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企業也要念“環保經”
讓更多人在幹淨的環境中辦公,是SOHO中國追求的目標。
“綠色、環保”是目前全社會、全世界最關心的話題,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的事情,關係到我們以及祖孫後代的生存環境。所以,我們不應該一邊埋怨著空氣汙染、氣候變暖,一邊在自己的工作和所從事的行業中沒有一點綠色環保的意識,其實在我們把汙染和垃圾丟給別人的同時,也丟給了自己。
綠色環保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同時這也是房地產行業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印度聖雄甘地說過的一句話,大意是地球上麵的資源足夠滿足人們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們的貪欲。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和同事一起在工作場合度過的,作為商業物業開發商,自然而然地想到通過治理室內空氣、提供健康幹淨的呼吸環境來為推動中國整體空氣治理進程而出力。
我們不是專業的環保公司,也在共同探討治理PM2.5的方法。之前失敗了很多次,現在的方案是幾家公司一起商量出來的。由於不是常規的技術,所以接下來還是由兩家公司分別負責一部分,公平競爭能促使他們不斷努力,完善技術。
——潘石屹談環保
【背景分析】
潘石屹不僅是地產商,更是環保踐行者。PM2.5正是因為他的推廣,才得以為人們熟知。2011年10月底的一天,他首次在微博上發布了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空氣汙染指數,正是這張圖讓PM2.5出現在了國人麵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潘石屹關注PM2.5之前,北京市環保局並未將PM2.5納入監測範圍,這也就是很多人對空氣汙染的感覺與環保局的數據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隨後,潘石屹將環保局監測數據中不包含PM2.5這一數據的消息公布到網上,引起了大家的熱烈關注。潘石屹的舉動,使得國家有關部門對PM2.5產生了重視,次年的2月底,環保監測數據中正式出現了PM2.5的數值。
雖說他為環保做了貢獻,卻被指為“動機不純”:就在潘石屹一如既往地將每天更新的PM2.5數值截圖到微博時,網友卻呼籲:降PM2.5,先從自身做起。原來,一直自詡環保踐行者的潘石屹,卻被指出在建的工程被塵土包圍。
這則消息傳出,曾經的環保主義者一度被各種負麵消息淹沒。於是,再談到潘石屹這個名字時,人們總是喜歡用“作秀”“假環保”“為了賣房子”等字眼來評價他。潘石屹在第一時間查明了原因,並向群眾道歉。隨後,一向以效率著稱的潘石屹下令所有工程停工整治,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揚塵問題得到解決,才可以再次開工。事情很快過去,卻一直縈繞在潘石屹的心中,揮之不去。從這件事上,潘石屹意識到必須將環保更加深入地貫徹到自己的建築中去。
【拓展透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也是逐年加大,人們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群眾對企業的評價,早已超越了促進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的範疇。因此,對於企業者來說,就需要在創造利潤的同時,盡到更多的社會責任。
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麵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對於管理者來說,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呢?
1.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結合
企業在製定發展目標時,不能僅僅看重經濟的增長,也應該把如何節能減排、維護員工利益寫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