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軍校的著名教官傑明·斯迪克認為,人在困境中時,隻有敢於突破思維,才會絕處逢生。同樣,當工作陷入困惑與矛盾之中時,唯有奮力突破才能找到出路。事實上,當我們麵臨一個怪圈無法突圍的時候,隻有采取某種突破性思維才能夠轉危為安。
在東南亞的森林中,有一種毛蟲,它們在森林中行走的方法很為奇特。它們每一個都以自己的頭緊連著前麵那條毛蟲的後尾部,一邊走一邊吃它們最喜歡吃的橡樹葉。科學家為了研究這一現象,曾把一串毛蟲放在花盆旁,讓它們首尾相連。可憐的毛蟲,它們就馬不停蹄地圍著花盆繞圈子,一圈又一圈,一天又一天。後來它們全都餓死了,盡管附近就有它們最喜歡的橡樹葉子。
由此可見,人性的最大特點,就是他的適應能力和聰明才智。但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卻由於受到習慣和環境的製約而變得思想保守,思路狹窄,這些人猶如那種首尾相連的毛蟲一樣,沒有半點的應變能力和工作彈性,是最沒有力度的人。
1935年冬,陳毅率特委機關和一個排的兵力在油山一帶活動。有一天,曾在紅軍中當過參謀長的龔楚叛變投敵,並夥同另一名叛徒,帶著一幫裝扮成紅軍遊擊隊的敵人,直撲陳毅的住地。當時,由於白區我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特委機關尚不知道龔楚叛變的情況。敵人就利用這一點,讓叛徒帶著30多個人在前麵開路,大部隊隨後跟進,妄圖一舉殲滅我特委機關和遊擊隊。
麵對複雜的情況,陳毅鎮定地說:“敵人來了這麼多,顯然是有預謀的,決不會輕易放走我們。我們眼下僅有20多個人,不把情況搞清楚,不能輕易上路。”於是,他們在離梅關20千米的地方隱蔽下來,派出幾位偵察員下山摸情況。
根據偵察得知,敵人已在油山各路口要道層層設防,正準備進行搜山清剿。陳毅聽完彙報,深思了一下,忽然眼睛一亮,笑著對大家說:“在敵人眼裏,我們的遊擊隊是慣走荒山小道的,因此,他們的兵力也是往這些地方用。這次我們偏偏走大道,給他個意想不到。”接著又講了自己的具體打算,大家聽了拍手叫絕。
是夜,風高月黑,陳毅組織遊擊隊員在這條路上放把火,在那個山頭上開幾槍,引得敵人打著火把,滿山遍野地跑,尤其不放過各個山頭小道。
陳毅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就率領大家悄悄地摸下山來,瞅準敵人對大路警戒放鬆的機會,硬是從離敵人駐地不到1千米的公路上順順當當地通過了森嚴壁壘的梅關。
西漢末年的一日,王郎派兵包圍了駐紮在薊縣給朝廷守邊的武將劉秀。劉秀領兵向南突圍,王郎緊緊追趕。劉秀怕騎馬逃跑目標太大,就讓士兵們把戰馬趕到森林裏藏了起來。然後命士兵們把鞋後跟調向前,鞋尖向後綁在腳上。這樣走過的腳印,分明是向西走,卻變成向東走了。王郎於是率兵向東追趕,劉秀部隊就這樣脫了身。
有人說,土耳其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是凱默爾將軍,因為他能夠不假思索地迅速放棄一套失敗的戰略,改用另一種方法,第二個方法行不通,立刻再換另一套。不論是戰爭、外交還是內政,他很少會守著一個不會有結果的方法不放,他的目標不變,但策略卻很有彈性,他是一個具有突破性思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