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地表達愛意更能取得對方的認可
求愛是一種特殊的愛的信息交流,必須具備起碼的前提條件。哈佛專家告誡人們,如果不講求愛的方法和技巧,直來直去地貿然向人家求愛,結果會碰一鼻子灰。
夏皮羅是一個老實人,他愛上了同事希拉,他覺得希拉對自己也有那種意思,隻是拿不準。因為這事,他神魂顛倒,茶飯不香。一天,他決心向希拉求愛,管它成不成,至少心裏踏實點,免得老是這樣探不到底。剛巧,他從辦公室出去辦事時,在走廊裏碰見了希拉。夏皮羅心裏一衝動,說:“希拉,你過來一下,我有話跟你說。”希拉走過來,問:“什麼事?”“我愛你!你願意跟我交朋友嗎?”希拉毫無思想準備,大驚失色,啐道:“神經病!”說完,匆匆而去。夏皮羅受此打擊,不要說求愛,連希拉的麵都不敢見了。
夏皮羅錯就錯在了過於直白的表達上。
馬克思曾經說過:“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含而不露的表白方式,是指用不包含“愛”的語言,表達“愛”的情感,這種方式適合於雙方早已認識,並且有了較多的了解,而對方又是有一定文化教養且性格內向的人。由於這種方式發出的信息比較模糊,即使對方拒絕,也不至於難堪。
哈佛心理學家指出,含蓄地表達愛情,可以使話語具有彈性,不至於遭到拒絕就沒法挽回。再者,這也符合戀愛時的羞怯心理。
含蓄表達愛情的方法多種多樣,要根據具體人、具體情況來靈活運用。假如你的戀人是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你就不能采用寫深奧難懂的詩贈給對方的方式。如果這樣,非但不能達到表示愛情的目的,還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讓她感動,才會甘願被你握在手中
哈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自己犯下的錯,要用心彌補,以自己的愛感動對方;愛人有錯誤,要學會寬容,隻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所有的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從前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夫妻非常恩愛,情感十分融洽。一天,丈夫斯托裏在外麵受了點氣跑回家,妻子西爾維婭上前詢問,卻被斯托裏頂撞回來。西爾維婭從小沒有受過氣,這一下無端受了丈夫的辱罵,越想越生氣,越生氣哭得越傷心。斯托裏連忙賠禮,她也不聽,一連幾天茶飯不沾,滴水不進,躺在床上生了大病。斯托裏請來了許多醫生都沒有治好,眼看病勢越來越重,就遠道去請名醫。
走在路上,斯托裏遇到了好心的特蕾西婆婆。聽了斯托裏說的情況,特蕾西婆婆就在路旁撿了一塊石頭,遞給斯托裏說:“這是塊神奇的石頭,你回去用文火煮軟,煮的時候千萬不能離人,燒幹了再加水,等石頭軟了再來找我要別的藥。這可是我祖傳的秘方,你一定要嚴格按照我說的方法做,你的妻子很快就能好起來。”
斯托裏回家就按特蕾西婆婆的吩咐煮石頭,水燒幹了加水,加了水又開始煮。就這樣煮了七七四十九次,石頭依舊堅硬。西爾維婭也看不過去了,問:“是不是搞錯了?”斯托裏說:“肯定不會錯!”又接著煮了一夜,石頭仍然堅硬如故。西爾維婭過意不去,堅持要下床照看著火,讓他去特蕾西婆婆那兒問清楚。
特蕾西婆婆問了煮石頭的經過後哈哈大笑道:“你妻子的病已經好了,你放心回去吧!”斯托裏回去一看,西爾維婭的病果然好了。原來妻子看到斯托裏如此誠心牽掛她,氣消了,所以病也好了。
人都是有各自感情的動物,兩個人在一起不鬧矛盾是不可能的,相愛容易相處難,免不了要吵吵鬧鬧。一天到晚總吵當然不是好現象,但從不鬧矛盾的情侶也並非都恩愛。在與愛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如果是自己錯了,一定要主動承認錯誤,做一些讓對方高興的事,千萬不要任性,把矛盾激化。隻要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愛人看到你對的愛,矛盾的烏雲就會漸漸散去。
斯托裏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四處尋醫,可以看出他是愛妻子的,隻是無心犯了錯。為了給妻子治病,他遵從特蕾西婆婆的囑托,拚命地煮石頭。其實特蕾西婆婆讓他煮石頭,也是為了感動他的妻子,讓她不要再計較。在斯托裏的堅持下,妻子被感動,二人也重歸於好。夫妻間的矛盾,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隻要有人先讓一步,矛盾自然也就消除了。
愛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互寬容,對於愛人犯下的錯誤,要保持一顆寬容的心。愛情是需要經營的,聰明的人以寬容為基礎,以感動為磚石,以付出為泥土,以美滿來封頂,建造出屬於兩個人的愛之家。夫婦彼此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責備,愛情生活才會長久而甜蜜。
第4周心理學定律幫你解答愛之謎題
利用“異性效應”,讓男人“聽話”
溫迪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人脈很廣,出馬必勝,為公司做了很大貢獻。公司的原料奇缺,負責這一部分的同事四處奔走,連連碰壁,而溫迪一出馬,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而溫迪周旋於銀行之間,沒多久,就獲得貸款上百萬元。溫迪因此得到了公司的格外器重。
哈佛心理學家分析溫迪的案例時指出,溫迪成功的秘訣有兩方麵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曆,接物待人也比較靈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實也和她端莊的容貌、嫻雅的儀表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為她加分不少。
我們知道磁極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會產生類似的關係效果。在一男一女的社交場合中,男性常常想表現出舉止瀟灑、氣度不凡、才華橫溢、談吐幽雅、妙語連珠,這樣很容易喚起女性的好感。當然,男性在這種社交場合中,想取悅對方從而得點好處常常不是本意,而是一種潛在的心理意識。
所以,當男人與女人單獨交往時,沉默寡言的男性會表現得談吐自如、滔滔不絕;膽小懦弱的男性會變得勇猛異常;粗俗野蠻的男性會變得儒雅溫存。這種異性之間在交往中表現出的超出正常的熱情,可以促進事情成功的效應,是異性效應中的正效應。
哈佛專家認為,這種異性正效應,在青年男女身上表現得更為強烈。這是因為青年人隨著身心發育的成熟,正處於對異性的親近、愛慕和追求期,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移到異性方麵。他們在情感上渴望與異性交流,以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和理解別人,從而體驗到深深的情感依戀,渴望得到異性的肯定以增加自信心。
在男性的潛意識中,願世上隻有自己是男性,世上所有的女性都鍾情於自己。所以,當男性聽說某位女性,尤其是漂亮的女性有了男朋友或結了婚,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產生一種失落感。在男性的社交中,如對方是一對情侶,那麼他對那位女性的熱情和幫助將會銳減,他會自覺不自覺地讓那位男性難堪。而那位男性在情侶麵前要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在情侶心目中的地位,這時兩位男性很容易發生衝突。因此,對於一對情侶或異性朋友來說,在某些社交場合最好分開。
在交往中,異性效應常常不像上麵所說的那樣直露,甚至有時會恰恰相反。如:一位男人在擇偶中屢受挫折,他可能對女性有種憎恨的心,所以在他與異性交往中便不會產生異性效應的正效應,甚至還會產生負效應。但是,總而言之,交往中異性效應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你想讓男人“聽話”,不妨利用一下這種“異性效應”。
愛情的美酒為何沒有了味道——戀愛高原心理
戀愛雙方在戀愛期間如膠似漆,使得雙方在情感上有了互相依賴與支持,品嚐著愛情的美酒。但是這種美好的感覺是有期限的,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精神疲勞,心理上產生一種茫然和失落感;常會感到有段時期既想保持熱戀中的甜美,充滿激情的愛戀,但又感到與戀人交往後失落感愈來愈強,總覺得戀人不如從前,其魅力少了,體貼弱了,各個方麵都不如意了,有一種不滿足又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戀愛者的這種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戀愛中的“高原心理”。
哈佛專家指出,“高原心理”能導致戀愛雙方對對方作出錯誤的判斷,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它,就有可能使本來很美滿的戀愛化為烏有。
熱戀後雙方整天廝守在一起,旁若無物,自由安排的活動時間沒有了,與同伴一起輕鬆愉快的交流時間沒有了,因此原來的活動空間相對縮小,社交範圍相對變窄,精神生活也沒有戀愛前豐富了。這種改變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產生不適感,感到人際關係的壓力。而戀愛時期雙方都是非常敏感的,彼此隻要一點變化都能體驗到,還會產生放大效應,這樣會衝淡戀人感情,削弱親和力,“高原心理”就會不知不覺地產生。所以要適當地保持各自原有的活動空間和原有的交際圈,因為戀愛中的愉快情緒可以向外界投射,以減小內心壓力。
一般男性對女性的厭倦是由於女性失去了自我。女性在對待愛情上過於親昵的表現使得對方窒息,對方會覺得是種負擔。所以女性即使談戀愛了也不要失去自我,而是要信任自己,表現自己,不一味地取悅對方,也不必處處以他為中心。哈佛心理學家告誡說,過於坦白對增進感情並無幫助,也剝奪了慢慢了解一個人的樂趣,保留一個人的小秘密,令對方不時有發現的餘地,更可以鞏固彼此的感情,維持個人的興趣,更能彼此交換,增添情趣。也就是該做的為他做,不該做的留給他自己去做。
我的另一半在下一站——戀愛的自惑心理
在追求愛情的航道上,一帆風順者固然不少,但也有幾多漂泊,終未能到達彼岸的。因為年輕人在選擇戀愛對象時,常習慣於挑挑選選,比比看看。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可草率,認真選擇是正確的。但是,有的人不僅僅是選擇,而是通過多次談戀愛來加以比較鑒別,殊不知,多次的談,多次的等待,往往會使談戀愛者產生自惑心理,即心理上總是等待更好的偶像出現,也就是心理上的自我困惑,自我幹擾。
哈佛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以往戀人的回憶具有揚善隱惡的現象,即越是為自己以往某個戀人分手感到惋惜,對方在你記憶中的好感越是增多,結果是越比較,越後悔,也越對眼前的對象感到不如意,最終隻好告吹。
戀愛中的“自惑”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反應,也是多次戀愛後普遍出現的一種擇偶障礙,它是在攀比心理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要克服戀愛“自惑”心理。
自惑心理是愛情道路上的障礙,如果要在愛情路上順利通過,就要克服自惑心理,首先要根據自身條件客觀而恰當地製定擇偶標準,標準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戀愛陷入“自惑”不能自拔。
其次,對於談過戀愛的人,最好不要在新舊戀人間進行比較。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尤其在戀愛方麵,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錯過的人就讓他永遠地過去吧,現在的人才是你真實的選擇。當時對舊戀人不滿意的地方太多,但是新的戀人與舊戀人相比,有很多方麵還不如舊戀人。一個比一個,越比越不足,沒有一個是令人滿意的,這就是對比產生的消極作用。因此,你無需比較過去,而應看重現實,著眼於未來。這樣,你不僅能獲得成功的愛情,還會擁有美滿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