾裏克帝國這邊,皇帝、禁軍步兵司令、尤利西斯家族和稅務部都參與其中,而合作對象中除了克裏格是帝國盟友外,無論是北海人,還是迪德人,都毫無疑問的是“帝國的敵人”——即便不考慮“用帝國資源為帝國敵人牟利”所帶來的聲譽上的影響,僅僅是“和北海人合作”這一項,就會直接得罪北海沿岸的全部國家和民族!
而北海人那邊,一來將諾裏克帝國拖下水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二來也確實需要有一支艦隊能夠長期穩定的為他們提供生存所必須的糧食、物資,自然沒有將這事公諸於眾的理由。
雖然迪德人對這事無所謂,但考慮到事情一旦公開合作必然被破壞,迪艾爾也選擇閉口不談。
最後,再次確認了全部合作條款之後,所有的客人就分別離開了小會議室,各自回各自的房間睡覺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已經將事情敲定的夫人們便也結伴返回,而迪艾爾則跟著菲利普一並北上——因為克裏格船塢裏的新船還沒造好,這些人便乘坐了戴亞的船——這樣,那位著名的走私海商就名正言順的從克裏格這裏重獲自由。
在所有客人都離開後,克裏格就交代了下要塞裏的事情,又重新回到了部子裏。
他這次回去,不為別的,就為卡尼拉修女所說的教育的問題。盡管修女已經不再希望將那些唱詩班的娃娃們帶走了,卻仍舊向克裏格提出了慎重的建議——在諾裏克人裏,所有的孩子都會被送到統一的學校裏,由最專業的學者傳授知識;而桑格爾人這樣放任自流的教育,如果是孩子遇到個經驗豐富的好手,固然能夠學到大把知識,但萬一遇到的是個本身就不夠強的教育者,恐怕將來的成就也有限得很。
卡尼拉修女這話一說,克裏格自己也深以為然——他阿爸自己就是草原上最好的刀手和騎手,而他狩獵的本事又是和部子裏最好的獵人阿比叔學的——若是換了庸手來教,怕是他也確實不成。
這樣,克裏格便也焦急起來。他到不擔心他部子裏的娃娃,畢竟他的弟兄本來就都是桑格爾人裏一等一的好手,但大草原上旁的部子裏的娃娃,卻未必能象他部子裏的娃娃一樣受教育。
想到了這一點,克裏格拉了蕾娜一起,快馬加鞭趕會自己的部子——因為這是與傳統不合的大事,便非得征求薩滿和所有長老們的意見不可。
在克裏格在為了桑格爾人教育問題而奔走的時候,提圖斯正在指揮著隱修院騎士團進攻迪德人的鎮子。
原本,整個默爾菲平原上,一共也隻有五六座城鎮,更多的是與桑格爾人部子一樣的格羅格部子。
這些格羅格人被迪德人趕向北方後,迪德人便占據了這片大平原。後來,因為克裏格對平原北部諸部的滅絕性的打擊,新搬遷過來的迪德人便選擇了謹慎而穩妥的方式,重新充實和加固了原本的格羅格城鎮。
而提圖斯所攻擊的這個名為塔拉的鎮子,正是這樣一個被加固後的鎮子。
提圖斯麾下所有的,是整個騎士團全部五個支隊的力量——每個支隊有近一百名騎士,兩倍數量的扈從和五倍數量的農兵——就象對騎士們嚴格要求一樣,這些農兵也是提圖斯命令騎士們精選而出的體格強壯生性悍勇之輩。
而考慮到騎士團的士氣、合作及可能出現的傷患,提圖斯還額外向奈莫要求了十名教士隨軍——這十名教士不但是熟悉典籍的信徒和見識廣博的學者,更重要的是,這些教士都有教會頒發的正式行醫資格。這意味著,騎士團裏不但有經驗豐富的獸醫、草藥醫生,還有經驗豐富的外科大夫——考慮到受傷後能夠得到蒙主賜福的教士的治療,騎士和農兵們的士氣也格外高漲。
擋在騎士團和他們的土地、財富之間的,是一名埃米爾和他麾下的一千老兵。而在鎮子裏,則足足有六千居民——為了抵抗異教徒的侵攻,這些居民中的青壯男子也被派發了武器,投入了守城戰。
作為隱修會騎士團的第一戰,也作為自己指揮的第一戰,提圖斯無論如何都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們有太多損失——這一方麵是考慮到這些騎士對於帝國所起到的屏障作用,另一方麵也是考慮到自己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