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阿黃(2 / 2)

兒行千裏母擔心,趙劍寒伏在母親的懷裏,感到非常別扭,可是他完全能夠理解母親的作法,乖乖地任母親擺弄,等到她稍微平靜一些,趙劍寒輕輕地說道:“是孩兒不好,孩兒不孝,讓娘親擔心了。”

聽到兒子體諒的話語,徐氏再也忍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般,滑落到趙建寒的頭上和脖子上。

“這才離家二十多天,母親就擔心成這個樣子,要是她知道年後我要長年累月出門在外,怎能接受得了?”趙劍寒開始發愁了,父親曾經說過,自己要到臥虎山莊創業,必須自己想辦法說服母親,他是不會幫忙的。

兩世加起來四十多年的人生旅程,隻有這幾個月趙劍寒才感受到那隻屬於自己的、最為深沉和毫無保留的父愛和母愛,他對此極為珍惜,他不允許任何人傷害自己的親人,即使是皇帝老子或者努爾哈赤、皇太極之流也不行!

趙劍寒開始的時候曾經想過,好好地陪著父母,平安地過一輩子。可是過不了多少年,明王朝就會土崩瓦解,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淋淋的曆史就是趙劍寒即將麵臨的現實,身為一個漢人,身為一個兒子,他又怎能容忍這樣的厄運降臨到同胞和親人身上?

也正因為如此,趙劍寒才決定走上一條與世抗爭的道路,他知道這是一條漫長而又艱險的道路,可是他別無選擇。

但是趙劍寒沒法把心中的想法告訴母親,他已經用“神仙”這個幌子欺騙了父親,好不容易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那是因為趙振東是個自小就從軍的鐵血軍人,自己顯露出來的本事讓他對趙劍寒有了一定的信心。

可是母親是個柔弱的女人,不管什麼原因,她都不願意讓自己幾歲大的兒子出去冒險,如果向她說明自己的理由,她隻會更加擔心受怕。

這次到楊樹村,趙劍寒用的理由是去看望小柱子他們幾個孤兒,可是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如果不拿出像樣的借口,隻怕今天母親這一關就不好過。

就在趙劍寒絞盡腦汁的時候,趙振東聽了董雲山他們的彙報,得知新武器已經試驗成功,二十五支後裝燧發槍就在自己家裏,他急忙拋下手裏的事情,風風火火地跑回家來,準備親手試驗一下這些“神兵利器”。

當他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兒子對他的母親述說楊樹村的孩子們生活如何艱難,向學之心如何堅定,鄉親們如何熱情,於是他就留下來,教這些小夥伴們讀書識字,直到把“三字經”教完了,才得以脫身。

這套說辭勾起了徐氏的同情心,不再追究兒子長期不歸這件事,卻責怪兒子沒有派人回來報個信,害得自己擔心了這麼長時間,絮絮叨叨又說了半天才算了結。

趙振東站在門口聽了半天,嘴巴都快咧到後腦勺了,拚命地忍住不讓自己笑出聲來,心裏對兒子暗自佩服:“好小子,謊話編的和真的一樣,這樣就把你娘親哄過去了,真有你的。咦,不對,這小子謊話編的這麼順溜,以前和我說了那麼多,該不會是騙我的吧?”

趙振東還真猜對了,神仙的故事就是趙劍寒編出來騙他的,和妻子比起來,他才是最大的受騙者,隻不過他這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得到真相了。

等兒子和妻子說的差不多了,趙振東在門外幹咳了幾聲,然後走進門來,裝模作樣地訓斥了趙劍寒幾句。

趙劍寒內力已有相當的根基了,當然知道父親在門外偷聽了好長時間,這會兒又跑出來演戲,他心裏嘀咕著:“父親太不仗義了,回來了也不忙我解釋一下,當我編這些瞎話容易麼?害得我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現在又來落井下石,等會兒我不告訴你燧發槍的事情,讓你也嚐嚐著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