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本工程對於原剪力牆牆體連接部位植筋增加的剪力牆體及底板、樓板,由於增加部位梁的截麵及剪力牆的截麵都比較小,同時接建部位的混凝土的強度要求也較高,設計上要求為C60高強無收縮灌漿料。再此處施工中最關鍵的部位就是施工過程中的新舊混凝土的連接處的界麵處理,由於設計中未考慮到此處的界麵處理,筆者根據幾年的施工經驗,特別是地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及維修,通過市場的實地考察,最後確定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材料來對本工程的新舊混凝土連接處進行專業處理,此處的界麵處理是最關鍵的環節,同時也是考慮到在竣工使用過程中此處是否存在滲漏的關鍵施工步驟。同時對於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材料用於此處的施工步驟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因為此處的施工是最關鍵的環節,也是本工程施工成與敗的關鍵,因此對於此處的界麵處理筆者當年的施工步驟如下:
①清理基麵:對於鑿除完的剪力牆基層表麵應幹淨、牢固,對基層表麵的油汙、油漆、泛堿等必須處理清除幹淨。陰陽角等特殊部位預先進行細部處理,再進行大麵積施工。
②濕潤基麵:施工前15分鍾左右將施工麵提前用幹淨水澆透,但注意不得有明水。
③秤量淨水:嚴格掌握好水灰比,一般淨水重量按晶威10份:3份淨水,用秤稱量。
④配比攪拌: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塗料使用前應特別注意攪拌均勻。拌料時要掌握好料、水的比例,一次拌料不宜太多,混合時用手提式電動攪拌器攪拌約5分鍾;料漿需在30分鍾內用完,料漿變稠時要頻繁攪拌,中間不能加水。
2.4 同時對於相連接處的伸縮縫部位應注意的關鍵問題是,在C60高強無收縮灌漿料及新建通道的防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橡膠止水帶的位置必須正確,嚴格杜絕由於澆築混凝土導致的止水帶移位而影響伸縮縫部位的防水效果,並且施工過程中嚴格保證止水帶的搭接長度。通過近幾年施工過的改擴建工程的施工經驗,筆者在有防水結構連接的工程中有以下的體驗,對於防水結構要求的建築物的連接,最重要的環節就是下麵的三點:一是將新舊連接處的界麵處理問題解決好,二是凡是連接必然涉及到的就是植筋,對於植筋的強度必須保證,以此來保證結構的牢固性,三是涉及到接建的部分必然涉及伸縮縫和止水帶,止水帶在施工過程必須要保證不移位,保證施工質量。並滿足使用功能。
結束語
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新舊地下車庫結構連接位置的施工進行了探討,介紹了幾種有效的施工技術,以供施工單位的參考與借鑒。對於有防水要求的新舊地下車庫工程,施工人員一定要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以及質量意識,要了解這項工程重點施工環節,還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質檢工作,要對材料的防水性以及強度進行測試,隻有達到施工設計要求並且具備出廠合格證明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在施工的過程中,涉及多項環節,施工人員一定要齊心協力,還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這樣才能保證地下車庫的防水性達到要求。
參考文獻
[1]趙世振,傅日榮,李宗盛,王力.地下車庫設計與建設中的耐久性問題[J].建築技術開發,2008(5).
[2]李小妮,唱小強.特大型坡道式地下車庫設計要點及難點[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5).
[3]李新華.淺議大底盤地下車庫結構設計[J].建築設計管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