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武感激涕零。
李景明更是把這一切攝錄在心窩裏。
他們馬不停蹄,前往村民劉健魁的家裏。
走在路上,蕭誌祥忙著介紹情況。
在一次下鄉幫扶的過程中,我無意間聽說了,一位叫劉健魁的村民的家庭狀況特別不好。他本人癱瘓,妻子離家出走,兒子在上初中,正是用錢的時候,家裏卻沒有正常的收入來源,生活陷入了困境。
走訪工作一結束,我就來到劉健魁的家中,聽村幹部介紹我是鄉裏幹部後,他怎麼也不敢相信,我會親自來到他的家中。他萬分高興的招呼我坐下。看到他本人的身體狀況,不用多說,我都知道他的日子有多不容易。
很快,他們見到了這個劉健魁。
他的全身隻有肚臍以上有知覺,雙手也不太靈活,生活完全無法自理,隻能靠父母照顧。
劉健魁無奈地對這幾個幹部說:“我自己活不活著、都不重要了,主要是孩子可憐啊。在我最絕望的時候,多虧了老蕭啊,不然,我們家早就家破人亡啦!”
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聽完這句活,李景明的鼻頭一酸,這是發生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實啊!一樁一件,完全不亞於嚴格意義上的活教材。
“當時,我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一個勁地安慰他,再苦不能苦孩子。嚴重的身體疾病都沒有擊倒你,還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你?你要有生活的勇氣,鄉政府是他們家堅強的後盾……臨走時,我拿出了一千塊元錢給陳衛,以解他的燃眉之急。同時,我還囑咐隨行的村幹部,一定要多多關心他的生活……後來,在這二年的精準扶貧戶評定工作中,老劉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我主動認領他們家,成為了劉健魁的包扶人,他是我現在少有的幾個幫扶對象之一……當然,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提高收入。我是怎麼做的呢?起先,是幫助他家新建了一處豬圈,並發放了豬仔八頭,母豬一頭,由其父母代養。之後幫助他落實了特設公益性崗位一崗雙助,並購買了一輛殘疾車。當年,就一舉解決了收入問題……後來,住房安全又變成了頭等大事……我在入戶過程中,我發現他的房子下雨天會漏雨,恰好住建局要求申報危房,他家的條件,正好可以套用政策,於是就順理成章地修了新房。”
蕭誌祥指著新修的房子,自豪地說。
像這樣的家庭,你都可以讓他脫貧,不愧是扶貧強人了。
李景明對他豎著大拇指,不停地誇讚:“老蕭,你果然寶刀不老……在以後的工作之中,你作為標兵,要發揮標兵的強大作用噢!”
蕭誌祥幾乎被誇得軟乎乎、輕飄飄的。
“嘿嘿,我絕不會讓領導和組織失望的……老劉,這不是陌生人,我們一起坐一坐、嘮一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