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進軍萊茵河(3)(2 / 2)

法爾茨戰役後,巴頓認為與蒙哥馬利競賽的決勝時刻已經來臨,便決定加快部隊向萊茵河推進的速度,以保證在蒙哥馬利之前渡過萊茵河。

而與此同時,蒙哥馬利實施的萊茵蘭戰役已經結束,從內伊梅根到科隆之間整個萊茵河西岸都已經在蒙哥馬利部隊的控製之下。但是,一向小心謹慎的蒙哥馬利認為:如果要渡河,就必須做到確有把握,並且在渡河後要大踏步地向前推進,從北麵直搗柏林。在將渡河時間確定為3月24日之後,蒙哥馬利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做著渡河準備,到進攻發起的前一天,蒙哥馬利為渡河作戰屯集了11.8萬噸各種各樣的供應物質、5000輛坦克、坦克運輸車和3.2萬輛其他車輛、36艘渡河用的登陸艇和3500門大炮、3000架戰鬥機和500架重型轟炸機也翹首等飛。

丘吉爾首相也親自來到萊茵河畔,慰問部隊,檢查渡河準備情況。對於渡河的準備情況,丘吉爾很滿意,他給斯大林元帥發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電報:“我們正在準備發動強渡萊茵河的主攻,進攻部隊將在3000門大炮和1個空降軍的支援下向河對岸的敵軍猛撲過去,一旦渡河成功,一支格外強大的裝甲預備隊將乘勝追擊。”

為了搶在蒙哥馬利之前,3月19日,巴頓命令未做任何休整的部隊馬不停蹄地向萊茵河邊挺進,搶占要道和渡口,到22日,第3集團軍已經實現了對萊茵河以西德軍的合圍。這一天,巴頓部隊共俘獲德軍1.1萬人。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它表明,德軍已經處在土崩瓦解的前夕。

時間不多了,良機難得,巴頓決定在遠離後續部隊並且沒有得到上級批準、沒有空中掩護和地麵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搶在蒙哥馬利行動之前,強渡萊茵河,實現他夢寐以求的成為第一個跨過萊茵河的盟軍高級軍官的願望。

3月22日晚,就在蒙哥馬利準備發動最後一場“大表演”的當口,巴頓發出了緊急攻渡萊茵河的信號。

晚11時,第5師的兩個營兵力開始渡河。一直被蒙哥馬利吹噓為“歐洲最大的天塹”的萊茵河並沒有出現德軍的精銳部隊,這一現象使第3集團軍的將士們也感到驚詫,巴頓部隊的渡河行動沒有遇到什麼麻煩。相反,當德軍看到沒有做充分渡河準備的第3集團軍渡河時,都反而感到迷惑和驚慌失措。他們以為這是渡河偵察部隊前來試探火力。拂曉,當德軍尚未醒悟過來時,第3集團軍已有6個營的兵力渡過了河,而其傷亡僅為34人。22日晚,巴頓的第5師已從美因茨以南幾公裏處毫無設防的地段全部渡過河去,並建立了第二個橋頭堡陣地。

第5師成功的渡河行動,使巴頓大喜過望,他真想向全世界宣布這一喜訊。但由於此次渡河是沒有得到盟國最高司令部明確命令的,因此他起初不願聲張出去,但他還是無比興奮地將此事告訴了布萊德雷。23日,布萊德雷剛喝完早餐的第二杯咖啡,便接到巴頓急切打來的電話。

“布雷德,我已經渡過了萊茵河,但先不要聲張,”巴頓壓低嗓門叫道,“昨天夜裏,我讓一個師偷偷地渡過了河,對岸的德軍很少,他們還不知是怎麼回事。所以先保守秘密,然後再看看情況會如何發展。”

晚上,布萊德雷又接到電話,這次巴頓是用高嗓門嚷道:“布雷德,快向全世界宣布,我們已渡過了萊茵河!今天德軍企圖摧毀我們的浮橋,讓我們打死了33個。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第3集團軍在蒙哥馬利尚未渡河之前就渡過去了。”

3月23日夜晚,蒙哥馬利在北麵也發動了強渡萊茵河的戰鬥。當夜,第51蘇格蘭師和第15蘇格蘭師在萊茵河的兩處也成功地渡過了河。

3月24日早晨,巴頓一身戎裝,精神飽滿。在埃迪、科德曼的陪同下,以勝利者的姿態過了萊茵河。當走到浮橋中間時,他停住了腳步,朝河裏吐了一口唾沫自言自語地說:“希特勒,我等著你在投降書上簽字呢!而蒙哥馬利,你這一次卻又敗在我的手下了。”

就在巴頓過河不久,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丘吉爾首相在上次視察前線後就精心寫好的祝賀蒙哥馬利元帥發動的曆史上第一次搶渡萊茵河戰鬥成功的演講稿,在24日早晨被英國廣播公司錯誤地播放了出來,而實際上,第3集團軍已經先於英軍24小時渡過了萊茵河。後來這一事件便成了世人的笑柄。

在巴頓與蒙哥馬利搶渡萊茵河的競爭中,盡管艾森豪威爾對巴頓的擅自行動有些不滿,但對於結果他也非常高興。這意味著納粹德國在西線擁有的最後一道天然防線已經喪失了。現在,盟軍同蘇軍一起已經把德軍壓縮在萊茵河與奧得河之間僅有600公裏寬的地帶裏了,希特勒的最後一線希望隻能是死守德國的心髒——柏林了。

想到這裏,艾森豪威爾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垂約時光:安享晚年的艾森豪威爾。