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你的心還是這麼的大。”項臨風看著自己的兄長,抖了抖手中的地圖,“你這一生都是這樣沒有自知之明,明明不善長軍略的謀劃,卻每次都想要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難道以前的那些教訓你都忘了麼,我說你是昏君其實並不準確,這幾十年,你的確將帝國治理的很強盛,至少以前是,可是你並不是一個好的統帥,在戰爭上卻是並沒有多少建樹,甚至我說你喪師辱國都不為過。”
“你別瞪我,我難道說錯你了嗎?你犧牲了幾十萬將士的性命最終得到了什麼嗎?你沒有為帝國開辟多少疆土,你也沒有給帝國帶來多少人口,你得到的無非隻是那些虛無的斬獲和天可汗的虛名罷了。就是那些斬獲數字靠的也是我大楚強盛的國力與大楚軍團的強悍,而不是你項風的英明神武。”項臨風絲毫不顧皇帝要殺人的眼神,他今日似乎想要一下將皇帝的雄心與自信通通的擊潰,深沉的望著皇帝道:“我勸你,別再這麼好大喜功了,大秦人針對帝國的計劃就快要發動了,你要是不想做亡國之君,就給我打起精神來吧,享樂和內鬥的事情少做,世家才是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力量基石,軍隊和百姓才是保護整個帝國的真正力量。管管那些文官吧,別讓他們對帝國失去了信心,那樣你終將一無所有。”
“住口,你一個武人懂得什麼?”皇帝在醒來後終於開了口,“世家勢力膨脹,必然威脅到皇權,你看看帝朝哪一次權力更迭的背後沒有世家的影子,現在他們能夠左右皇權,假以時日必然會威脅我項家的江山。攘外必先安內,朕要是不先讓這些世家完全臣服,怎麼能更好的麵對大秦這個虎視眈眈的外敵。”
“你的權利欲望太強了,這並不是好事。我希望你不要忘了太祖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的遺訓,世家是永遠不會反對國家的,你應該多聽聽他們的。”項臨風放下了地圖,一字一句的重重說道。
在原則性的問題上,項風這個皇帝顯然是不會聽任何人的,斜了他一眼說道:“朕即國家,反對朕就是反對國家。”
項臨風用淩厲如刀的眼神盯著皇帝看了很久,歎道:“算了,我不想和你爭論下去了,我來隻是想要跟你說一聲,現在帝國南方一帶出現了一個太平教,宣揚均貧富,教徒發展的很快,我懷疑這背後也是大秦人在搞鬼,你多注意注意吧!大秦人的勢力現在可以說無處不在,我看他們離發動不遠了,中原關中空虛,我勸你早做準備。”
“朕的長安有數十萬精兵,朔方隴右等地邊軍雲集,尤其是幽燕安忠嗣的十幾萬燕雲鐵騎,隻要大秦人敢在中原登陸,朕的重兵必然四方雲集,殲滅他們。”皇帝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而武皇項臨風卻是如同看白癡一般看著皇帝,他到底是真的老糊塗了還是太自以為是了,所有人包括那個楊釗都看出安忠嗣懷有異心,可他這個當年精明無比的皇帝卻為何看不出來。項臨風很想說幾句話,可是卻最終放棄了,說了也是無用,人說三人成虎,可皇帝卻偏偏將所有人的告誡都當成了耳旁風,你又能拿他如何呢。
“大秦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否則他也不會屢次禍亂中州,一個能夠堅持六百多年的民族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你還是多加小心的好,這次與吐蕃的戰爭最好還是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免得被過多的牽製住精力,被某些虎視眈眈之輩乘虛而入了,到時候得不償失。”項臨風仍是不無提醒之意思。
“朕不用你提醒,你隻要替朕監控好江湖和民間的事情就好了,其他的朕自有決斷,六郎,你最好記住,朕才是這個帝國皇帝。”皇帝顯然不耐煩了,語氣也變得十分的不善。
“你是皇帝,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算了,我懶得和你說了,這裏都是我搜集的關於大秦人的動向,你自己看吧!”項臨風掏出一卷書冊扔到了項風的麵前,轉身走回了屏風前麵,頭都不回的說道:“我走了,去看看大兄的孫兒就走。寧安那孩子你還是加緊培養的好,破軍血脈並不是傳說,你不要把他看成了厄運的象征。有些事情躲也躲不過,我知道你二十年前因為他的出現受了很大的刺激,但是他畢竟是大兄的孫兒,你欠大兄的太多,就當還給大兄也好。”
“朕自然會加力培養,隻要他值得朕這麼做。”皇帝丟了一句話過去,卻半晌未曾得到回應,這才確定項臨風已經走了。
項風將那卷書冊拿起翻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是難看,他忽然不顧身體虛弱,猛然站了起來,將隻看了一半的書冊撕了個粉碎,“朕的帝國,朕的皇位,誰都別想奪走,大秦,世家,破軍,宗室,哼,不管是誰,隻要敢動這個念頭,朕就殺了他們,殺!殺!殺!”皇帝的臉色潮紅,顯得猙獰無比,嘶啞的吼聲充滿了整個禦書房,回蕩著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