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勝機(2 / 2)

這下,奴兵們便呼號逃竄得越發迅速起來——在諾裏克人的右翼,那些狂熱的護教騎士們毫不留情的將潰兵和迪德人的輕騎一起予以迎頭痛擊,而左翼則是狂獒戰士毫不留情的見誰打誰。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夾在正中央的奴兵們猶豫了一下,竟全部從克裏格的陣前跑過——這些人也許跑不過那些迪德人的輕騎兵,也跑不過護教騎士們的鐵蹄,卻未必跑不過同樣是步兵的狂獒戰士。

就這樣,右翼戰場上,迪德人的輕騎和西部教國聖戰大軍的護教騎士團兩支騎兵激烈的碰撞、拚殺,很快便將那些潰逃的奴兵也都化作了殘破的屍體;而左翼戰場上,當那些腿腳格外利索的奴兵把狂獒戰士甩在身後之後,那些因為過量用藥而變得神誌不清的狂戰士便嚎叫著迎上了迪德輕騎。

結果,一邊是迪德人和諾裏克人一同絞殺了潰兵,另一邊則是薩馬提斯人掩護著潰兵逃離了戰場。之後,迪德人輕騎便紛紛撤開,將那些屍體留在地麵上——僅僅五百名薩馬提斯狂獒戰士在這樣短暫和激烈的衝突裏便如督伊德所預料的那樣全死了,而那些殺紅了眼的護教騎士則毫不遲疑的揮舞著刀劍一路追殺迪德人的輕騎,全不管胯下的重甲戰馬漸漸的被對方落得越來越遠。

看著兩邊截然不同的局勢,克裏格便憂心起來。

他所憂慮的第一件事,是那些逃掉的潰兵。盡管之前在衝擊陣地時折損了不少人,後來潰敗時又給殺了大半,但從他這邊逃掉的,少說也有一兩萬人,而其中更不乏全副武裝的精兵。這些人一旦重新組織起來,便是大患。雖然迪德人蘇丹未必有這麼大手臂拿六七萬人的性命來掩飾這萬把人的調動,但若這真是迪德人的伎倆,特羅布山口的營盤也許能保不失,特拉波要塞卻不好說。

而他所憂慮的第二件事,則是追著迪德人輕騎越跑越遠的那些護教騎士們。這些人便如同沒腦子一般,隻知道一門心思的追擊迪德人的輕騎,結果離聖戰大軍的本陣越來越遠。而克裏格早知道這些護教騎士是聖戰大軍裏最精銳的部分——無論這支精銳是給引到設埋伏的地方消滅了,還是僅僅引得離開戰場方便迪德人的主力部隊進攻,這都絕不是什麼好事——見過聖戰大軍裏普通兵士的裝束和架勢後,克裏格便越發覺得那些人並不是真的兵,根本打不了仗。

但和第三件事比起來,前兩件事便都是小事了——伴隨著號角、長笛、大鼓等軍樂器的命令,迪德人的大軍便審慎的以一個巨大的陣列緩慢的逼近了這邊。

原本,先前見了阿布丹傑王子的作戰風格,克裏格便覺得迪德人的戰鬥必然是傾向以輕騎為主的。而後來和大王子的軍隊作戰時,他隻顧著帶人在迪德人的陣列裏拚命廝殺,對敵人的武裝組織便全沒在心上,隻知道迪德人的步兵並不強——而這一次,他既獨自負責一邊戰陣,便終於有時間耐心的來看迪德人的戰陣了。

大體上,迪德人兵隊的布置和諾裏克人到差不多——前排是槍兵,後排是弓弩手,輕騎兵在大陣兩翼,重騎兵則在步兵陣列後做預備隊。但仔細看起來,卻又有不同。

迪德人的橫排以二十人為一個單位,每個單位之間各自留了五人寬的空。而步兵序列裏,隻有前五排是持大盾長槍的槍兵,後麵緊接著便是持強弓帶臂盾的弓手,而弓手的後麵,更有提了雙手刀斧的戰士跟著。

而這樣略嫌鬆散的步兵陣列後麵,那些重騎兵則分別對了步兵陣列的空檔排成了小方陣,一副隨時會發動衝鋒,越陣而出的模樣。

看到這個架勢,克裏格便皺起了眉——諾裏克人這邊布的是整齊的槍兵陣列,即便以重騎兵衝擊也是沒效果的,迪德人斷然不能這麼做。但若是不打算以重騎兵衝擊步兵陣列,這些專門留出來的空檔就說不通了。

而更使克裏格奇怪的是,以五排槍兵和十排槍兵對衝,顯然是一點便宜也占不到的,相持之下更可能導致槍兵陣列崩潰,進而危及後麵的弓手——但若是說迪德人竟連那些適用後五排的超長槍也沒有,他也不能相信。

克裏格疑惑的時候,迪德人的步兵便近到了弓箭的射程裏。中路的諾裏克弓箭手和右路的沃倫十字弓手已經紛紛開弓射了起來,而克裏曼人的軍團因為得了克裏格的命令,並沒有放箭——這下,克裏格對麵的烏鴉旗和狐狸旗便慢了下來。

仔細分辨了一下,克裏格便發覺烏鴉旗正對著自己所在的小丘和正麵的克裏曼軍團,而狐狸旗正對著的,卻是他留在左翼的特羅布人軍團。盤算了一下,克裏格便決定賭一回——如果五個王子之間互相不和睦,那麼當他集中力量猛攻一個王子的時候,另一個應該會足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