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最後提出了由三人一起上奏皇帝,延遲錦衣衛改革的時間,隱隱有了一層試探之意,不但是為了試探項寧和魏亭,更是為了試探皇帝。
他張軒鬆是一個官場權力鬥爭的行家,卻對情報密探方麵的事情一直半解,他知道在他表麵上統治錦衣衛的時候,錦衣衛那些底下的吏員,衛所的護兵係統其實已經漸漸的腐爛,尤其是他自己控製的那些手下更是以地痞流氓,兵痞惡霸巨多,讓他們欺壓百姓橫行霸道一流,讓他們情報密探的本事連末流都算不上,而真正的精銳人馬都大多掌握在魏亭和那些邊疆鎮撫司的那些人手中,隻是他們不和自己合作罷了。
這些東西,皇帝都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現在他對錦衣衛的現狀非常不滿,那也就是相當於他對自己不滿。因為皇帝還沒有老糊塗,他不會傻得讓人把那些真正作為依仗的精銳力量都整頓掉,他隻會讓人砍掉那些導致錦衣衛力量削弱的糟粕,而那些糟粕恰恰又大多都是他張軒鬆的勢力。
他以上奏來試探皇帝,就是想要看看皇帝的心思,如果皇帝不同意拖延整頓的時間,那就表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重建錦衣衛的秩序,而要重建錦衣衛的秩序,首先就是要把他張軒鬆剔除出去,歸根到底,也就是說,皇帝最終想要動的人是他張軒鬆。如果皇帝同意了那道奏折,則說明皇帝的決心雖然很大,但仍是想要給自己時間去布置,也就是說,皇帝對他這個忠誠無比的棋子,還顧念著舊情,有意放過自己一馬。
“陛下啊,你難道認為錦衣衛沒能對皇長孫被刺提前反應,是因為錦衣衛的力量被我削弱的太多了,你是想要重建錦衣衛了嗎?可你難道不知道,這些很多都是魏亭這些人故意裝出來的嗎?吐穀渾人那麼多人進了長安城,以魏亭的能耐,他會不知道嗎?他早就知道吐穀渾人要刺殺帝國的大人物了啊,隻不過,他是想要借此機會除掉我張軒鬆啊。”
“陛下啊,你難道不知道,沒有我張軒鬆,誰替你平衡軍堂在錦衣衛的勢力,誰又堅決的支持你皇權的獨尊,誰又替你做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呢……”
張軒鬆有很多話想要立刻對皇帝說,可是他卻不能,也不敢,因為許多事情他雖然知道,他雖然能夠猜得出,可他卻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更令他感到震撼的是,他不相信皇帝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人,會不知道魏亭這些人打得什麼算盤,可是他依然要整頓錦衣衛,依然要削弱自己的勢力,這就非常值得人深思了。
伴君如伴虎,帝心海底針,臣子永遠不可能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完全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
張軒鬆的心隨著自己大腦的快速運轉,漸漸的沉到了穀底,可接下來的談話,卻讓張軒鬆不得不震驚了,因為他想不到,皇帝的決心會如此之大,項寧和魏亭的手段會如此的快,如此的猛烈,幾乎令他有難以招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