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錯惹春風少年遊(一)(1 / 3)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

情態傳神清絕豔,依舊桃花麵。

華雨眠剛出小巷並未多時,不過在墨都最大最熱鬧的宣平街上隨意逛了逛,身後及左右回首駐足的仕女麗人便不可計數。有正從麵前遇著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到底了,隻是多看了幾眼,羞得避去了一旁。

鶯鶯燕燕,掩麵踟躕,春光正好願與君同,細水流年願伴君側。

內心不知如此憧憬了幾多回,隻可惜,百般千般,萬般無奈,礙於人言禮教不得上前一訴衷腸。白白錯失機會,卻又心藏不甘,隻能漲得麵泛紅雲,嬌歎輕惱。

也難怪,好兒郎,女心悅。

失策啊,失策啊,今日怎麼這麼大動靜?先前也是如此打扮,可從未有過像今日這般招搖過市,是我易容術出了紕漏,還是我著裝出了什麼差錯?噝,但也不對啊,雖說我久未以“桃花公子”的身份現於人前,但也不至露了馬腳。不對!不對!

華雨眠細細打量了一番四周路人的神色,內心暗暗地捫問著。說到底她終歸還是個年方十七、待字閨中的女子,平素處事雖寵辱不驚,然而對這郎有情妾有意的花事,還是有不甚明了之處。嗬,枉她自詡風流,還敢到處招惹桃花。現下,這些來意顯白的“爛桃花”也足夠她頭疼的了。真是應了那句:

唐突佳人並非我意。

心裏飛快地打算著,麵上卻不露聲色,腳步已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匆匆然想盡早趕到桃乾居。

說起這桃乾居,那就不得不好好提一提。

桃乾居坐落於宣平街最繁華的地段,占地方圓為墨都中眾酒樓客棧之最。每日車來人往,皆是賓朋滿座,四方到墨都賞玩經商者說到打尖住店,最先想到的無一不是桃乾居。桃乾居以“雅”著稱,外至樓飾風格,內到糕點菜肴,統統不流於俗套,精致冶人,且獨樹一幟。這也恰好與居名的諧音遙相呼應,桃乾,桃乾,陶潛,陶潛,也真頗得幾分魏晉名士的優雅風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鼎鼎有名的大酒樓,一年前可不是現在這副模樣。

酒樓原名寶怡樓,掌櫃的是個近四十歲的大男人,人稱六老板。由於經營不善,寶怡樓幾近關門,被迫變賣用來抵押債款,這六老板也差點要流落街頭。但說也奇怪,正當人們以為寶怡樓和它的主人難逃厄運之時,一夜間,寶怡樓被重新修葺一新,連帶菜品也跟著換了個翻天覆地,名字更是被更成了如今的桃乾居。但掌櫃的仍不變,夥夫小二一班人馬全都原封不動。

就這樣,桃乾居不過開張一年,生意就被弄得風生水起,直把都中一幹酒樓客棧比了下去,叫人好不生羨。所以百姓紛紛猜測六老板定是暗中得了貴人相助,有高人指點迷津,而且這位貴人不僅有萬貫家財,更有一個運籌帷幄、深諳謀略的經商頭腦。否則,要在短短一年內盤活一家東山無望的大酒樓,並且還要將它反虧為盈,而且盈利的還不隻是一點點而已,這談何容易!

雖是如此,一年來,人們口中所謂的幕後高人從未在人前露過麵,劉老板的嘴更是嚴實得密不透風,迄今這還是個百姓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倒是桃花公子最喜歡這桃乾居,時常光顧,且居中東側還有一方雅座專為他而留。再者就是二者皆沾了個“桃”字,也難怪人們會懷疑,這家世不明卻出手闊綽的桃花公子就是那幕後之主。

“哈!公子來啦,快裏邊請!”

小二見桃花公子許久未來,今兒突然造訪,心內也是一喜,忙忙迎上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