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企業的員工都會有這樣的抱怨,抱怨公司的老板;抱怨工作時間過長;抱怨公司管理製度過嚴……有時候,抱怨的確能夠贏得一些善良人的寬慰之詞,讓自己的內心壓力暫時得到一定的緩解。與此同時,口頭的抱怨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會直接給公司和個人帶來經濟損失。但是,持續地抱怨會讓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抱怨也會讓人的思想膚淺,心胸狹窄。試低想,一個將自己頭腦都裝滿了抱怨的人,怎麼可能去容納未來?
抱怨隻會讓我們與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從而讓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珍越窄,最後一事無成,隻能選擇被迫離開。
讓我們看看周圍那些隻知道抱怨而不努力工作的人吧,他們從來不懂作得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他們也不懂得豐厚的物質報酬是建立在認真工作基礎之上的;他們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我們也還是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機會來提升自己的技能。
而他們就是這樣,在日複一日的抱怨當中,隨著自己的年齡增長,自己的業務技能卻沒有絲毫長進。更為可悲的是,抱怨者始終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一個非常嚴酷的現實:在現如今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工作機會來之不易。如果不好好珍惜工作機會,不努力工作,成天隻知道抱怨,總有一天會被排在解雇者名單的最前麵,不管他們的學曆是否很高,他們的能力是否能夠滿足基本的工作要求。
有一天,傑克遜站在一家商店出售皮鞋的櫃台前,和受雇於這家商店的一名年輕人聊天。他告訴傑克遜說,他在這家商店已經工作了7年,但是由於這家公司的老板“目光短淺”,他的工作業績並沒有獲得賞識,他感覺非常鬱悶,與此同時,他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像我這樣一個學曆不低、年輕有為的小夥子,還擔心找不到一個體麵而有前途的工作嗎?”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有一位顧客走到他的麵前,要求看看襪子。這位年輕的店員對這名顧客的請求不理不睬,繼續發牢騷,雖然這位顧客當時已經流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可是他還是不理。
最後,等他把話說完之後,才轉身對那位顧客說:“這裏不是襪子專櫃。”那位顧客又問:“襪子專櫃在什麼地方?”這位年輕人回答說:
“你去問總服務台好了,他會告訴你怎樣找到襪子專櫃。”
年多的時間裏,這個內心抑鬱的、可憐的年輕人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有得到別人的賞識,沒有得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而在3個月後,當傑克遜再一次光顧這家商店的時候,並沒有再看見那位滿腹牢騷的小夥子。商店的另一名店員告訴傑克遜,上個月,公司進行人員調整的時候,他被解雇了。就這樣,在幾個月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傑克遜在一條非常繁華的商業街上,又碰見了那個小夥子,顯然他的心情看起來很是沉重,一改往日的“意氣風發”。他說,現如今經濟不景氣,找了幾個月都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他說完之後,急匆匆地離開了,因為他要參加另外一次麵試。
如果當初他懂得珍惜原來的工作機會,努力進行工作,那麼今天就不需要這樣努力地去尋找工作了。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工作不順利的人,他們總是充滿了抱怨和痛苦。
他們總是意識不到自己失業或者不如意的處境,恰恰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很多人往往在無路可走的時候,特別是在遭遇到人生的“晴天霹靂”
之後,才會去想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做事方式。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成為優秀員工的潛能,而且一直擁有被委以重任的機會,也一直麵對著升遷和加薪的大門。我們千萬不要在看似平安舒服的日子裏讓光陰一點點溜走,也不要在那裏坐等“晴天霹靂”突然將你擊倒。隻要是努力工作的人都明白,要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給“晴天霹靂”擊倒自己的機會。
克服不平衡的心理,安心工作
現今社會,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不平衡。某人賺了錢,某人升了官,某人買了車,某人出了國,某人蓋了別墅等。本來自己能力比他們強,為什麼卻不見得比他們風光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