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們熱烈鼓掌歡呼,仿佛他們已經得到了巨額獎勵一般。有了這樣理解他們、毫無保留地傳授他們各種新奇的技能、又慷慨大方的東家,他們怎能不高興呢?
接下來,趙劍寒讓兩位獲獎的工匠和兩個木匠組成一個新的小組,研製水力推動的磨床。還是老規矩,趙劍寒給他們講授了磨床工作的原理和作用,然後提出了一個大致的設想,剩餘的就靠工匠們自己努力了。
有了少莊主的指導,這四個工匠都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製作出這種磨床。其他的工匠則暗下決心,加倍努力,早日完成自己手頭的研製項目,爭取下一個獲獎的人就是自己。
趙劍寒讓他們製作的磨床是木質結構的,與他前世用過的磨床不能相提並論,但是這畢竟有了工業機床的雛形,趙劍寒相信,以後自己能煉製鋼鐵的時候,隨著加工手段的豐富,自己一定能帶領這些工匠們製造出真正的機床。
有了趙劍寒描述的輪廓,水車驅動的木質磨床隻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做好了,最先受益的是秦向武和吳青山,鐵製的工裝設備加工速度提高了很多,從楊樹村來的那些工匠用這些工裝設備做出了大小一致的木片,箭形彈的製作速度比原來提高了十幾倍,達到月產五萬枚的產量,徹底解決了彈藥緊張的問題。
趙劍寒毫不吝嗇發下了大筆的獎金。
秦向武和吳青山馬上投入到另外一批模具的製造之中,他們很期待小東家給他們說的好像水晶一樣的東西。其實趙劍寒讓他們做的是製造玻璃杯、玻璃盤子和平板玻璃的模具。
與此同時,趙劍寒覺得製作玻璃的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於是開始畫玻璃窯池的設計圖紙。
上次新式加熱爐造好了之後,已經能生產泡花堿了,證明爐溫超過了一千四百度,這個溫度完全可以燒製出玻璃來,泡花堿還有個別名叫水玻璃,說明了泡花堿和玻璃的相似性。
可是沒有鐵製的模具,燒出來的玻璃隻能用原始的人工吹氣的方法來成型,這對吹氣的工匠要求非常高,沒有幾年的培養和實踐是吹不出什麼好東西出來的,趙劍寒前世在玻璃加工廠工作過,當然不會采用這樣的笨辦法。
他設計的玻璃窯池比加熱爐要複雜一些,由燃燒室爐堂、溶化池、玻璃液成型池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一座退火爐。熔化池和成型池之間有流液洞相連,溶化池由大號的粘土坩堝製成,成型池完成玻璃保溫退火的功能,等溫度降低之後,將膠狀的玻璃液放置到事先做好的各種鐵製模具裏,可以一次壓製成各種玻璃器皿。
由於現在還無法作出軸承,就無法作出壓延機,所以暫時還無法大批量生產平板玻璃,不過采用模具一塊地壓製,可以少量生產一些,用於臥虎山莊的教室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