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喋血孤城(加更)(1 / 3)

“處座,剛才抓到一個想混出城的奸細,他說認識你,我不敢私下處置,就把他帶來了!”曹小猛推搡著裝扮成百姓的龐文龍請示道。

於宇軒皺著眉向他看來,龐文龍心虛地躲閃著目光,他政治嗅覺何等敏銳,眼看關北軍就要大難臨頭了,他不想枉做陪葬,可又不好意思跟於宇軒傾訴苦衷,他自己也覺得那樣太沒義氣,就想腳底抹油不辭而別,沒成想遇到城門戒嚴,幾經盤查下露了破綻,被機警的曹小猛押了回來。

於宇軒移轉目光,淡淡說道:\"我把你當兄弟,你若想走,何須偷偷摸摸!\"

“局座,我。。。”龐文龍聲音一哽,後麵說不下去了,他真的不想死,不想跟著段係一起倒血黴。

於宇軒深吸口氣,徐徐吐出,緩緩道:“給你指出路的是兄弟,逼你上絕路的是敵人,就讓我送你出城吧!”

“恩!”龐文龍淚眼吧擦地揉了揉眼睛,他見過了太多陰謀算計,早已不敢再信任何人,但在被稱為兄弟的那個人麵前,他竟會哭得像個孩子 。

八月二十九日,葉軒轅一天內召開了三次緊急軍務會議,中央軍北伐聯軍總司令雷震,晉綏軍蕭遠山、桂軍徐昌平、滇軍李應、川軍董青城於兩日內趕回廣粵出席會議。

會議上,葉軒轅認為關北軍與新政府同枝連脈,同屬北伐軍作戰序列,應予以援手,主張全軍推進,火速增援。

徐昌平和李應以軍備物資不足為由消極備戰,蕭遠山和董青城以道路不通,缺少大型運兵工具為借口,表示難以在短時間內集結部隊繼續北進,會議再次陷入僵局。

第四次會議,雷震力排眾議,堅決支持葉軒轅的主張,他重重拍了下桌子,承諾誰先抵達天津,他就讓出北伐軍總司令的頭銜。

眾位軍閥大佬再無異議,迅速收攏部隊,三路百萬北伐大軍全線北進,目標一致,在北津城城破之前揮師至中原腹地,同宣軍展開決定性的最後一戰。

九月一日,宣軍主力第七師,二十四師,三十七師,五十二師兵臨北津城下,安營紮寨,對北津城形成了初圍。

九月三日,後續部隊五十萬人同攻堅器械抵達一線陣地,攜火炮二百門,炮彈五萬枚,均由牽引車卸下,等待著最後的攻擊指令。

至此,北津城已淪為一座重軍包圍之下的孤城,關北軍準備依托城牆的無懈防禦以守待援,此次戰役標誌著南北新舊軍閥之爭進入了決戰期。

護城河中還露著北津城起義時,一輛沉入河堤的汽車頂棚,無人打撈,城下的血跡雖已被掩抹,但道路前的彈坑仍在,一望無盡的宣軍從四麵八方黑壓壓地壓了過來,炮筒緩緩抬高,就像一隻千鈞鐵拳般高高舉起,欲狠狠砸向那座金剛岩澆築而成的傷城。

北津城四座城牆防禦係統已全數開啟,自建成那天起,還沒有真正發揮過它的作用,玄武門二十四門內置炮筒壓彈上膛,一百零二架機槍從機槍口被推出一截,隨時備戰。

每個機槍手身後都堆著好幾箱子彈,還有兩大桶機槍冷卻水,副機槍手正緊張地在幽暗的城牆堡壘中壓彈上鏈,以便戰鬥打響之後,有足夠多的機槍彈鏈可以維持不間斷火力。

張德水兵變後,於宇軒被臨危任命為關北軍副司令兼參謀總長,負責協調指揮北津城的防守,他對這次被動的防禦戰並不看好,死守城池也隻是權宜之計。

若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皇浦中正已傾盡全軍之主力圍攻北津城,又有日本人助其切斷關北軍左翼退路,淩嘯川也全力配合右翼阻擊,北伐聯軍未必能在兩月內打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