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趙振東和兒子一起騎著他那匹高大的棗紅馬,帶著董雲山他們八個從楊樹村回來親衛隊隊員,還有兩匹馱著大木箱的馬,打著例行巡邏的名義馳出了嘉峪關。
嘉峪關守軍每天都要派出巡邏隊,在關外二十裏範圍內進行巡查,主要是為了避免被敵人偷襲。往常的巡邏隊一般是一個百戶帶領自己的手下的百人隊來完成的,今天遊擊將軍隻帶了八個人就出關了。不過趙振東是這裏的最高長官,一切由他說了算。
趙振東這樣急匆匆地出關當然是為了親手試驗一下兒子在“神仙”的指點下造出來的神兵利器,隻帶董雲山他們幾人是為了保密。
出關之後,一行人直奔西北方向而去,走出了十幾裏地,前麵看到了幾顆孤零零的白楊樹,這裏是一片小綠洲,由於靠近嘉峪關,沒有牧民在這裏定居,明軍的巡邏隊和馬賊經常光臨這裏,暫作歇息並補充水份。
綠洲的中心是一個近乎於圓形的小湖,湖水清澈透底,湖的東南方有一處小山包,其他方向基本上都是平地,地上的草已經枯黃了,二十多棵白楊樹稀稀落落地分布在小綠洲上。趙劍寒心裏想到:“再過幾年,這片小綠洲就會被周圍的戈壁吞沒了吧。”
這裏已經看不到嘉峪關的城牆了,方圓幾十裏沒有人煙,是一處理想的武器試驗場。
趙振東他們一行在小綠洲上巡視了一遍,來到綠洲的東麵,栓好了馬匹,從木箱裏取出了槍支彈藥。
新型槍支在趙振東的眼裏十分怪異,與以前使用的鳥銃除了長長的槍管之外幾乎完全不同,他隻好老老實實地向董雲山請教,趙劍寒則笑嘻嘻地站在一旁觀看。
昨天晚上,趙劍寒對父親裝瘋賣傻的行為非常不滿,與父親打起了冷戰。趙振東好說歹說,最後答應兒子年後共同做徐氏的思想工作,讓她同意兒子離家到臥虎山莊創業,趙劍寒這才讓父親有了這次過槍癮的機會,畢竟這些武器名義上是屬於趙劍寒所有的,他這個做父親的不好明搶過來。
新式步槍比鳥銃操作步驟簡化了一些,趙振東很快就學會了彈藥填裝的方法,在董雲山的指導下端槍瞄準,他的目標是五十步外的一棵白楊樹,扣動扳機,一聲清脆的槍聲過後,他們都跑到白楊樹跟前,可是他們什麼也沒發現。
很顯然,趙振東脫靶了,趙劍寒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這棵白楊樹隻有普通碗口那般粗細,父親第一次使用表尺和缺口準星來瞄準,采用的又是較難掌握的立姿射擊方式,在七十米的距離上脫靶實屬正常。
趙振東是個武癡,有了新武器在手,他才不管別人是不是笑話,再次詢問了瞄準的方法之後,他裝好彈藥,走到三十步開外,還是瞄準這棵樹,再次射擊。
這一次大家看到白楊樹有一個輕微的震動,到跟前仔細尋找,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細小的彈孔貫穿了整個樹幹,小鐵箭擊穿樹幹後飛不見了。
趙振東看過之後點點頭,似乎很滿意,不知道他是對自己的射術滿意還是對新式武器的威力滿意。
接下來,趙振東不停地裝彈、瞄準、射擊,然後查看射擊效果,打了一百多發子彈,終於將這種新式火槍練得似模似樣了。
以趙劍寒的眼光看來,父親的射擊技術應該比董雲山他們這些護衛要高一些了,他不由的在心裏感歎道:“盡管這種槍後坐力比較小,掌握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不過這麼短時間就能達到這樣的水平,父親真是一個天生的軍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