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熟知心理學的詭計2(3 / 3)

對於拍胸脯答應的“場麵話”,則隻能保留態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隻能“姑且信之”,因為人情的變化無法預測,既然測不出別人的真心,就隻好抱持最壞的打算。要知道對方說的就是不是場麵話也不難,事後求證幾次,如果對方言辭閃爍、虛與委蛇,或避不見麵、避談主題,那麼對方說的真的是“場麵話”了。所以對這種“場麵話”,也要有清醒的頭腦,否則可能會壞了大事。

逢人隻說三分話,保護自己,也能試探他人

言語謹慎對一個人立身處世具有深刻的意義,話說得太滿會招致禍患。因此,老於世故的人,隻說三分話。哈佛告誡學生,說話有三種限製,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說。非其人,你說三分真話,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時,你說三分真話,正給他一個暗示,看看他的反應;得其時,而非其地,你說三分真話,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長談,這才叫通達世故。

當然,話又說回來,逢人隻說三分話,並不是叫你硬生生地話說三分就閉口,這樣很生硬,也會令人不滿和戒備。其實,在社會交往的時候,可以靈活發揮,既不至於把話說得太滿而失了回旋的餘地,又可以讓人覺得你真誠坦率——這就得看個人的功力如何了。

當威爾遜剛就任俄亥俄州州長之時,在一次宴會上,宴會主席向在座眾人介紹,說威爾遜是“未來的美國總統”,這隻是主席對威爾遜的稱頌罷了。

威爾遜在即興發言時,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在加拿大有一群垂釣的遊客,其中一名叫做強森的人,大膽地試飲某種有危險性的酒。強森喝了酒後,便和其他同伴欲搭火車回去,但是,他卻不搭北上的火車,反乘南下的火車。於是,大家急於把他找回來,就打電話給那班南下列車的車長:‘請將一位叫強森的矮個子,送往北上的火車,他喝醉了。’不久,他們就收到車長的回電,表示:‘請再詳示其特征。本列車中有十三名醉酒的乘客。他們既不知自己的姓名,更不知目的地是何方。”威爾遜笑著說,“而我威爾遜,確知自己的姓名,可是,卻不能像你們的主席一樣,確實知道我將來的目的地在哪裏。”四座的人士聽後都哄然大笑。  威爾遜用一個巧妙的故事補救了主席的“口誤”,用“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裏”,給自己留下了餘地,避免了日後可能產生的問題,還為在座眾人留下了謙遜有禮的印象。

“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話說滿了就無法保證每一句話都說得滴水不漏,從而在交際場上招徠誤會,為自己留下隱患。所以掌握好說話的藝術,當說則說,當止則止,這樣才能為自己的發展提供幫助。

給自己的隱私加把鎖,免得以後吃虧

哈佛心理學家告誡人們,與人相處,不要把自己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特別是那些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秘密,更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過度公開自己秘密的人,往往會因此而吃大虧。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固定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例外。今日為朋友,明日成敵人的事例屢見不鮮。你把自己過去的秘密完全告訴別人,一旦感情破裂。對方不僅不為你保密,還會將所知的秘密作為把柄,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齊格勒因為不懂保護隱私,吃了大虧。他剛入職場時,懷著很單純的想法,像大學時代對室友們無話不說一樣,常將自己的一些經曆及想法毫不設防地對同事講。齊格勒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現成為部門經理的熱門人選。可他曾無意中告訴同事,他的父親與董事長私交甚好。於是,大家對他的關注集中在他與董事長的私人關係上,而忽視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後,董事長為了顯示“公平”,任命一個能力和他差不多的職員為部門經理。如果齊格勒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也許就能得到這個升職的機會。老板們都欣賞公私分明的員工,敬業不僅意味著勤奮工作,更意味著以大局為重,不把私事帶到工作領域中來。

讚恩是一個公司的職員,他與他的好朋友佐伊無話不談。一次,借著酒興,向佐伊說出了他不為人知的秘密。讚恩年輕時,與別人打群架,結果被判了兩年刑。從監獄出來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考上了大學,進了現在的這家公司工作。時值年底,公司效益不佳,並準備裁員。讚恩和佐伊從事同一工作,這個位置精簡後隻能留下一人,但論實力,讚恩比佐伊要略勝一籌。

不久,公司裏的同事都在私下議論讚恩是坐過牢的“勞改犯”,大家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誰願意跟一個勞改犯共事呢?結果佐伊幸運地留了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都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朋友之間,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要隨便把你過去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訴對方。如果你是職場中人,你將你的秘密告訴你的同事,在關鍵時刻,他可能會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器回擊你,使你在競爭中失敗。他將你不光彩的秘密說出來,你的競爭力就會大大削弱了。

哈佛心理學家指出,自己的秘密不要輕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行為。

羅曼·羅蘭說:“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記憶的小島,永不向人打開。”馬克·吐溫也說過:“每個人像一輪明月,他呈現光明的一麵,但另有黑暗的一麵從來不會給別人看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一般總是那些令人不快、痛苦、悔恨的往事。比如戀愛的破裂,夫妻的糾紛,事業的失敗,生活的挫折,成長中的過去……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的事情,不可輕易示人。

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你心裏自然十分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的感情日益深厚。一天酒後,你把積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告訴了他,這充分顯示了你的真誠。你相信他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也許還能幫助自己解決其中的部分疑難。可是不久,你們因為觀點的分歧,而發生了爭吵。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可想而知。

要知道,秘密隻能獨享,不能作為禮物送人,再好的朋友,一旦你們的感情破裂,你的秘密將人盡皆知,受到傷害的人不僅是你,還有秘密中牽連到的所有人。盡管對好朋友應該開誠布公,但這不表明不能有自己的秘密。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同樣是錯誤的。不相信任何人,無疑是自我封閉,永遠得不到友誼和別人的信任,而相信任何人則屬幼稚無知,終會吃虧上當。當然,不要把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說。有時有保留地跟朋友說說自己的過去也無妨,比如說說你小時候讀書上學之類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情。你對別人說說自己無關緊要的過去,別人也會向你說。你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讓人知道,人家想了解你又無從下手,又怎麼會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秘密隻伴隨自己,千萬不要廉價地送給別人。因此,與人交往時要避免自己的感情衝動和談話時間過長,做好必要的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